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36页
    万众瞩目的人不动声色,只在心中哂然,来了,果然如此。
    他就说他一个连着公安局跟县委加在一起,满打满算都没干足一年的人怎么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都当上救火队员了。
    原来在这里等着他呢。
    第199章 一块骨头一块肉
    上元县政府会议室里看的人不是郑国强,而是郑国强背后的人,能够给农民工担保贷款的人。
    也是这件事太急,省道被多拦一分钟,造成的损失都不可估量。要是换成其他地方,能够慢慢磨的,做工程的陈老板也就没那么吃香了。
    然而此时此刻,他却叫各方面因素裹在一起,变成了相关者心中的救命稻草。
    就连离开了上元县,朱老板盯着的也是这个人。
    他一路追着陈文斌,一直追到灯市口,才好不容易在幸福到家门口堵住了陈文斌。
    倒不是陈总年过三十不复年富力强腿脚不灵便溜的不够快,而是当爹的人心有牵挂,就多了羁绊。
    蔚蔚没有满月照也没有百日照,就连周岁照也没一张。
    难得良心发现的陈文斌感觉有点过意不去,他家小女儿哪个见了不说好看啊,怎么能不多拍几张照片。
    兴头头的三个孩子的爹后知后觉感受到了养娃的乐趣,就急吼吼地抱着女儿跑到梦巴黎来拍照片。
    然而他家陈蔚蔚小朋友在拍外景的时候,不知怎的突然对幸福到家门口的水池里的金鱼产生了不可言说的浓厚兴趣,跟小表哥郑骁两个人就盯住金鱼眼睛眨也不眨,不时发出“哦”的惊呼。
    也不晓得有哪儿值得“哦”的。
    女儿不肯动,当爹的当然也不好撒手不管,于是就叫人堵在了房产中介公司的门口。
    朱老板眼睛猩红,鼻子上鼓出了好大一个包,显然着急上火的模样。
    他苦苦哀求:“陈老板,你就行行好,高抬贵手帮帮我们吧。”
    他手下的人闹出事,打了国家干部,还试图冲击公安局,现在一堆人在省道上躺着。不用上头找他算账,他都要吓个半死。
    何况领导还找他谈话了呢。
    领导倒是客客气气,让他帮忙做农民工的思想工作,说是为了大家都好。
    朱老板却心惊胆战,他还不明白嚒。人家现在肯讲软和话不是真怕你,而是怕麻烦。要是这事解决不了,他就甭想在上元县继续待下去了。
    什么黑招也不用使,只要多来几个人检查两趟,前进村的房子他就盖不下去。
    他思前想后,发现问题的关键还是落在银行贷款担保上面。只要这事解决了,大家伙儿就没意见。
    结果他追上人,陈文斌却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不保,我疯的咯,没事给自己找这麻烦。”
    朱老板大着胆子打哈哈:“陈老板,这也是大家信任你,主动掏钱给你挣啊。”
    哪曾想,这句话坏了事,陈文斌立刻拉下脸,抬高了嗓门:“好多钱哦,我好稀罕。这事我不沾,我虽然没什么钱,也没穷到养不起孩子要当叫花子的份上。谁要挣这钱谁挣去啊。
    建筑公司不是说没钱,要过几个月才跟工程队结账嚒,这挣钱的好差事,怎么不接。
    当然不接,谁要沾臭农民的边,买了人家的房子都怕脏了他们小区呢。
    你朱老板不是老哭穷,说锅都揭不开了,你怎么不挣这个钱啊。别讲你没公司,你在上元县城不买了房嚒。抵押出去,能帮一个是一个也好啊。人家可都是跟着你出来打工的呢!
    你也不肯吧,要是这些人不还钱,你的房子都被收走了怎么办?反正这种傻事逮着一个傻子往死里头坑就好,怎么能把你自己都搭进去呢。”
    朱老板面皮紫胀,尴尬不已:“哎哟,陈老板我哪能跟你比,我就是个……”
    “你就是个聪明人,拽着我们姐弟做傻子不撒手!”陈文斌站起身,还特地走远两步才冷笑,“我姐姐是个傻的。从小自己吃不饱,来个叫花子从我家门前过,她都要塞人家半个山芋。
    你们没房子住,落不了户,她挖空心思满世界给你们找房找银行,搭上多少人情赔上多少笑脸求人帮忙,才给你们弄到房。
    你们的娃娃没学校念书,她把自己的楼房贡献出来办学校,一年房租一块钱。同样的房子,你老婆租了办农家乐,一个月租金多少,别讲你不晓得。
    就这样对你们掏心掏肺,她落到了什么好?人前给个笑,屁股一磨,转头就骂她吸了多少血。
    乖乖,你们有好多血给她吸哦。自己睁大眼睛看看,你前头的牌子是什么,比利佛山庄。人家一套别墅四百万。卖出去一套相当于你们四百间房子。
    她放着一个大主顾不要,非得伺候你们一百个人,你们好香哦!
    都这么大能耐,干嘛又跑回来找我们。我们都是黑心烂肺的吸血鬼。
    也不看看,除了我姐这种从小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二傻子,谁会帮你们在城里安家。
    官老爷都巴不得我们这种人在地底下干活,最好夜深人静才出来透口气就又缩回去,千万别脏了他们的眼睛。
    进了城混出头的也不会为我们伸脖子的。还老乡见面泪汪汪呢,不背后给一枪就不错了。
    除了我姐这种傻子,自己吃着白水熬白菜,还担心你们吃不上肉。自己进了城落了户口,还当自己是农民工,从来不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