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的角度来看,砍树就砍树吧,反正也只是无能狂怒。
而且大明派来运走树木的船只每次靠岸都得带上大量的货物,严格来说还是日本赚了。
虽然足利义满心中总是萦绕着一丝困惑,尤其是听到出云的新任守护京极氏告诉他大明的砍树人经常在山上彻夜不归,而且经常在山上烧火时更是感觉纳闷。
但在如今的足利义满看来,和大明保持良好关系还是必须,因此他并未派人打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只要确认那块土地上没有铁矿即可。
出云国本身是铁矿的原产地,也是国家的重要战备资源,所以只要不是铁矿,别的就无所谓了。
足利义满不知道的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经对他深恨不已的山名氏多方牵线,那些砍树人明着砍树,暗中采矿,硬是将大量的银矿填在树木腹中运出了日本。
出云国的确是主产铁矿,但出云国的隔壁石见国却有一座在后世十分有名的银矿——石见银矿。
这座银矿的矿产在其持续开采的四百年间长期占据世界银产量的三分之一,靠着长久盘踞于此的人脉,山名氏帮助大明打通了从出云到石见国的道路,并且欢天喜地地挖起了石见国的墙角。
石见国的守护大内氏也是山名氏衰败的一个帮凶,一招能削弱两个敌人的势力,简直就是血赚。
其实,让足利义满对于出云国的异动没有多做留意还有一个原因,自那日登陆以后,大明的使者便强烈要求日本归还昔日被掳走的大明百姓,这一要求令足利义满深感头疼。
在农耕时代,人口就是生产力,没有任何一个领导人愿意归还人口,即便他们来源不当,于是,足利义满找了千八百个借口表示此举的难度以及不人道,难以配合云云。
大明的使者马和很快就被日本政府明摆着就是要拖延的姿态激怒了,他一甩袍袖,下了个决定。
他令人手执洪武帝诏书,前往日本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一一诵读,寻找大明国人,无论老少,不管男女,甚至不计较是明人还是元人,只要能够证明其归属皆可随军回到大明。
如何证明其归属?
很简单,一首《蒹葭》,一道《离骚》,一曲家乡的小调,那便是华夏人刻在骨里,外人学也学不来的身份证明。
作者有话要说:有些曲调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的,哪怕真的很久没有听过。
在利比亚撤侨活动中,有几千人在战乱中丢失了证件,无法证明自己是华人的身份,当时的指挥官灵机一动,让他们高唱国歌,只要能唱的出就证明是中国人,这个方法识别出了不少想要浑水摸鱼的亚洲人。
第151章
日本堺港,作为大阪的一处深水港,原本只是日本关西地区的一处寻常港口,但因为近些年来和明朝的贸易往来,这里很快就成为了关西的一颗明珠。
但伴随着富裕而来的,还有觊觎的眼光。
堺港是在日本的摄津、河内、和泉三国国界交汇处开辟的商港,而和泉国正是在不久前被足利义满一锅端的山名氏主要势力山名氏清的守护国。
如今,山名氏清因反叛未遂,力战而亡了,和泉国自然被“没收”了,现在它被分配给了在这场平叛之战中表现突出的大内义弘。
作为站队成功的受益者,除了和泉国之外,他还同时担任周防、长门、丰前、石见、纪伊另外五国的守护,以一人之力手握六国,权势可谓达到鼎盛。
是的,最近正在被大明猛薅羊毛的石见国也是这位大内氏的封国。大明偷偷摸摸的举动之所以没有被发现,也是因为这位大内义弘正忙于收拾新接收势力范围内的残余旧有力量,暂时无暇旁顾。
他的举动在很多人看来都很正常,山名氏在这里经营多年,关系网在地方可谓盘根错节,任谁来到这里成为新的执掌都会做出一样的决定。
但在这个时代,上头的人有一个些微的风吹草动,对于下面的人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三郎此时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的步伐有些蹒跚,神情更是带着几分茫然。
回家的道路上撒上了石子,又夯实了地面,不像记忆中那么泥泞沾脚,当然,这也是他现在已经穿上了布鞋的缘故。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失去了父亲,穷困潦倒,只能赤着脚走路的臭小子了。
跟着村子的乡亲去将使者的船只拉回来之后,三郎并没有直接回渔村,他有幸被一位和善的大人选中,有了一份很不错的差事,后来,他成为了家里的骄傲,还得到了那位大人的赐姓。
他将因为父亲过世而被退婚的姐姐风光送嫁,养大了年幼的弟妹,让他操劳半生的母亲终于有了歇息的机会,也走上了属于他的风光大道,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份光辉岁月竟然如此短暂。
他跟随的那位大人是此次政治清理中被打压的对象,作为亲信,他自然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而那位大人已经决定远走他乡,他也决意一路追随。
这一走,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也不知道要去何方,甚至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对于追随那位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大人,他无怨无悔,但是对于独居在家的母亲,他却很是内疚。
母亲辛苦半生将他们养大,又无法说话,姐妹们嫁得不算近,况且家中也各有一摊子事,想要照料也是有心无力,家中的弟弟又常在外做工,他若是远行,恐怕母亲是不会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