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8页
    好想写小作文批评他!未来的准文臣们仿佛握住了心中的笔杆。
    不过话说回来,总觉得身边的人有些多啊!
    香杉客们猛一回头,发现自己的背后居然跟了大半学子,三四百多个学生乌压压地挤在他们背后,眼睛都瞪得溜圆。
    “你们这是干嘛?”阿土终于从呆滞状态被唤醒,见到这一幕的他像只受惊的猫一样在原地蹦了下。此举吸引了想要开门的另外几个香杉客的注意,他们回头看了眼后,面上也挂满了疑惑。
    “那个,今日大喜……对,大喜,我来替我们舍未考中的学生来沾沾喜气啊。”
    “没错,没错,我也是来沾喜气的。”
    “我也我也……”
    众人应和的声音减弱,全因香杉客们脸上的“这瞎话你都能说出来”太明显。
    咳咳,既如此我们就说实话了……
    “我们想看看小皇孙平日里的生活环境,对了,我记得他还有个弟弟吧,那个弟弟莫非也是小皇孙?”
    “傻子啊,皇长孙也才十岁,他一个人去云南已经够危险了,怎么可能还会带上比他更小的弟弟,那小郎应该是用来掩饰身份的烟雾弹呐!”
    “管那么多干嘛,之前我没仔细看过皇长孙已经错过了,哪怕是烟雾弹我也想看看啊!”
    香杉客们:“……”
    学子们:“……”
    是的,这才是真相,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参观小皇孙们啦!没有小皇孙,参观小皇孙的住所也可以啊。
    和他们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尤其是朝中臣子,他们都迫不及待想要搞明白小皇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在参观小皇孙之前,他们还有另一件事要做……
    那就是给洪武帝写!谏!言!
    皇孙这种举动实在是太危险了!万一他的行踪被人摸到,被绑架了怎么办?被有心人士抓去威胁朝廷怎么办?遇到了坏人被教坏了怎么办?
    另外,参考这件事也值得说道说道,还好小皇孙是在偏远之地云南参考,否则以他的情况也会有乡试考生被挤下来,那多可怜啊!虽然皇帝这次把小皇孙的名次取消了,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但是考生的精神损失还是存在的,可不能因为没有造成重大后果就不批评了。
    谏言,必须谏言!小皇孙年纪还小,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定有人带坏了他;如果没人带坏,那就是太子的问题。子不教父之过,必须要太子出来承认错误并且发誓以后会关好(?)小皇孙们,别让他们有样学样才行。
    写这种劝谏小作文是文官们最喜欢的事情。事实宛如铁板不可能遇到反转,又的确是皇家的问题,既能爽快地写小作文公然骂皇帝,又没有挨批、掉脑袋的风险,还有比这更爽的事情吗?
    有的,那就是顺便把还在外头领兵的傅友德也骂一顿。
    能够骂皇帝的,毕竟只有少部分御史,这是他们的职业内容,但是能骂武官的,大部分文官都可以啊!
    小皇孙是怎么去云南的?怎么有户籍的?怎么取得考试资格的?肯定是你傅友德干的!
    有些消息全面点的还打听到傅友德的长子傅忠叫过小皇孙弟弟。好家伙,傅友德你这是要上天啊,你儿子叫皇孙弟弟,你是个什么辈分?你个老匹夫想占谁便宜呢?
    参,必须参,正好这老小子刚在云南打了胜仗大家正看着不爽呢,这下子可能功过相抵咯!开心!
    正在各位文臣分享着怼人的喜悦并且暗戳戳地八卦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之时,忽然有一个人激动地嚷了起来:“我想起来了,诸位可还记得谨身殿的对联?”
    这位显然是同洪武帝关系较为亲近的臣子,因此好几次近距离观赏过谨身殿的大红春联,“年前不是有发生过考生为了赚取住宿费为应天府人写春联的事嘛,咱们也去买过的那次。”
    在他的提醒之下,不少同僚都露出了恍然的神情,显然,这些人都曾经照顾过木白他们摊子的生意。其实,木白他们的春联摊子并不如他们以为的那般籍籍无名,京城中不少文官都去凑过热闹,一方面是赞助一下后辈的生活所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凑一下谨身殿的热闹。
    上有行,下必效,有洪武帝倾情代言,自然会有人跟着凑热闹,因此,细细算算,光顾过木白他们小摊子的官员还着实不少。
    人一多,见过木白的人也就多了,尤其到了后期大家都忙不过来的情况下,木白这个自认字写得一般般的也上场了,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
    “我之前就觉得有些奇怪了,我家那幅春联的字,似乎和谨身殿的字有一点像。看来那应当就是小皇孙写的了。”
    “……”
    “……”
    “许翰林,为兄记得你上次说过家中有几尾鲤鱼长了福寿斑很有些意思,今日天朗气清,正是好天气,可容兄登门一看?”
    “是啊是啊,我最近对这锦鲤也很有兴趣,许翰林啊,下了衙一起?”
    “许翰林呐~”
    许翰林不想说话,许翰林觉得你们这些大冬天想要去他家看鲤鱼的人都不是正经人。不过,人在职场,忍了。
    啊啊啊啊啊!太丢人啦!!
    就在众多官员商量着准备下班后一起去围观小皇孙春联的时候,一直暗戳戳和系统连线询问身体情况的木白也看到了这个足以让他暴走的东西——贴在谨身殿大殿门口的一幅春联,他一下子就支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