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页
    木白和小豆丁的原来的标志就是兄弟二人,而现在,他们的标志便变成了一对兄妹。
    但等到数日之后,重新在一处名为秀芒村的偏僻村庄出现的两个孩子,则是以一个小僧和一个被他捡到的幼女的身份的。
    ——似乎是他那狗啃过的寸头发型使得别人误会了,在见到对方与他行了佛礼之后,意识到有空子可抓的木白将错就错,干脆剃了光头落实了这一点。
    这也是他们运气好,滇地信仰众多,一个山头就可能有不同的主神,有些信仰还比较排外,而木白落脚的是一个名叫罗罗族的部落,这个部落主要以自然神为信仰,因此对于他族的信仰也颇为尊重,很有些海纳百川的意思。
    而且昔日的大理国崇尚佛学,即便现在当政的元庭信奉的是喇嘛教,本地人对僧人依然有好感度加成。加上木白和小豆丁两个孩子年岁小,看着着实有些可怜,种种因素叠加,兄弟两人便被这罗罗族为主要组成的小村庄收留了。
    但安身容易,立业却难。
    木白看着缩在被窝里的一小团和床上的一块张牙舞爪的世界地图表情有些高深莫测。在养孩子之前,他从来不知道养个崽是这么麻烦的。
    耗食水也罢,还耗衣服,他养的仿佛不是一个娃,而是一只吞金兽。
    作者有话要说:
    新开坑啦!(乖巧.jpg)求收藏求投喂各种求鸭。
    冬天要到了,我们写写春城的那些事儿,看大明的小说很少有人写南边,其实大明的南方也是有很多故事哒。
    解释一下,文中的北京不是后来的北京,大明初期虽然定都应天,但当时国家有南北两京城,南京是应天府(今天的南京城)北京不是如今的北京,而是河南开封,另外还有一个中都,中都是老朱发达后想要建设发展的家乡安徽省凤阳。
    两京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底,朱元璋一直到国家统一很久之后才真正定都南京(之前建都南京时候老朱只基本统一了南方)
    虽然当时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但南京的城市发展已经到了极限,南京尽管是易守难攻战略位置极佳,但多年的安定富余之地导致此处人口急速膨胀,皇城外的房屋、基础设置都难以满足国都的需求,当时的皇城卫生情况相当糟糕,(负责城市卫生的锦衣卫在南京工作时候是真的辛苦)所以在老朱一直想要迁都,重新圈地谋发展,他第一个看中的就是开封。
    开封是大宋(北宋)的都城,明承宋制,口号是复大宋风光,所以开封建北京也是对汉人的强心针,另一方面开封可以做指挥北部作战的根据地。
    但开封毗邻黄河,一旦黄河泛滥开封城很容易被淹没。而且后来大明的版图进一步扩张,在将北元逐出河北后,位于河南的开封作为抗元根据地就有点吃力了。
    于是后来开封便被撤销了北京的名号,但还是一个行政重点区域,直到洪武十四年(剧情开始的年份)开封被封为周王朱橚的藩地。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弟,不过和他哥不同,这位不太能打,性格也比较文弱,所以成了建文削藩时候的第一个倒霉蛋。
    老朱看中的第二个地方是古都西安,还好几次派太子朱标去探访(朱标病死就是在探查西安回来的路上)
    但当时的西安也不适合定都,元明时期的主要运输模式已经转为了水路,要支撑一个首都的运转靠陆运肯定不行,西安的条件就不太满足,另外,当时的西安城市在元朝统治以及战乱中相当破败,洛阳同理,要重新建都的话以大明建国早期的人力物力办不到,所以老朱最后感叹了一声,才定都南京。
    之所以当时老朱没选北京一个是因为北京运输过于耗力,另一个就是当时的北京也不太安全,南边又没有安定下来(没错,就是云南、广西、贵州这块一直要盯着),所以北京都没有加入参选名单来着。
    某种程度来说,北京的发达的确靠的是永乐帝朱棣没错。
    咳咳,故事开始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北京的说法啦,不过惯性还在,大嘎不要误会哦~
    第2章
    这个正打着幸福小呼噜的吞金兽被他取名叫做木文,小崽子完全违背了他取名的初衷,是一个精力非常旺盛的幼崽。
    小孩白天去地里打滚,晚上去床上画地图,一天三套衣裳打底,时不时还要搭上床褥被套。
    尽管他们定居的地方日照充足,衣服洗了第二天就能干,但是此处使用的衣服原料完全是纯天然产品,不是桑蚕丝就是棉麻,这种原材料贴肤不容易过敏,但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耐用,尤其不耐搓洗。
    因此即便秀芒村的主要产业就是桑蚕丝业,布料较为便宜,木白也快到穿不起衣的程度了。
    但这件事目前似乎仅仅是他们家的困扰,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还真没有木文那么难搞。
    此地气温寒凉,除了下地干活的时候外基本很少会出汗,村人穿的衣裳又多为蓝染,这种草木染容易褪色,所以本地人的衣裳基本上是很少清洗的。
    木白倒是无所谓,但木小文小朋友是一个特别挑剔的小孩,衣服臭臭的,他就不穿,木白臭臭的,他就不让抱,因此木白家里花在孩子衣服上的金钱要远超于寻常人家。
    而且,木小文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他不爱穿尿布。
    所以现在木白就只能看着床上这个画完了地图却还呼呼大睡的小孩叹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