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52页
    只见他们三个,就是龙玉陵、林沅、和刚刚到达临安城的宋无悔。
    如今的宋无悔虽然年轻,但是龙玉陵和林沅两个人却对于这个少年丝毫不敢加以轻视。
    因为在这之前,潜龙营的实力,已经被沈墨的弟子逐一验证了。
    尤其是在最近的这一次,潜龙营的弟子余无憾以一人换一国,用生命的代价为沈墨换来了蜀中这个51万平方公里,700万人口的巨大地盘!
    这件事每每让龙玉陵这样的知情者想起来,都觉得后脊梁发麻。
    如今的龙玉陵丝毫都不怀疑,沈墨的这些潜龙营弟子,哪一个单拿出去,放在其他的时代,或者是没有沈墨的大宋,那都是一位有能力争霸天下的枭雄!
    沈墨的这些英姿勃发的弟子,如今已经到了连龙玉陵这样的人,都不得不郑重其事对待的程度。
    而在场的那位聪明灵慧的林沅姑娘,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厉害。
    如今宋无悔就要跟他们这一对搭档,在临安这里开展工作,所以他们三个人在合作上的顺畅,还有相互之间的了解,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所以现在发生在这间阁楼之内的谈话,就是显得亲厚随意,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身份和见外了。
    就见林沅姑娘端起茶盏,向着宋无悔示意了一下说道:“这次无悔你来临安,想要打进大宋的官场高层,不知道你可有什么章程没有?我怎么没看见你动手做准备?”
    林姑娘说出的这一番话,在亲切中带着一种关爱的味道,宋无悔听到了之后,也不由得轻松的笑了起来。
    只见此时的宋无悔,身上穿着宝蓝色的长袍,腰间用一条通天犀皮带系得紧紧的,更显得腰背挺拔,精神利落。
    在他的头上简简单单梳着一个发髻,用一枚汉玉发簪别着,系着和一条跟衣服同色的带子。在他的长袍衣襟下面,露出了簇新的月白色细棉布中衣。
    这身穿着打扮,可是越让人看就越觉得,这个人身上的气质,大非凡品!
    第1166章:来去生死凭一念、金玉可缠、血火可炼
    宋无悔身上穿着打扮的这种风格,就相当于后世所称的那种“低调奢华”的味道。越是周身上下连个商标都看不到的打扮,就越显得这个人高深莫测、卓尔不凡。
    如今宋无悔身上的衣装,正是那种冷眼一看,并没有觉得他身上玉带金围,穿绸裹缎。可是当你仔细看去的时候却不难发现,他身上的每一样衣饰,都是华贵精美,整洁精致。
    通过他这身衣服来判断,林沅姑娘就能很容易的得出结论,看来这次宋无悔来到临安这里,一定是要走上层路线了。
    而龙玉陵,则是对这些潜龙营的孩子了解得更加清楚。
    要知道沈墨的这些弟子,那可是个个都能凭着一把军刀,就能在丛林之中自给自足,靠着猎杀动物接连活上一两个月的人物!
    要说这些人能吃的苦,还有在饥寒交迫之下的忍耐能力,那真是让人想起来就啧啧赞叹。
    更可怕的是,哪怕就是沈墨让他们一生扮演一个乞丐,卧底在帝国,这些年轻人都能够毫不犹豫的做到!
    正因为这样,所以这些年轻人心中的这股狠劲儿和毅力,才使得深知内情的龙玉陵越发觉得后生可畏,自己都忍不住暗自心惊。
    在这之后,就见宋无悔笑着对龙玉陵和林沅姑娘说道:“龙老师、林姑娘。”
    “若是说起我这一次如何进入南宋官场的章程,倒是也有的,不过我还在等一个人。”
    “哦?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赶紧说来听听!”
    龙玉陵他们两个听到宋无悔的说法,立刻就打叠好了精神,准备听这位被沈墨寄予厚望的密谍,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大宋高层。
    这时候,就见宋无悔笑着说道:“其实这大宋官场里一片污浊,要想进去其实并不困难。对于我来说最难的一点,不过就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
    “想要从底层一步步做上高位,这样固然稳妥。但是眼下大宋和老师的关系瞬息万变,只怕是老师等不了我这样慢慢的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升迁了。”
    “你说的有道理,”听到这里,龙玉陵着点了点头,看了宋无悔一眼。“眼下时不我待,你的动作必须得加快进行才可以。”
    就见林姑娘听到这里的时候,她忽然莞尔一笑,她用帕子掩着自己的樱唇说道:“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无悔你这只苍蝇,倒是找到缝隙了没有?”
    “林姑娘说到这个蛋的事……我倒是想起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来。”
    这时,只见宋无悔笑了笑,随后端起了茶碗。
    “就是姑娘说的,这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个典故。”只见宋无悔一边笑着,一边顺着阁楼的窗户看了看外面。
    如今在临渊阁的楼外,不远处的涌金门码头上正是熙熙攘攘。来往的客船货船、脚夫船夫,将码头和附近的水面拥挤的混乱不堪,分外的繁忙热闹。
    就宋无悔看了看外面之后,接着说道:
    “一年多以前,在临安城外的一间小酒铺里面,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
    听到宋无悔突然向他们讲起了故事,林沅和龙玉陵也是不解的相互看了一眼,不知宋无悔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见宋无悔接着说道:“这个小姑娘死了父母,成了一个孤儿,于是就投奔在了一个远方的亲戚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