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页
    钟起渊没有反对她的做法。
    她们将所有的铜钱都换成了生活物资,然后找了个“神母元君”诞辰的理由,将所有的东西都派发给了村民。
    家家户户都领到了一斗米、一斤清热解毒的药材,以及一匹布。
    林家郎君恢复后带人来算账,钟初鸢把门一关,直接中止了仪式。结果还没领到东西的村民暴怒,纷纷从家里拿出锄头镰刀等要与林家郎君拼命。
    林家郎君虽然横行乡里,却不敢跟全村作对,因此看见这阵仗,便色厉内荏地放下狠话后离去。
    夜里,三更刚过,巡夜的壮丁忽然发现村子一隅有火光,他们跑过去便看见破道观外堆放着许多稻草和干柴,大火无情地将这些干柴稻草烧完,又开始吞噬破道观。
    他们记得那两个外来的道士是住里面的,登时吓得敲起锣鼓。村里的人都被惊动了,纷纷去河里提水灭火,可还是晚了一步,整座道观都坍塌了。
    第二天,齐县尉又前来处理此事,当他看见变成废墟的道观时,太阳穴突突地跳。
    道观不可能无缘无故着火,巡视的壮丁也可以证明是因为道观外被堆放了许多稻草跟干柴,它们先着火,火势才蔓延到道观的。
    意识到是故意纵火杀人,齐县尉更加头疼,因为他觉得这件事八成是林家干的,可这事又不能细查,万一得罪了刺史……
    恰好清理了破道观后,没有找到尸体,于是他便将此事定性为天干物燥,两位道长用火不当导致的大火。
    “这么大的火,人都被烧成灰了吧?”村民们心有异议,却没胆量站出来反驳,此事便这么揭过去了。
    齐县尉本以为这样就完事了,结果第二天,林家来报案,说昨天夜里,林家出现了鬼火。
    林家郎君好不容易恢复,却又被这么一吓,整个人精神恍惚、萎靡不振,俨然一副三魂七魄丢了大半似的。
    人人都道他是遭了报应。
    ——
    借着林家的那把火将众人的目光停留在那破道观后,钟起渊和钟初鸢便顺利离开了这个地方。
    当然,临走前,钟起渊也不忘给林家送一些东西,作为林家近些日子对她们的关照的回礼。
    只有系统暗想:“宿主没有送上‘冚家富贵’礼包,已经算仁慈了。”
    不过它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它跟宿主不是第一次合作吗?
    想不透,系统也不再思考,它跟系统审核员道:“宿主这算不算洗心革面了呢?”
    从宛:“……”
    你对洗心革面的标准可真低。
    看宿主跟气运之子在外头玩得那么开心,她要不要跟她们说,钟家来人了呢?
    第20章 宅斗不如种田20
    周氏在钟造的耳边吹了几天枕边风,钟造原本还野心勃勃、信心满满,结果他打听到有不少武将皆将家中适婚的嫡女的名册递给节度使夫人后,他便动摇了。
    他知道,节度使看得起他,节度使夫人未必。因为他对发妻的冷淡使得他在妇人圈中口碑很差,节度使夫人虽未跟节度使说过他的坏话,但也从未关注过他的儿女。
    况且节度使为了拉拢人心,节度使夫人往往会借着各种节日宴请幕佐、部将的妻女,可他的发妻嫡女不在身边,故而他从未拿过邀请函。
    比起偶有接触的各家嫡女,他的嫡女在这场相亲中确实没什么优势。
    周氏所说的云家倒是个合适的人选。云鼎助节度使拿下了冀州,眼下越发受倚重,他若能与云家联姻,那就不必担心自己会被别人取代了。
    所以他再次遣钟琯带着几个侍从回乡,告知孟氏,他准备跟云家提亲之事。
    当然,得知大女儿已经云游四方去了,而小女儿也紧跟其后,她们压根不在家之后,他气昏了过去。
    醒过来后,他也顾不上去思考“孟氏是不是故意吸引他的注意力,好让他将她们接到身边生活”这种事了。——女儿都浪迹天涯了,这怎么看都不像是眼巴巴地等着他将她们接到身边去生活吧?
    他赶紧让钟琯将孟氏接到汴州。
    孟氏如今的性子依旧软,但那是对着自家女儿。在钟琯面前,她看似温柔没主见,实则三言两语便将钟琯的注意力给转移了。
    待钟琯第三次劝说孟氏无效,关注点反而被她带偏后,他也明白了过来:他请不动孟氏。
    用钟起渊的话便是:“你算哪棵葱,三言两语就想让嫡母跟你走?”
    钟琯无法,只能去信找父亲支援。
    钟造知道孟氏在拿乔,而他又因为战事紧无法脱身,只能将自己所有的庶子都派了过去。
    石洪听闻了此事,也想帮属下的忙,就让三子石玄微也跟着过去劝劝。
    钟雀媛哪里肯放过此次跟石玄微亲密接触的机会?她偷偷换了男衫,混进了侍从的队伍中,直到走了十几里,天色暗下来,他们扎营时才被发现。
    之后,她一母同胞的二哥是如何生气无奈,她又如何缠着石玄微之事暂且不提。
    到了望仙乡,孟氏见到他们,便知钟造这次确实是有诚意让她到汴州去的。但她十分清楚,他的目的可不是想要弥补她,而是为了问责她放任女儿去云游四方。
    既然石洪也掺和了进来,她能不管钟造,却不能不给石洪面子。
    “既然三公子亲自来请,妾怎能不给主公面子?”孟氏不卑不亢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