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诗难道不经典?难道不迷人?难道不是文化圣品、不是艺术?
“中国的四大名著,哪本不是用的当时年代的白话文写的?那不是艺术?不是经典?
“曲高和寡是艺术,难道通俗的、大众读得懂的就不叫艺术了?
“肤浅!可笑!
“臭不要脸!”
华婕忙伸手压住爸爸的手臂,轻轻拍抚安慰道:
“你一旦火了,就很难统一口味、统一评价。
“有其他声音也难免。
“而且咱中国人跑到人家国家开画展,哗哗赚钱。
“还创造各种首创啥啥啥的,肯定有人觉得我们咔咔打本地艺术家的脸。
“他们生气也正常,咱们豁达点啊爸爸!
“别生气啊爸爸!”
她都还没生气,结果倒把亲爹给气着了。
哎呦她爹这个暴脾气,如果不是看不懂法国字,在这边不太方便,她爹估计会给杂志社寄刀片。
“是的,华先生别生气别生气,咱就把钱赚了,把口碑和名声赚了,实在好处拿了就开心了。让他批评两句就批评两句吧,不少块儿肉啊。”裘远安抚道。
刚才自己也正生气呢,结果被华父一拍桌子,吓的一哆嗦。
火气都给吓没了。
哎呀,华婕爸爸的脾气可太爆了。
“对对,老华稍安勿躁。”沈佳儒也忙劝道。
华母跟华婕一左一右给华父顺毛摸背,华父这才喝半杯柠檬水,平复了下怒意。
“胡说八道!哼!”华父放下水杯,气的又长叹一口气。
钱冲本来也要骂人了,但他刚积蓄起的话,竟然完全被华父给比下去了。
最后砸吧砸吧嘴,啥也没说出来。
沈墨捞过下一本杂志,继续念道:
“……怎么会有一种艺术品,能迎合到高、中、低多维度的用户?
“这位中国艺术家做到了……”
华父的火气终于得到了一点安抚,果然,只有‘夸夸夸’才能治愈一切。
就在大家平复了情绪,再次沉浸在微风和赞扬中时,华婕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华婕,去看电视!”伊万先生的声音透过手机传出,十分急切。
于是,一大桌人快速转移阵地回到客厅,打开电视。
一款新闻节目,正在播报记者实地来到红岭艺术馆,拍摄人来人往的参展者、购买周边的长队、将自己的礼物交给工作人员请对方转交华婕的粉丝……
“请问你这是第几次来参观《火热的少女时代》画展?”记者截住一位参展的男性,问道。
穿着正式衬衫的白领男性微笑道:
“工作太累了,坐在办公室里呼吸都不通畅,压力大的掉头发,可是要出去玩需要请假,需要花钱。
“下班后我只想回家躺着,完全不想长途跋涉……
“可来这里逛展却省事多了,只要买一张票,在巴黎市中心就能看到令人放松的乡野生活。
“我一走进去,就觉得清新,肩膀一松那种感觉。
“静静的走一走,看一看画,沉进去,谁都能感受到那种大自然的美好,那种不一样生活节奏的幸福快乐……
“去tm的快节奏!去tm的还房贷!”
“谢谢。”记者感谢并告别了这位受访者,又截住另一位参观者,微笑道:
“请问你为什么来这里看展呢?”
“我喜欢那种不同民族的异域文化,那种神秘的东方国度的东西。
“我在书中看到过对亚洲的描述,还有画家华婕的国家。
“书中提到战争,提到贫穷,但是没有描绘到这些更日常的画面。
“画展中的作品,有的画的是上海,有的画的是北京,有的画的是北国风光,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一场展走下来,也有种旅游般的快乐。
“我觉得精神愉悦。
“我喜欢画家描绘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触的方式,有的我觉得我能读懂,有的我觉得好奇,这就像是画家出题,我来作答,我觉得有意思……”
受访者讲话时表情很平静,显然他在这场画展中,的确得到了他渴望的一些东西。
“谢谢。”记者又感谢并作别了这位受访者,随即转身,让镜头不仅将她录下来,也将她身后的画展内情况采集进镜头。
人们有序的、缓慢的在各种画作间游曳,迟缓而悠闲。
清了清嗓子,记者面对镜头微笑道:
“水彩画明明是西方传至东方。
“但最近大家太常谈及东方中国画家华婕的作品,华婕的水彩画。
“聊的多了,竟渐渐称她的画为‘中国水彩’。
“这是大众对她的画,以及她通过作品传递出来的文化的认可……”
沈佳儒深深呼吸,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华婕的荣耀,也激励了他。
真的好久没有开画展了,他也燃起了向往呢。
手痒,心也痒。
目光微转间,沈佳儒又对上了方少珺、钱冲和陆云飞的眼神。
少年人们眼巴巴望着他,眼神中充满了向往和急切,仿佛在说:老师,我们也要开画展!
忽然之间,每个人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
他们为华婕而骄傲,深扎在他们身体里的梦想,也激烈涌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