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5页
    正在午歇的常夕眉噌地从床榻上坐起,“你说什么?睿王爷带着一个姑娘和太后娘娘在用膳?”
    回话的是常夕眉的丫鬟小芳,她忙过去扶着常夕眉道,“小姐,千真万确。奴婢方才路过膳厅,偷偷瞧着里头有说有笑呢。”
    “伺候我更衣。”
    常夕眉起身,“睿王爷每次过来,太后娘娘都要带着他用膳,这并不奇怪。”
    她看着梳妆镜里精致姣好的面容,目露深思,“只是……,可知他带来的那个姑娘是谁?”
    小芳摇摇头,“奴婢不知。”
    “无妨,我们一道去看看。”常夕眉琢磨道,“你先去小厨房将我央人炖上的莲子羹取来。”
    膳厅里,太后正劝着李睿天和姜书璃多吃点,见两人从善如流地进食,甚是高兴。
    “睿天,”太后到底是用过午膳,吃了三个小笼包便觉饱胀,放下玉箸道,“下月便是你外祖母的生辰,今年你去一趟清平郡给你外祖母祝寿去可好?”
    李睿天跟着放下了玉箸,拿起帕子擦了擦嘴道,“好的。”
    “书璃丫头也一道去吧?”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姜书璃,“你外祖母喜欢小姑娘,见了书璃丫头一准高兴。”
    “外祖母喜欢的小姑娘莫不是这位漂亮的小姑娘?”
    常夕眉端着食盒,笑盈盈地步入膳厅,人未见语先至,“见过太后娘娘。”
    姜书璃抬眸看了过去。
    来者是一位长得婉约雅致的粉衣女子,约摸十三四岁的模样,声音温柔得能掐出水来。
    太后看着常夕眉,满目慈爱,“夕眉,你不是去午歇了么?怎么又过来了。”
    “夕眉见给太后娘娘炖的莲子羹好了,便给太后娘娘送过来。”
    她笑得温柔解意。
    太后乐呵呵道,“亏得你这丫头细心,上午哀家不过念叨了一句想吃莲子羹,这就给炖好送来了。”
    “来,”太后朝常夕眉招了招手,对着姜书璃道,“书璃丫头,这是皇后娘娘的堂侄女,常夕眉。夕眉,这是长宁侯府的姜书璃。”
    第二百一十一章 常夕眉
    常夕眉,皇后娘娘的远房堂侄女。
    两年前进宫后一直被太后娘娘留在清宁宫侍奉左右。
    性子温柔婉约,做事细心周到,甚得太后娘娘夸赞。
    明眼人都知晓,常夕眉居住在清宁宫的原因。
    她可是太后娘娘为睿王爷挑选的候选媳妇之一,并且是最得太后娘娘欢心的那一位。
    太后娘娘给两位姑娘相互介绍完,便笑盈盈地打量着她们。
    儿子要开枝散叶,媳妇可不嫌多。
    本来她最青睐的是常夕眉,人长得好,脾性也好。
    但见着儿子更属意姜书璃,她接触之下觉得姜书璃亦是相当不错。
    无论是谁,只要儿子能够留在天皓城成家立业,她这颗老母亲的心就满足了。
    姜书璃和常夕眉互见道了好。
    “太后娘娘方才可是提到外祖母?”常夕眉住在清宁宫,日夜陪伴在太后身边,关系亲匿,“夕眉记得外祖母的生辰快要到了,今年夕眉想去给外祖母拜寿呢。”
    太后乐呵,“夕眉是有孝心的好姑娘,你们年轻一辈都去,人多热闹。”
    “睿天,”太后笑着吩咐,“你看看阿煦他们几个皇子是否得空,还有诗晴她们,多叫上些人,去给你外祖母好好庆祝庆祝。”
    在清宁宫用过膳,姜书璃告辞回了澜山学院继续上堂。
    傍晚散学回府,直接去了熙兰苑。
    “娘,”姜书璃老实交代,“夫子回来了。”
    忙碌了一日,终于可以在院子里闲适地打理下精心栽培的花草的欧阳氏闻言,猛地直起身,将剪刀放到一旁婢女手里的托盘上。
    拉着姜书璃就进了里屋。
    “你夫子什么时候回来的?”
    见娘亲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姜书璃庆幸将娘亲的邀约如实告诉夫子一事。
    “今天中午去后山洞府见到夫子回来了。”
    “可有告诉他让他来见娘亲?”欧阳氏正色问。
    姜书璃颔首,将事情阐述了一遍。
    欧阳氏对李睿天的回复颇为满意,又问道,“太后娘娘召见你们去清宁宫,所为何事?”
    姜书璃想了想,挑重点说了,“下月夫子的外祖母生日,太后娘娘让我们去祝寿。”
    “可是清平郡的老夫人?”
    姜书璃眨眨眼,“女儿不知道呀,太后娘娘没有细说。”
    欧阳氏想了想,又看了眼姜书璃,决定一切待见过李睿天之后再说。
    “娘,”姜书璃自是不知道欧阳氏心里有多少弯弯绕绕,她关心的另有其事,“那书璃可以继续去后山洞府修炼吗?”
    “不行。”
    欧阳氏睨了女儿一眼,对她的小心思了解得很,“明天开始不可以再去,一切等为娘见过你夫子再说。”
    姜书璃气馁地耷拉下肩膀。
    徐嬷嬷掀帘子进来说晚膳已经摆好了,欧阳氏拉着不情不愿的姜书璃去了膳厅。
    “夫人,奴婢听说二房那边今个儿又闹腾了。”
    徐嬷嬷跟在后头,低声禀报。
    “可是两位姨娘又去舒竹苑闹了?”欧阳氏不经意地蹙起了眉。
    二房现在有三个有身孕的,虽说罗氏是正房太太,但另外两个姨娘惯来是姜明山跟前得脸的,罗氏的手段又不够高杆,两相争斗起来每每只能落得个不分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