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2页
    建平帝也就是裴安,他对杨云清不可谓不信任,近来杨云清说的一些想法,他也是都听进心里的。他现在成了皇帝,自然是想做出能流传千秋的政绩来,他想成为大周名留千史的一帝,而不是在父辈祖辈的余荫下,做一个守成之君。
    他有预感,在杨云清的辅佐之下,自己一定可以达成夙愿。或许就像父皇之前私下里和他说的那样,杨云清就是就是上天派来辅佐大周的,他相信他们一定能创造一个君臣相得的神话。
    而杨云清虽然现在朝中很忙,但是也没有忘记给自己儿子安哥儿的启蒙之事,启蒙一事十分重要,所以杨云清也没有想着假于他人之手,而是自己跟凤阳两个人商量着来,每日回府之后,教育安哥儿的时间至少是半个时辰。
    凤阳她看着夫君这么重视安哥儿,亲自给安哥儿启蒙,心中当然是欢喜的,而且每日在给安哥儿启蒙完了,之后,他们夫妻俩还会在一起商量白天凤阳她自己一人在府的时候,该如何给安哥儿巩固。
    如此一来,即使杨云清现在比以往忙上许多,但是每日陪伴妻儿的时间也是较之以往丁点不少,凤阳对此是满意极了,因为没有什么操心的事情,夫妻恩爱,虽然是快要三十的人了,但是却还是像刚成婚的模样,看着十分娇嫩。
    而白日无聊,自然是会偶尔设宴请其他的夫人一起闲聊的,当然也是没少出去赴宴。可是不管怎么样,凤阳现在都是众多夫人打心底羡慕的女子。
    现在上面皇位坐着的,是凤阳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亲娘是太后,更是能时不时地进宫看望,家中也没有公婆兄弟亲戚,这是连人情往来都不必了。
    丈夫是当朝最年轻的次辅,深受皇帝信任,前途不可限量,而且家中莫说侍妾,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这简直是羡煞了多少每天在家里跟丈夫小妾斗智斗勇,每天被气得肝疼的贵妇人。而且凤阳的儿子更是出生没多久就有了爵位,这以后可以说是不管怎样纨绔,都用不着担心了,屁股下面的爵位是得其他人奋斗大半辈子也不一定能得到的呢。
    内阁之中,朱首辅带着几位次辅正在商量事情,这个时候事情商量完,正准备交给杨云清这个次辅去全权操办。当然一来是因为现在杨云清深受皇帝信任,事情交给他也是就算出了什么纰漏,皇帝也不会太过怪罪而且杨云清入内阁至今,做事一向稳妥,直到现在也没有出过纰漏。
    二来杨云清现在是户部尚书,这正好是借了职务之便,去做这件事情正好比其他几位次辅简单许多。当然说到这尚书一职,也正是建平帝登基之后提拔上来的。杨云清之前是户部侍郎,户部尚书一职是当时的魏首辅兼任的,而之后魏首辅因为谋逆处斩,这户部尚书一职就空了出来,内阁首辅或是次辅兼任尚书一职也是老惯例了,所以建平帝当时就干脆把这户部尚书一职,给了杨云清这个次辅了。
    虽说朝中之前在魏首辅被处斩之后,有不少人在盯着这空出来的尚书之位,但是这个时候既然陛下让杨次辅上任了,其他大臣纵使心中有所不甘也是不敢说出来了。现在的杨云清杨次辅,已经是今非昔比了,明眼人不用看,就能知道现在的杨次辅是不能得罪的。
    所以在杨云清以前升任户部侍郎的时候,群臣因为年轻而半数都在反对的场景并没有出现,毕竟大家都是有眼力见的,那个时候杨云清还因为初入朝堂人微言轻,也没有什么人脉,就算他们反对,事后杨云清也不可能把他们怎么办,就算是报复,他们也都没放在心上。
    可现在呢,杨云清已经是当朝次辅了,在内阁之中,上面的朱首辅也不欲与他为敌,现在看来,两人的关系还算融洽,而以前位居朱首辅之下的任次辅,还是杨云清的老师,这在内阁之中就更是如鱼得水了。再加上建平帝的信任,他们怎么敢去得罪杨云清?
    所以当时建平帝升杨云清为户部尚书的时候,几乎是没点水花就过去了,没有人敢出言反对。
    朱首辅现在也是看出来杨云清这个后起之秀的潜力,早晚是能超越他们这些老骨头的,所以朱首辅也不欲打压他,更别说是不可能打压下去,所以就只得与之交好了。这当朋友自然是比当敌人轻松的,杨云清这个次辅也是很给朱首辅面子,从来不会落他的面子,出言反对朱首辅他的安排,因而内阁之中,两人相处很是愉快。
    “你最近可是往庄子那边去的有些勤了?可是有什么事情?”任次辅问道。
    任次辅这个时候既然问了,杨云清自然是不会隐瞒的,他照实说了,道:“我以前偶然听一些番邦商人说海外有不少我们本土没有的高产作物,且十分好种活,当时就上了心,所以在几年手头有钱了之后,就花费了不少功夫,组建了一支船队出海,去寻找那些高产作物。就在今年,船队回来了,还真的把我想要的东西给我找回来了。只是现在还没有种出来,并不知道是否是像以前遇到的那些番邦商人说的一样高产,目前我正让庄子里的人实验,所以每月也就去的有些勤了。”
    任次辅也有些好奇,问道:“高产作物?大概能亩产多少?”
    现代的土豆红薯一般是亩产三千到五千的,有些时候,达到八千或是一万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那些都是经过培育过的品种,现在的能不能达到这个数值还不能确定,所以杨云清就保守地说了一个数值:“至少能够亩产千斤,情况好的话,翻倍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