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0页
    可辻野留鹤一直没同?意。
    木下集团很聪明,想先拿下《太阳、月亮与星尘》的版权,与她完成第一次合作,之后再谈《蝶与刀》的版权合作就容易多了。
    “您怎么看?”大岛昌代问她,她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比较低。
    辻野留鹤食指点了点文件,反而夸起大岛昌代的工作,她是心思敏锐又善于辞藻的作家,夸起人来不着痕迹又让人飘飘然。
    大岛昌代头十?回被高度肯定工作价值,欣喜得脸蛋涨红。
    初步为她建立自信后,辻野留鹤才说出对于木下集团合同?的答案:“再等十?周。”
    “为什么??”
    “等《暴风下的普绪克》电影开奖和票房统计。”
    “好莱坞的电影?美国最近很火的十?个片子,几百万美元的小成本制作,现在北美票房就十?亿多美元了。”大岛昌代立刻说出它的相关信息,展示扎实的工作技能。
    她不解:“这?和《蝶与刀》有关系吗?”
    “大岛君很厉害啊!对热点很有敏感度,很专业!”辻野留鹤真诚地夸她,然后闲适地往后靠了靠,她想喝酒了,来跟烟也行。
    “噢,没什么?,电影同?名小说原作《暴风下的普绪克》也是我写的。”
    大岛昌代呛咳出声:“纳、纳尼?!”
    辻野留鹤耸了耸肩膀:“我?又不是什么?绝世天才,怎么可能一下就写出《蝶与刀》这?样的作品?”
    她用蝴蝶、生命、女性、刀、玫瑰、梦等意象写了很多练笔作品,比较好的十?本中篇小说就是参考了美式奋斗价值观、希腊爱神故事、还?有好朋友空条徐伦的蝴蝶既视感,写出的关于女孩成为海上搜救员的《暴风下的普绪克》。
    还?有个短篇,是她结合中国庄周梦蝶典故和自身梦境经历的写的意识流《枕蝶》,现在她自己都看不懂这?篇了。
    大岛昌代:“……”
    《暴风下的普绪克》小成本制作拿到高票房,早有人分析了它的成功原因——内容制胜。
    编剧会改,导演会拍。
    原故事就拿过3个小说奖。
    大岛昌代偷偷拿出手机查《枕蝶》。
    2010年美国曼纽汉语文学奖少年组得奖作品,那年辻野留鹤14岁。[1]
    大岛昌代:“……”
    辻野作家刚刚说什么?来着?
    这?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有很大错误啊!
    第151章 IF·无聊与火花
    番外·IF
    02
    “酒会邀请函?”
    辻野留鹤手里?躺着一封漂亮的邀请函, 这?是兴都馆的主编给她的,说是铃木家的一个宴会,邀请了许多文化界名人、商业投资名流。
    兴都馆手里?握着《太阳、月亮与星尘》《蝶与刀》的版权代理, 自然希望公司能从中赚钱。
    在得知辻野留鹤的另一部作品《暴风下的普绪克》获得了以小博大的票房奇迹后,兴都馆更是连连惊叹,精明的董事长当机立断, 成?立了《太阳、月亮与星尘》《蝶与刀》的专门项目组——反应快的人换算出,《暴风下的普绪克》两亿多美元的票房,就是两百多亿日元,它的成?本才8亿多日元(800w美元)。
    不管电影的成?功有?多少归于导演、制作等因素,它都脱胎于辻野留鹤笔下, 作为原作者, 她的版权会更好卖。
    辻野留鹤无可无不可地应下, 反正她不会深度参与应酬,这?是她和兴都馆约定好了的。
    “大岛君一起去酒会吗?”
    得到肯定答案后, 辻野留鹤想把她拉去一边聊天一边购物。
    大岛昌代拒绝:“这?不太好吧?您刚刚在车上不是说今天要和令堂吃饭吗?”
    她以为辻野留鹤忘记了。
    “……”辻野留鹤从包里?摸出一根女士香烟, 耸了耸肩,“我弟闹起来了,她在大阪走不开。”
    烟拿出来后, 她才想起日本室外也不能随便抽烟, 悻悻地又收了回去。
    大岛昌代咽了咽口水, 不知道该说什么。
    辻野作家看似不在意,可她一下飞机就说了晚饭的行程, 出言催促兴都馆的事情早点办完。
    事到临头却被亲生母亲放了鸽子……
    大岛昌代张大嘴巴,想改口答应。
    叮——
    一声特殊的铃响传来。
    辻野留鹤瞬间站直了,拿出手机,大拇指快速操作几下, 黑蓝色的界面光投在她脸上。
    浏览完界面,辻野留鹤抬头说道:“不好意思,大岛君,我有?急事去一趟横滨,下次有机会再约。”
    说完,她大步流星地走出大厅,一辆黑色的高档商务轿车停稳在她面前。
    一位西装革履的眼镜男士小跑下来为她开车,辻野留鹤与他握了握手,接过一个文件,跨入车内。
    大岛昌代怔怔地看着?黑发的高挑女子进入宾利轿车,还有?点回不过神来,这?才三分钟,人就走了?
    回到工作岗位的路上,她恍然回想起来,主编和前?辈们还说过辻野作家出身很好来着,刚刚是她家族的人来接吗?
    宾利车内的情况却与她的设想完全不同,是一派严肃的气氛。
    坐在前面的司机平稳地开着?车,还不忘向后座的辻野留鹤诉说情报。
    “辛苦你了,伊地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