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页
    易二嫂这说话的档口,易大嫂就摔了一跤。
    原来这农村不比城里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不说,家里孩子多 ,经常玩过家家,玩泥巴之类的,到处扒拉的。
    易大嫂就踩到坑了,直接就摔了。
    “我……”
    易大嫂觉得丢脸死了,易大哥伸出手要拉她的手,她一把就甩开了易大哥的手。
    “不要你,我可以自己起来。”
    “翠花 ,你回来了,咋烫了一个卷毛呢。”
    易大嫂原名叫马翠花,以前也是一个农村人,和易大哥是娃娃亲。
    早年易大哥是不同意这门婚事的,怎么说呢,易大哥还是有些浪漫主义情怀的男人 ,一心想要找个知书达理,能和他夫唱妇随的女人共度一生。
    然而马翠花就一不识字的农村妇女,不过倒是干农活一把好手。
    后来易大哥因帮人治病被感染了病毒,人都要挂了,那是传染病,大家都怕 ,马翠花不怕就去照顾他。
    易大哥熬过来了,马翠花也没有被感染,两个人也算是经历生死了,易大哥也就感动了,两人就在一起了。
    “你去,孩子我会生下来。你活着回来,我就跟你一起着享福。你若是死了,我也是烈士遗孀,我儿也是烈士子女,我依旧享福。不要担心我,我心肠硬的很,你要是死了,我立马改嫁。放心去吧,保家卫国,打倒美帝!”
    当时易大哥去抗美援朝之前,易大嫂就是这么跟他说的。
    别人送丈夫上战场无不痛哭流涕,马翠花不然,她笑,全程一滴眼泪都没有流,一直笑着送易大哥上战场。
    人人都道她心肠硬,娃娃亲没感情的。
    却无人看到夜深人静之时,马翠花哭的伤心,临产的时候因婆子妈发现的晚,她都是自己咬着牙把孩子生掉的。
    当然那都是以前的马翠花了,现在她已经不叫马翠花了,她改了名字叫淑芬。
    “大姨,我不是跟你说了好多遍了吗?我不叫翠花叫淑芬了。这是时下城里人流行的发型。”
    马大姨一愣:“咋又不叫翠花了呢,这名字可比淑芬好听多了。”
    易二嫂听了之后,再也忍不住的笑出声来。
    “小米 ,你看到了吧。大嫂现在都瞧不上我们农村人了。”
    “大嫂你小心一点 ,别踩到狗屎了。”
    易二嫂不说还好,这一说易二嫂脚下一滑,好巧不巧正好踩到了狗屎上面去了。
    “啊……”
    易大嫂陷入了暴走模式。
    易二嫂又是一阵笑,易小米也不厚道的笑了。
    “你们两个菜洗好了没有,别在笑话大嫂了,给她知道了,她又要哭了!”
    易四姐说着话,说着说着她也笑了。
    “四姐你……”
    “我也忍不住了,大嫂太逗了。”
    看的出来易大嫂是家里欢乐的源泉。
    大牛的婚事办的还算隆重,老秦叔夫妇非常的满意。
    老秦叔夫妇太穷了,这一次之所以来到深圳不回去也是有原因的,路费不够。
    现在好了,女儿嫁的人家家道殷实,女婿虽然脑子不太灵光,胜在能干,卖力气就卖力气吧,有口饱饭吃就行了。
    老秦叔夫妇在秦粟嫁人的第二天就走了。
    临走之际,没要彩礼 ,就要了回去车票的钱,带了一些吃食。
    易二嫂给拿了两百多块钱给老秦叔。
    老秦叔拒绝了。
    “我们不卖女儿,你们只要对粟粟好就行了。”老秦叔也没有哭,也让旁边的秦婶也别哭了。
    “哭什么,咱们粟粟找到好人家了,是好事情。”
    老秦叔又看了秦粟一眼:“嫁人就好好过日子,爸妈都好的很,你也不要担心我们。走了!”
    “爸妈,女儿不孝,跟你们磕头了!”
    老秦叔没有回头,他拉着秦婶也不让她回头,两人就上车走了。
    远嫁莫回头,回头娘断肠。
    从深圳到闻喜,千里之遥,以当下的交通条件,也许一辈子都不得见了。
    易小米看着秦粟哭的伤心,又想起易二嫂偷偷塞到老秦叔包袱里面400块钱。
    “是啊,他要是真要了,我给200也不少了。不过他不要,老实人,我不欺负老实人。养大这么大一个女儿也不容易,家里又那么穷给400让他们撑一段时间再说,以后粟粟生孩子了,我抱孙了有钱还会帮衬。”易二嫂如是的说道。
    突然间,易小米觉得易二嫂这个人有点意思。
    送走老秦叔夫妇之后,易家人难得如此齐整的在一起。
    易老头趁着大家都在,突然猝不及防的提出分家来。
    “分家?爸为什么要分家,这小妹和我们处的也挺好啊。当初我那也就是说说。”
    易二哥第一个站出来,他才不要分家呢。
    “跟你没关系,你坐下。”
    易老头敲了敲桌子,拿出一张纸出来。
    “我都写出来了。你们都看看。”
    纸条传到了易小米的手上 ,易小米看了一眼,眼框湿湿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老大,老三以及老四你们我都放心,家里什么东西我也不分给你们了。你们也别恼,就这么多的家当。至于二豹你孩子多,负担重,你自己呢,也就那样。这五千块钱你拿着。这老屋我和你妈死了留给你。”易老头说的有点多,在场的人都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