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3页
    相里悟与相里锋都忙,没办法亲自教导他们。
    但墨家其他子弟也不差,而且人还多,对风车与水车的构造与原理也都清楚,想要教会这群人制作水车与风车并不算难。
    在此之前,他们还特意另外做了个水车,与闲置的风车一起带到咸阳郊外,亲自演示了两者的用法。
    风车不提,水车不需人力,在水中一圈又一圈不停歇地转动,将河水运送到其他地方,还能替代人力与牲畜转动磨盘……
    这是世人不曾见过的奇景,看得众人目瞪口呆,一个个恨不得直接冲到水车前认真研究一番其中远离,所有人对学习其制作办法的热情空前高涨。
    墨家子弟们见状也觉得高兴,毕竟学生自己愿意学,教起来也容易。
    教学任务很快步入正轨,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这群人就学会了水车与风车的结构与做法,然后跟着官员小吏前往全国各地。
    等到水车与风车在秦国成为最普通的存在后,秦国的粮食产量再次增长,每年交上来的粮食让粮仓爆满。
    粮食多了,人口也跟着迅速增长起来。
    不单单是新生儿年年增多,其他国家跑到秦国定居的百姓同样是一波接一波。
    这么多百姓跑到秦国来,还多亏了其他国家没对秦国多防备——
    秦律繁琐且严苛世人皆知,以前百姓只要有其他选择,都绝对不可能跑来秦国,都担心自己一个不注意就违法,罚款还好,就担心被割了鼻子或耳朵。
    谁成想在严苛的秦律下生活的百姓越过越好,在宽松法律生活的百姓反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每年都要饿死不少人。
    百姓不怕苦不怕累,但怕饿肚子啊!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因为饥饿没命,哪怕是严苛的秦律也不再是阻碍。
    只要能活着就好!
    但齐楚等国从未将秦国放在心上,为了防止人口流失也大多只会在通往彼此的道路上设置关卡,通往的秦国的道路上,却基本是一片坦途。
    只有秦人往其他国家跑的,怎可能有人去秦国?
    去了也得回!
    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其他国家人口流失相当严重。
    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该走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
    故土难离,都想到其他国家讨生活了,必然是在本国活不下去了。活得下去的,谁还会拖家带口地去其他国家讨生活?
    活不下去的都走了,活得下去的本也没打算走。
    于是秦国白捡了许多人口。
    其他国家涌入的人口多了,也不完全是好事。
    因为这些人想要生活下去,必然是要有田地的,但一个国家的耕地面积有限,不一定能将人安置下来。
    而若不能安置下来,那些人打道回府还是好的,最怕落草为寇。
    但这些困难对秦国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卫逊之前的苜蓿肥田办法一直没停,其他国家涌入的百姓数量,根本比不得每年增加的良田数量。
    何况秦国如今大动作频频,许多地方都在招工。
    在秦国,只要愿意,总是能活下去的。
    其他几个国家被气得不轻,却又完全拿秦国没办法——
    一来其他国家根本没有足够严密的户籍制度,到底走了多少人根本没办法统计,也就无从找秦国“讨公道要人”;
    二则王室权贵们根本不在意这群“穷鬼”,最多可惜一下少了一群任劳任怨的奴隶。
    三则……惹不起。
    秦国养精蓄锐这么久,谁也不想得罪了秦国,导致自己被惦记。
    于是,只能忍下来了。
    这消息不算隐秘,很快就传到了一些有心人耳中。
    比如,稷下学宫的那群人。
    秦国是怎样的国家,这群学成后极可能投效各国,因而一直留意各国消息的人再清楚不过。
    虽然强,却不算富,也并非民心所向。
    可现在,秦国却成了底层百姓心中最好的去处。
    正好听说秦国开始招揽夫子老师,于是对秦国变化好奇的人便包袱款款地来到了咸阳。
    他们本以为会看到一个肃穆却萧条的咸阳,然而看着眼前喧嚣热闹的街道,街边挤挤攘攘的摊贩,还有来往路人脸上藏也藏不住的满足幸福,一群人陷入了沉默。
    这真的是咸阳?
    第99章
    这当然是咸阳。
    虽然与他们印象中的咸阳不一样, 但这就是咸阳没错。
    一群人看着往来的商贾百姓,一时竟有些怀疑自己老师对秦国的评价来。
    稷下学宫最出名的老师,自然是教导出了李斯、韩非的荀子。
    荀子早年也曾游学四方,几乎走遍了中原各国。
    对其他国家的评价暂且不提, 对秦国的评价却还算是公允——
    他肯定了秦国的政治制度, 认为秦国的治安与朝廷、官府的办事效率等都是七国最顶尖的, 也说了秦国几代国君的强盛并非偶然,而是制度加国君不昏庸导致的必然。
    但同时, 他也觉得秦国国内重文轻武,尤其是不看重儒家,导致国内重法度而不重礼教仁义等非常不好。
    荀子作为当代最出名的教育家,稷下学宫的其他人都受他影响。
    所以, 在场众人也如荀子一样,虽然认同秦国的强盛, 却不认为秦国可以让老百姓过上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