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二章 车
    午后,邺城西,几辆四轮马车从容行驶在铺着青石的街道上,在骑兵的前后护卫下向城门驶去,准备出城。
    这些四轮马车,和已经在邺城流行起来的四轮马车一样,前面一对轮子小,后面一对轮子大。
    但是,和许多民用四轮马车不同的是,这几辆四轮马车的车轮,各部件都是铁制,所以看起来比外沿包铁的木车轮纤细许多。
    纤细的全铁制车轮,压在有些许高低不平的地面上,不断起伏。
    这样的起伏,经过板簧减震器,传递到车厢的时候,已经变小许多。
    但车队当中一辆四轮马车的起伏幅度,明显比其他几辆车大一些。
    即便路面已经平缓,车厢依旧在起伏,起伏的“动力”,来自车内。
    车厢里传来女子的轻微喘息声,为车轮压过路面时发出的“咯吱咯吱”声掩盖。
    不一会,车厢的起伏小了些,但喘息声依旧。
    车厢里,张丽华轻轻喘着气,李笠拿出手帕,为她擦汗:“如何,这马车的减震器,效果不错吧?”
    刚才一直不停在车厢里蹦的张丽华,现在“体力不支”,倒在李笠怀中:“陛下,这马车走起来真的很稳,和牛车一般。”
    她已经是皇帝的女人了,所以随时可以撒娇。
    李笠搂着美人,回答:“这是不断改进的结果,花了许多年呢。”
    “四轮马车有这么难改进么?”张丽华问,她是真的疑惑:“妾见官军此次出征,车营的四轮马车好像特别牢固,每日赶路,很少坏。”
    李笠笑道:“当然稳,车架各部件,包括车轮和前轮转向结构,以及板簧减震器,都是铁制,肯定牢固。”
    “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铁制四轮马车车架可比最初耐用多了。”
    他忍着“车震”的冲动,简要讲解四轮马车的技术难点。
    其实没什么特别难的技术难点,譬如,四轮马车最关键的转向机构,原理就很简单,只要舍得用料,耐用性就有保障。
    但是,若考虑到野战时长途行军状态下,四轮马车的故障率不能太高,造车的技术含量就不低了。
    马车出城,很快便驶入西郊的临时军营,这里,大量四轮车正在接受技术人员的检查。
    技术人员还翻看每一辆车在出征期间的“使用/维修记录”,对这些车辆在此次远征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摸底。
    李笠下车后,来到这些技术人员旁边,询问起相关事宜,张丽华则旁边,东张西望。
    这些四轮车,车厢上都有大棚,所以别称“大篷车”,张丽华随军出征,坐的就是这种车。
    而对于李笠来说,眼前这大篷车,就是他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西部大篷车”。
    美利坚开国后,对西部地区进行扩张时兴起的“西进运动”,最经典的一个场景就是大篷车队行驶在旷野里。
    这种四轮马车,可以容纳一家人,连同行李、工具,各种锅碗瓢盆,以及水桶、草料等等。
    可以说是移动的房车。
    必要时,几辆大篷车还可以结成车阵,男女老少拿着火枪,以车阵为掩体,对付来袭的强盗或者印第安人。
    但李笠“山寨”大篷车的目的,主要还是改良运输工具。
    四轮马车比起双轮车,优点不少,载重量大,就是最明显的优点之一。
    但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建立在牢固的结构上,想要获得最优的四轮车结构,得靠摸索。
    经过二十来年的不断摸索和改进,四轮马车的耐用性得到了极大改善,车架(含车轮)全铁制的四轮马车,成为楚军主力军队“骡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远征,新编的“合成营”,就以四轮马车为作战单元。
    一个典型的合成营作战单元,是一个什的步兵,加一辆双马拖曳的“大篷车”,外带车夫及其助手。
    这个作战单元,所有人的行李、干粮、武器装备都由马车装载,与此同时,马车还搭载草料,以及装着饮用水的水桶。
    行军时,车夫及其助手坐在车上,其他步兵无负担的空手跟着马车步行前进,轮流上车休息。
    马车和拉车的马,步兵们不用管,由车夫和助手负责。
    每到一处宿营地,步兵们负责打水,割草,确保接下来的旅程途中,马匹有吃有喝。
    每十辆车为一个小队,各自保持行军队形,无论是宿营还是遇敌,这个小队的十辆车就自己结成最小规模的车阵。
    车厢两侧额外挂着木板,围成车阵时,对外一侧,升起木板,就是相对坚固的盾牌,既能防箭矢,也能防止敌人直接破开车篷冲进来。
    车阵战术,自古有之,而楚军的“合成营”,因为用的是载重能力更强的四轮马车,所以在携带辎重的情况下,行军速度也很可观。
    此次出征,以月计的长途行军,平均行军速度是日行五十里左右,虽然比不上骑兵,但比携带辎重行军的普通军队要快一些。
    而且这样的行军速度下,将士们的负担很轻,所以即便经过长途跋涉,也有充足的体力投入作战。
    因为四轮马车的车架为铁制,很牢固,虽然不像木制车架那样方便修补,但“平均无故障时间”很长,能够确保在一次高强度的长途作战不拖后腿。
    张丽华听李笠说了这么多,总算是明白自己坐了许久的四轮马车,精妙在哪里。
    李笠说了一通,向营地深处走去,张丽华紧紧跟着。
    “这么多年来,开发、改进、完善四轮马车,花费了大量的资金,所以为了回本,当然要在各大都会推广四轮马车。”
    李笠一边说,一边指着两边停着的大量马车:
    “这大篷车好不好用?好用,就是贵,为了分摊成本,同样需要在民间推广。”
    “你刚才也说了,这车走起来稳,和牛车一样,但比牛车快多了,所以,富贵人家要讲排场,牛车已经不够看了,得上新式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车厢更宽,里面能摆下更多陈设,乘坐起来更加舒适,虽然很贵,但为了排场,为了人前风光,咬咬牙,也就买了。”
    这话有道理,张丽华真的体会到新式四轮马车的优点,但不清楚这种马车能贵到何种地步。
    此次官军出征,动用的四轮马车以千计,移动起来时队伍浩浩荡荡,确实很壮观。
    至于朝廷花了多少钱,凑出如此规模的“车营”,她就不知道了,也不需要知道。
    一行人来到一处营栅前,营门紧闭,有兵卒把守,李笠吩咐张丽华和侍卫们在一旁凉棚候着,因为营栅内的区域,“闲人免进”。
    张丽华知道轻重,没有多说,老老实实到凉棚下坐着。
    营门打开,李笠和几个侍卫入内,营门随后关闭。
    在营门关闭前,张丽华瞥见里面也停着不少四轮车,但样式有些怪,车厢很小。
    看上去,每辆四轮车仿佛是两辆双轮车连在一起构成的。
    这是什么车呢?
    张丽华当然不知道,但李笠知道。
    自古以来就有车阵、车营,但是,他的“合成营”不同,是热兵器军队。
    热兵器军队,对弹药的依赖很大,所以,这才是他要大力发展车营的原因。
    但是,随着楚军不再缺马,李笠更愿意用骑兵,看中的就是骑兵的特点:快,来去自如。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