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在沉默中爆发
    “为何这样说?”皇帝陛下有些不理解严宽的想法,开口问道。
    严宽解释说:“这样一来,穷苦的百姓身上的压力会减轻很多,损失的也不过是原本的那些富农和地主阶级,但是这些人的耕地和银子本来就是从穷苦的百姓身上剥削来的,损失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最重要的是,各个州府衙门收上来的粮食和银子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动,最大的问题就是……”
    说到这里,严宽停顿了下来,没有继续说下去。
    皇帝陛下心思敏捷,只是看了严宽一眼,立刻就明白他下半句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严宽所提出来的办法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于国于民都只有利没有弊。
    而且这个办法并不是多么的高明,如果让皇帝陛下自己去想的话,用不了多久也可以想的出来。
    既然如此,那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自然也是可以想到这个办法的。
    可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没有人提出来呢?
    说到底,之所以一直都没有人提出这样的办法,原因就是因为执行这样的策略,损失利益的会是朝堂之上的那些文武百官。
    毕竟那些富农和地主阶级只是少数,手里拥有的耕地也只是少数。
    整个大唐,绝大部分的耕地都在功勋和名门贵族的手里,即便是严宽,作为新世伯和淮安王的继承人,他名下也有着不少的田产。
    那么这些田产都去那额了?还不是租借给了那些穷苦的百姓,让那些穷苦的百姓变得更加的穷苦,让他们更加的绝望?
    历史上任何的政策变革,只要涉及到了自身的利益,那么这些人就会成为新政策执行的最大阻力。
    严宽可以提出这样的办法,还把这个问题放在了明面儿上,可以说他是洒脱打赌,不在乎这些利益,也可以说他真心实意的为百姓着想,但是其他的人呢?
    其他的人也可以像严宽这样的为百姓着想吗?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当地的地主豪绅,他们能像严宽这样的大度洒脱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既然如此,那又要如何做才可以让这些人主动的提出严宽说的那个办法,又要如何做才可以让那些人主动的放弃自己的利益?
    想到这个问题,皇帝陛下变得愁眉不展起来,手里的筷子也放了下去,只觉得面前即便是放着珍馐美味也吃不下去了。
    想了很久,皇帝陛下还是没能想出来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他只能重重叹气一声。
    “哎,严宽啊严宽,你可真能给朕出难题啊!”
    严宽见到皇帝陛下如此反应,听到皇帝陛下如此说话,自然是知道他已经想明白了自己提出办法的关键所在,微微一笑,打趣说道:
    “皇上,依臣只见,其实这件事情并没有您想的那么复杂。
    不管是朝堂之上的那些文武百官,还是当地的地主豪绅,他们之所以可以过上现如今的安康生活,归根结底,还是多亏了您这位明君。
    是您给了他们可以耕种的田地,是您给了他们可以在这个国家荣华富贵的资格,您要是想要把之前给予他们的那些东西要回来,后来再分配给别人,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指摘的。
    即便是朝堂之上有些人会提出一些意义,但那又如何?
    臣虽然只是参加过一次朝会,但是却清楚的记得,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口口声声说的可都是黎明苍生,说的好像黎明苍生就是他们的亲生爹娘一样。
    既然是他们的亲生爹娘,那把他们自己的田地和金银分给爹娘,让爹娘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有何不可呢?”
    严宽说到这里,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浓郁了几分,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臣不相信,这件事情您占着道理,朝堂之上的那些文武百官就算是再怎么的不赞同,难道还敢谋反不成?”
    “你啊!”
    严宽听到严宽这话,眉头略微舒展了一些。
    他心里明白,严宽说的这些花花呢有道理,但是道理是道理,实际实施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皇帝陛下至今还记得自己当初等级的时候,后宫除了皇后之外,就只有两位嫔妃。
    即便如此,朝堂之上就有人议论,说是皇后善妒。
    皇帝陛下气不过,就连夜召那人进宫,直接杖打三十丢了出去,随后又多纳了几名嫔妃。
    没过多久,还是那名官员,又说当今皇上荒淫无度……
    总而言之,不管皇帝陛下做什么,那些闲着没事儿的人总能找到理由来抨击自己。
    纳嫔妃是皇帝陛下自己的家事,那些人就会如此议论,天赋和丁银可是牵扯到了那些人切身的利益,他们又怎么可能会轻易的答应呢?
    那些擅长嚼舌根的言官倒还其次,毕竟他们就只会搬空口舌是非,最多是痛斥皇帝陛下这样不对那样不对。
    皇帝陛下不怕挨骂,是非功过不是那些言官说了算的,是要交给后人来评判的。
    最重要的是那些士大夫,唐国乃是士大夫和天子共同治理的天下,如今皇帝陛下却要去动那些士大夫的利益,毫无疑问,这肯定会出问题。
    想了许久,皇帝陛下还是觉得不太妥当,叹了口气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容朕多想想。”
    严宽也知道皇帝陛下很为难,但是他更知道,这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一项政策的事实,影响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接岑的人。
    不同阶层的人,面对同一项政策的反应也会不同,但要是因为害怕国家动乱,害怕流血牺牲就不去做,那么百姓的哀怨就会慢慢积累,积累到某一个高度就会爆发。
    到了那个时候,真正的动乱会让一个国家彻底崩溃,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朝廷想要改变,士大夫愿意做出让步,那也已经晚了。
    有一句话不是说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死亡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