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4页
    “不必在意这些人。”霍屹说:“给我报告一下昨天晚上的进度。”
    说到正事?,霍小满只好把思绪拉回来。
    清雪工程已经进展到一半了,这支一万人的军队正分配到不同边郡,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就在高恭知那些人坐在屋里写文章的时候,霍屹他们已经将整个九原郡清理干净,物资可以通过九原郡直接运到河套地区。
    之?前听尘道长还说接下来不会再?下雪,有时候能看到天边的太阳,伸出手高举在头顶的话能感到一丝温暖。
    霍屹心情?挺好的。
    他披上那件毛裘,走出帐篷,继续今天的工作。
    之?前公孙羊的报告上还说了有马匪和匈奴前来劫掠,但?霍屹来了之?后就没见着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些马匪也听到了风声什么?的……
    马匪是由大越境外那些小国家的人组成的,成分非常复杂,什么?人都有,也会有几个匈奴混在里面。马匪一支队伍大都是几十个人,虽然对上军队没有战斗能力,但?劫掠来往西域和大越之?间的商队是足够了。
    不过后来霍屹还是撞到了前来劫掠的马匪,他收拾了几次之后,那些人便有些望风而逃的意思,整个河套地区一时前所未有的安宁。
    在紫微宫里,周镇偊比霍屹更早听到这些传言,在后面流传起来之后,很明显就是一个有组织的行动了。
    他当时给霍屹送过去一件毛裘,却没有说这个消息,是不想让霍将军操心。
    周镇偊当即召见了陶嘉木和尚书台,以及前朝的一些人,又?让赵承去调查了传言的来源,确实是高恭知那些人没错。这事?还牵扯到了儒家之内的学派之?争,比表面上的一篇文章更加复杂。
    不过之?后要怎么处理这件事,很多人却有不同的想法。
    周镇偊想干脆关进牢房斩首了事?,甚至想更新关于编造谣言的罪行,被陶嘉木和其他人拼命拦下来了。
    陶嘉木恳切地说:“陛下,不能因言获罪啊,只要开了这个头,以后事态可能会控制不住,天下间还有谁敢说话呢。”
    御史台有人说,陛下的言行本来就应该受到天下人的监督,批评,指正,才?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可。这些高恭知们,也是天下人之一。
    赵承也不同意,刑法的制定必须经过多次讨论而成,还要试点,哪有说加就加的。
    除了他们,其他人也纷纷进言,让皇帝放了高恭知等人,理由五花八门的,总之就是让皇帝忍着。
    周镇偊郁闷不已。
    他要是个彻头彻尾的暴君也就罢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他明显不是。从上位起,他做的很多事?都维持着一个精妙的平衡。想要在这片土地上大动干戈地做一番事业,他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果断的行事?作风,也需要能够维持各方的利益平衡。
    他要在这种平衡中,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件事忍下来,确实比惩罚他们要好。但?最重要的还是不能让这些文章真的影响到百姓。
    不说公孙羊,其实霍将军在边境百姓中口碑很好,那些百姓才?是北伐最大的受益者,而霍屹经常带着成群的匈奴俘虏和牛羊路过,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今那些马匪被霍将军撵着四处跑的场景也很有趣,边郡的人们渐渐回到了以前的生活之中。当他们得知了那篇文章之?后,反而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上面在讲些什么?东西。
    陶嘉木见皇帝陛下为这事?烦恼,便出主意说:“流言如同泛滥的河水,堵不如疏,与此强行制止流言的传播,不如用正确的言论引导百姓。”
    周镇偊瞥了他一眼,陶嘉木有些忐忑,毕竟皇帝向来不喜欢采纳他的意见。
    “他们能写,我们也能写。”陶嘉木补充了一句:“臣自认为写文章写得比他们好。”
    “你一个人,写得过他们吗?”周镇偊问。
    陶嘉木拍了拍胸脯,想说自己舌战群儒没有问题,就听周镇偊自己琢磨了一个新想法:“光你不行,应该将天下有志之?士尽数归于长安。”
    陶嘉木本以为皇上是要再?次颁布《求贤令》,就听他说:“夏王朝之?前,有太学一说,不过在夏王朝被废除了。”
    陶嘉木试探道:“陛下,要兴办太学?”
    第六十一章 长安龙凤
    太学以前是朝廷所属的最?高学府, 在夏王朝的时候被废除了,如今周镇偊准备再建太学,是可行的。
    以前的太学弟子多是皇室和贵族子弟,周镇偊准备先试点, 之后再放大招生范围。
    尚书台的人很快便拟好了诏书, 称陛下将兴太学, 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且设陶嘉木为博士, 任教授专门讲授课程, 除了他之外当然还有另外四?人,陶嘉木为总博士,地位最?高。
    陶嘉木一时非常感动, 这?是一个位不高权不重但影响力及其深远的职位,非常适合陶嘉木,他终于能通过这?种方式传达自己的理念。而且陛下愿意让他来教导这种关系大越未来命脉的弟子,也表明了皇帝对他的重视和?信任。
    还是霍屹看得明白啊……陶嘉木心想。
    不过周镇偊还是对课程内容有所要求, 必然不能让他们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主要讲授内容还是儒家经典,下午还有骑射这?些基本课程。太学招收的弟子为两千石以上官员及各地侯王的子弟,年龄为八至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