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担心我,倒不担心你自己么?
王爷勾出笑,道,臣知道这投石案是怎么回事了。
皇上笑得温良,道:这么快?你倒说说看。
王爷把玩着手里的瓷杯,缓缓道:这事,还真得归功于皇上呢,要不是您说翻案,这真正的犯案者不知要逍遥多久。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皇上。
这是?
这是很早的一封信,至于他的书写者,其实跟本案没有一点关系。
王爷淡然道,这就是臣之前一晚上没回宫换来的。
皇上看了看,上面都是很短的一句句话:
三月十五
一定要给银子
怕是他再威胁
不用管,去做就是了
三月卅一
混账东西
反正没人知道
你去别的地方
我去封口
四月初五
已经好了
就凭他敢
都是没用的东西
皇上看完之后,疑惑道:这是什么?
王爷笑:皇上这是不知了,长安城内有三家可谓是富甲一方,便是这萧家,张家和传说中跟皇室有亲的赵家,那日臣便是去这三家看了看。
这大家族在外都是一样,体面得很,倒不知道里面藏了多少东西。
说完,王爷笑了笑,皇上倒也没生气,继续听他说。
臣最后到张家去,也是什么都没问到,但是最后要走的时候,他家一个仆人说我掉了东西跟上来送,告诉我去城东的包子铺找一个穿黑衣服的男子取信,现在想来,这必是哪家派过来监视张家的奸细了,连老爷和少爷的对话都敢偷听,完了还找了个书生给他记下来,就怕有一天要造反,这可是要被定罪的。
不过幸好,要不是他,我还没这么容易破案,我找到那人后,说要取信,他居然说要我跟他对弈三局,若我赢了他便把信给我,看像是大家公子,这文人墨客总是一股怪脾气,非逼得对弈一夜,这才把信给我。
我猜这信就不对劲,打听到张家长子现在在别处,所以就派在我院子打扫的一个丫鬟过去打探了点消息,这长子果然不得安宁。
同时,在三年前,投石案发生后,在不久后又发生了一起奇怪的盗窃案,据臣看来,跟这投石案绝对脱不了干系!
你觉得,案犯是谁?
王爷笑,道:皇上觉得会是谁?
看皇帝不语,王爷道:据臣推测,那日,应该是有个人先把受害者推进了井里,然后用石头砸死了他,之后臣觉得,根据那封信,应该是有什么证物掉在了现场,而这个东西被另外一个人捡到了,就拿着东西去逼张家给钱,当然成功了,之后,他家里却遭了贼,东西被偷走了,这下子张家应该觉得很惶恐,所以长子出去避难了,老爷留下来负责封人的口,怕这东西传出去,自然,那件偷盗案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而盗贼已经回通州去了,虽是被大理寺查出来了,东西却不一定上缴了,况且隐藏这件证物,是之前被盗的人必须做的事,不然一被告发,他也是要定罪的。
王爷一气呵成,不留一丝考虑的余地。
皇上点点头,道:那你是想说,那张家的长子就是案犯了?
只是臣的推测,过一会儿,林侍从带人回来了,铁证就到了。
王爷脸上是自信的笑容,那种意气,是势不可挡的,是无人可比的,像是亲自抓住了案犯,要将他送进监狱里一样。
皇上微微低头,像是有些于心不忍,道:福仪,你漏了一个细节。
什么细节?
那长子虽无理,但为何要至一个陌生人于死地?那无名尸体在长安城里也没几个人认识,更别提是张家长子了,两人无冤无仇,为何要置于死地?
王爷皱了皱眉,似是不悦道:人心诡谲,这不是臣所考虑的东西。
不考虑这个,即使再有力的证据,也可以说不通。
皇上坚决,道,因为,朕觉得,张家长子无意杀他,可能只是
皇上想说,那来自首的人的说辞是正确的了?
王爷打断他,道,确实,臣想过,如果是真实的,那么,他说见到有人从井里面爬出来这句话,根本就不成立。
如果正确的话,难不成是他自己掉进了井里面?可是据臣所知,那井周围筑着将近半米高的矮围墙,就算是一脚踢过去,也不可能掉进去的吧。
皇上摇摇头,道:如若你真的知道了为什么,这失踪案你就解开了。
说这话的皇上,眼里闪着莫名的光,似是哀伤,又似是悔意。
莫不是,皇上知道这事?
王爷皱着眉,他倒是不愿意往这方面去想,想得越多,知道的越多,说不定越烦恼。
朕说过,朕百年之后,你自会知道。
王爷自是不语,他转头不去看皇上,道:皇上明明知道内情,却是装作不知,说要翻案,只是想帮谁洗清嫌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