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让她措手不及。既然先帝驾崩,必然是新帝即位年后改元。首先跃入脑海的,竟是兆年那张稚嫩的孩童面容,过年他才刚十一岁,如何能肩负起这万里江山、社稷重任?难道要白贵妃临朝听政?“那现在是……”
“现在是承光元年了,”七郎停顿稍许,“末儿,淑妃……三姐,现在是太后了。”
这个消息才是平地惊雷,比先帝驾崩更让她震惊:“什么?淑妃成了太后?即位的难道是……”
七郎点头:“是燕王。”
“沈兆言?!”
七郎道:“他已经是皇帝了,九五至尊,不能再直呼其名讳。”
杨末无法把沈兆言这三个字和九五至尊等同起来。她太过惊讶,脑里有些乱,稍稍平定心绪,追问道:“燕王即位,那越王呢?越王殿怎么样了?”
七郎明白她担心什么:“越王还是越王,他毕竟也是先帝的骨肉、陛的亲弟弟。不过……先帝驾崩后没几天,白贵妃悲伤过度,也跟着去了。”
杨末脸色微沉:“贵妃怎么死的?”
七郎心虚不答:“问这个干什么,你跟越王母没什么交情吧。”
杨末抬起头来看他:“你肯定知道,是不是?”
七郎撇撇嘴,小声道:“自尽殉情。”
“自尽殉情?”她冷笑出声,“七哥,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吗?”
七郎被她冷淡的目光盯得不忿:“你这么看我干吗,你到底是跟自己姐姐亲,还是跟无亲无故的白贵妃亲?反正她是自尽的,为丈夫殉情不比功败垂成大势已去绝望而死好听么?太后都能容越王,不至于容不一个太妃。”
她把脸转开,没有说话。
七郎语气稍平,问:“末儿,燕王即位、三姐成了太后,这是光耀门楣的大喜事,一荣俱荣,我们杨家的儿女以后也可以尽展抱负,不必担心再像爹爹那样处处被文臣挤压,难道你不高兴么?”
她没有直接回答:“人人都知道,先帝一直有意立越王为储。”
“但他最后还是没有立,不是吗?先帝虽然亡于盛年,但从卧病到驾崩也有四个月,大臣们多次联名上表请求立太固国,他如果定决心要让越王即位,这四个月里有的是机会,为什么他不立?没错,如果先帝再多活十年二十年,等越王长大成年,皇位肯定是他的。但他才十岁,十岁的越王,十七岁的燕王,哪个更适合继承大统?还有他们背后的,妒悍骄纵阴狠毒辣的贵妃,和被先帝亲口誉为女中宰相的淑妃,谁更适合当太后辅佐幼主?先帝是宠爱贵妃、宠爱越王,但他也是明君,他得保住祖宗留来的江山基业,保住天黎民百姓的安乐太平。”
七郎越说越激动:“你换个角度想想,假如现在即位的是越王,白贵妃当政,她能容得燕王和淑妃吗?会只让淑妃自尽了事吗?洛阳早就血流成河了!她连先帝的后宫都能搞得乌烟瘴气,这样的女人能治理得好八千万人的国家?何况北面的鲜卑又刚刚出了那样的乱,仁怀太和慕容筹死了,主战的拓跋氏权势滔天,盟约名存实亡,如果咱们国内再出动荡,没有明主砥柱中流力挽狂澜,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趁机……”
他的语声在看到她眼睫上那滴晶亮的泪珠时戛然而止,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说了什么,慌忙解释道:“末儿,我……我不是……你别难过……”
“我没事。”她抬手把眼泪拭去,“七哥,你说得对,燕王即位、淑妃临朝,对咱们家、对整个大吴都是好事。我只是觉得……越王殿还那么小就没了母亲、没了亲人,太可怜了,妇人之仁作祟而已。”
两人已经走到城门口,七郎道:“出来转了好些时候了,累不累?要不我们回去吧。”
杨末道:“七哥,你陪我到城墙上去看一看好不好?”
七郎命抬辇的家奴停在城墙,自己扶着她从城墙后的楼梯慢慢走上去。雄州城墙一再加固,高逾五丈,城中除了一座宝塔再无其他建筑高过城墙。站在城头可俯瞰城,向北则是一望无际的坦荡平原。
天高云阔,极目可见天地相接处一道晶璨的玉带。杨末指着它问:“那是不是白河?”
七郎道:“白河距此有二十余里,这儿看不见的。那是易水的支流,西北上游和白河相交。你想看白河的话,等你再好一点,哥哥骑马带你去。”
“不用了,白河我见过的,两个月前我们刚从白河上乘小舟偷渡过来。白河那一边,就是鲜卑地界了。”她举目眺望天边反耀日光的银亮河流,“那个地方我不想再去了,这样远远看两眼就好。”
七郎明白她又想起了伤心往事,一手揽住她肩膀道:“别想过去不高兴的事了,你看这大好河山,如此辽阔壮美,一眼望不到边际,有没有觉得胸中豪情顿起,想要以血肉之躯守护保卫它?”
杨末笑了笑:“我要是留来跟你一起守卫边疆,你肯不肯收留我?”
七郎拍胸脯道:“没问题!马上封你一个校尉当当!”
七郎带她沿城墙走了一段,指给她看各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回到登上楼梯的城墙处,家奴还在城候着。杨末走到楼梯边,忽然又回过头去向北遥望,七郎催促道:“走吧,城头风大,别又给你吹着凉了。”
杨末站着没动:“让我再看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