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发展到后来就是这样,旗人愈发腐化堕落,到最后,旗人自个都快对自家失去了信心,反而是一帮汉臣在勉励维持,拼命做着裱糊匠,这也算得上是稀奇了。
胤禛一番发散思维,脸色有些发黑,身上冷气乱冒,弄得讷尔苏莫名其妙,这位居然这么情绪化的吗?上辈子的时候,他遇到的那些君臣,一个个都颇有城府,虽说不至于喜怒不形于色,但是也不至于情绪这般明显。
不过,讷尔苏显然没有劝告的意思,这不符合他的人设,因此,他只是在那里说着教育孩子的事情,别的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第81章
胤禛明白康熙的心思, 就算是觉得讷尔苏纯良得像是有些缺心眼,但是,像是讷尔苏这样的人, 最好不要跟外面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扯上关系, 他就算是有些理想主义, 但是这也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因此,胤禛尽管心里头想了一大堆有的没的,但是却一点也没有跟讷尔苏说, 而是老老实实了解弘晖的学习进度,询问讷尔苏下一步的打算。
讷尔苏这辈子暂时没搞什么高产作物, 许多作物都已经引进中原了, 民间番薯什么的种得也比较多, 想要改良作物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何况,康熙真不是什么能够放权的人, 他可不会相信宫里的西学的书里头会有教人种地的学问。康熙对于西洋还是很了解的,那边真要论起种地的水平,还不一定比得上大清呢。西洋那边一方面人口不算多, 所以, 就算是种地粗放一些也没事。
讷尔苏干脆将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东西这几年陆陆续续拿了出来, 什么火柴, 肥皂, 玻璃, 水泥,香水之类的,成本低,需要的人多, 旗人里头大概除了少部分实在是过不下去的,估计是不会掺和的,所以,这些可以让底层的许多汉人多一条活路,哪怕赚得少一些呢,总比没有强。
讷尔苏没打算将这些变成奢侈品,他只不过是跟康熙算了一笔账,像是后世,真正赚钱比较多的企业还是搞快速消费品的,那些搞奢侈品的一年才卖多少,就算是利润很高,但是基数并不大,何况人家还要搞限量,多了就不值钱了,这么一算,每年的利润真未必比得上那些卖寻常日用品的。
所以,这些东西既然本身成本不高,产量又很容易提上去,那么,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当做是日用品卖呢?那样的话,寻常人家都能隔一段时间买一点,销量是比较可观的。
倒是玻璃,钟表之类的东西,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当做是奢侈品卖,等到有钱人的钱都赚到了之后,就可以慢慢降价了。至于真正的穷人,这些本来就是买不起的,人家连糊窗户的纸都买不起,还说什么玻璃,这不是开玩笑嘛!
讷尔苏纯粹是用数学的理念来讲消瘦,康熙很容易就接受了,康熙原本打算让内务府做,但是内务府的体量才多大,靠着内务府,想要将这些东西铺到全国,那可就有些费事了,所以,康熙很容易就想到了那些皇商。聪明人总是能举一反三的,康熙干脆直接将这些都分别安排给了那些皇商,反正每年他们交一笔钱到内库中,让他们各自负责几个省,然后也就没内务府什么事了!
当然,水泥这种战略性的东西,是不会交给那些皇商的。别以为这里头许多皇商当年在满清入关的事情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康熙就真的信得过他们了!这些商人当年能为了钱出卖前明,日后就能为了钱出卖大清。说起来也是搞笑,其实商人在明朝的时候日子过得很滋润,因为朱元璋不懂经济,所以商税定得非常低,就算是这么低的商税,小商人未必逃得掉,但是大商人官商勾结,缴纳的商税是很低的,因此,在明朝那会儿,许多有着官方背景的豪商是真有钱,也真的是什么都敢做。结果明朝完蛋之后,清朝可没有什么商税只能收多少的祖训,商税正常收也就罢了,对于清朝来说,商人就是韭菜,他们缺钱了,就割一茬就行。
不管是打三藩,还是后来收复湾湾,一直到了晚清的时候,这些皇商豪商都没少出血。不管怎么说,这次算是给这些商人发福利了,只要能拿到资格,那么,总能够赚上不少的。
一有钱,康熙就蹲不住了,他之前就打着巡幸河工的名头下过江南,另外呢,江南那边或多或少还有一些反清复明的思潮,要不然,康熙也不至于让自个的心腹曹寅在那边守着。三大织造是承担着监视江南职责的。
讷尔苏根本不知道,按照原本的历史,康熙下了江南之后,瞧见了曹寅的女儿,觉得她有做王妃的品格,因此,给讷尔苏指了曹寅之女做平郡王福晋。
而如今,这事几乎是不可能再发生了,原本历史上的讷尔苏年纪小,父亲早逝,一切都仰仗康熙,就算是名义上是旗主,也被康熙架空了,并无多少实权,所以,康熙让他娶,他就得欢天喜地地娶。当然,曹寅的女儿也是有能耐的,跟讷尔苏生了好几个儿子,搞到最后,雍正烦透了曹家,夺了讷尔苏的爵位,平郡王的爵位还得让曹佳氏生的长子继承。
如今讷尔苏在宗室里头的位置还是有些超然的,康熙就算是不会给讷尔苏选什么太过煊赫的福晋,以免讷尔苏不得不卷入到一些风潮之中,但是,曹家的女儿,还真是配不上讷尔苏。
不过,康熙是真的看重曹家,曹寅为康熙做了不少事情,有很多事情根本就是不能说出口的那种,康熙需要给曹家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