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史有前例 作者:简梨
“二哥,我想范老头一人做不了这么大的事,多少年的都没漏风声,怕和族里人有勾结,开宗族大会的时候那些人会不会捣乱?”
“嗯,说的是,查的时候查清楚,哪些人有勾连,在开会之前就一并控制住。”史鼎定下主意,“一个范老头清理了就完了,重要的是以后族学怎么办?要新请先生,学里的规程也要改动,日后怎么给族学拨钱,装装件件,麻烦着呢!”
史家两兄弟就族学改革一事商量了半天,史鼐一家中午饭都是在这里用的。史鼐为人豪爽,出的主意都是快刀斩乱麻式的,史鼎也十分认可,一力降十会,拳头大就是老大。
两兄弟定计,史鼎迅速开始调查,不像史仲竹,史鼎手里握着老侯爷死前传给他的一支暗桩,行事十分便捷,不过两天就查获了以范老头为首的一干小人,宗族大会,史鼎是族长,又准备充分,和事先设想的一样,把范老头送官,范家财产被抄,家人也没脸在京里混,收拾行装,听说往蜀中去了。几家有勾连的族人也不到除族的地步,只罚了巨款,和钱相比,几家名声臭了才是最大的惩罚。
最后,族学重新请了一位袁先生,袁先生虽也是三甲进士出生,但和前任范老头相比就能干多了,做过县令,还做过王府属官,只是运道不好,先死爹后死娘,连老婆都死了,一直守孝,也没能补上缺。如今的形势,有见识的人都不敢去蹚浑水,袁先生要吃饭,要养活儿子,只能坐馆教学,史家给的银钱丰厚,又听闻才整顿过,他才来了。
现在族学的规矩改了,分启蒙、进学、深研三个班,启蒙不是真启蒙,没有取得功名的人都在启蒙班里,进学是中了秀才的人,深研是中了举人的,当然中了举人的多数要游学,深研班里几个人都是一心准备冲刺进士的。每旬一次考试,旨在查漏补缺,适应考试氛围;每月进行一次月考,前二十名红纸黑字贴在族学的墙上,其他人白纸黑字张榜公布,前三名有银钱奖励,连续三次最后三名就要请出去了。
当然还有一些诸如不能带小厮进课堂,不能带吃食进课堂之类的小规矩,也有族学的经费要通过几个族老同意才拨,个人给族学捐钱捐物也要专门记账。族学除了袁先生以外还请了好几个举人,都是上科没中,在京里等下科的,来这里挣个清净地复习。
史鼎是下了决心的,如今天下承平已久,武将家也要有个书香样子。不过史鼎从没想过放下兵权,只有圣人不让交权,史家就要一直把兵权握在手里,这比什么都重要。但掌兵的只能是嫡长子,其他儿子都在军中徒惹忌讳,从文才是其他儿子的出路。更何况,自己的儿子就在族学里,史鼎对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重不马虎。
经过整顿的族学,现在正在风头紧的时候,史仲竹也就放心的进了学堂。每天早起到学堂,他年纪还小,响午便回,药师和南山作为他的陪读,早上陪他进学堂,在厢房等他上完课,又护着回来。
出门上学的好处也是明显的,史仲竹更清楚了这个时代的规则,史爹史娘则觉得儿子懂事多了,没再出什么幺蛾子。史仲竹在学里也是朋友众多、知己二三,作为史侯爷的爱子,明显没人敢找他的麻烦。
族学的改革成效明显,开年的春闱,当先生的举人里中了四个,深研班里的举人也中了两个,其余举人秀才更多,史家的族学一下子出了名,来附学的人更多了。以前来附学的人主要是想投贵人的青眼,寻个捷径,如今打算正经读书的人更多了。
来的人多了,史仲竹也交了更多的朋友。有个叫赵芝的,名字女气,为人处世却大气周全。赵芝是京郊赵家村的,别以为京城富庶,赵家就穷的很,赵芝的父亲是个秀才,从小教他习字学文,他父亲屡考不中,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赵爹真正的文弱书生一个,几次科考把身体拖垮了,没等儿子有功名就去了,家里靠寡母刺绣生活,赵芝多次和母亲说先不上学,等家里好转了再说,可赵母不干,读书既是亡夫的心愿,更是儿子唯一的出路,赵母说了,就是绣瞎了眼睛,也要把赵芝供出来。史家的族学每次月考都有奖励,对来附学的人一视同仁,赵芝就是冲钱来的。
史仲竹和赵芝成为好友,自然不是因为同情。赵芝为人变通,以前给、给小店题写招牌之类的赚钱,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做人不卑不亢,十几岁的小男生正式要面子的时候,多少人从此中二不能自已,赵芝不是用自傲掩饰自卑的人,神经也不是敏感纤弱型,且还有点小跳脱,和史仲竹很合拍。
赵芝加上史仲竹以前的两个好朋友,本家的史安才、史云鹏,四个人好的同穿一条裤子。赵芝带他们回家,到京郊的山上采野菜,在小河里摸鱼,三人十分佩服赵芝的本事,纷纷要求学习。史安才、史云鹏家境差不多,小富人家,四人一起在京城寻好吃的好玩的,犄角旮旯的小店他们都去过,一行四人非常开怀。
史仲竹在禀告过父母后,也请他们来保龄候府玩耍。那天史仲竹早早的起来等候好朋友上门,史安才和史云鹏结伴而来,在大门口看到史安才的打扮,史仲竹当场就笑了出来。
只见史安才穿着一身红绸衣服,那布料看样子应该是给女孩子做衣服的,还闪着金光,史安才的配饰更是光芒耀眼,整一个暴发户。“笑吧,笑吧,你们可逮着笑话看了。”史安才无奈到。
史云鹏也在旁边对史仲竹说到,“你是不知道,我到他家约他的时候也傻了眼,心说,难不成今天我们安才成亲,这可怎么好哦,我都没带贺礼,哈哈……”
史云鹏俏皮话没说完,自己就笑个不停。史仲竹也不解,“你怎么穿成这样啊。”
“还不是我娘,说侯府往来的都是达官贵人,怕我丢脸。”史安才解释到。
“哦,咱们保龄候府都是看衣冠待人的趋炎附势之徒啊。”
“不是,不是,我娘就是好心……”史安才连忙解释,在人家府里说人家的坏话,真是找打!
“噗,哈哈……”史仲竹、史安才两人看他焦急的样子,笑开了花。“哎呦,你看他脑门上都出汗了,哎呦喂。”史云鹏最是调皮,笑得直不起腰。
三人在路上笑闹了半天才到正院去拜见,史仲竹给他们解释,老爹上衙、老哥拜访同学,家里只有自己娘在。其余二人连忙表示不在意,侯爷忙是应该的。
进了正厅,两人给郑氏请安,郑氏给了见面礼,又招待他们喝茶,这时候门房上的人来禀,赵芝来了。
史仲竹到大门,把赵芝引进来。
郑氏见了赵芝,直拉着人家的手感慨,“好俊的小哥儿,果然玉树兰芝。”赵芝羞得脸红耳赤,其他三人只在一旁看笑话,不给他解围,最后,郑氏稀罕完了,才放他们去史仲竹的院子里玩。
史仲竹感叹,“我都失宠了!”
第13章 终成小秀才
四人结伴往秋节院来,春芽、夏叶带着一众丫头准备待客。此时秋果已经回郑氏身边,史仲竹正准备提两个二等丫头上来,好凑成“春夏秋冬”。
他们三人喝绿茶,史安才一人喝酸浆,酸浆算是调味饮料,酸酸甜甜的,三人一直用这个嘲笑史安才没长大,要知道四个人里史仲竹年纪最小,他都不爱喝这个。
在客厅歇过一阵,三人闹着要参观史仲竹的书房。史仲竹领他们过去,一进门就被震住了。
书房,史仲竹是下了大功夫的,当年搬院子的时候,其他地方都有定式,下人就弄好了完全不用史仲竹操心,独书房,是史仲竹自己设计监造完工的,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书房东面向阳,两个大房间打通,最开阔不过。靠墙的地方全部摆的是丈半高的大都要用梯子,只看见这样的书架,就让人有压迫感。中间用成人高的书架隔开,放这儿的书都是史仲竹平时看的,就算他个子小,垫脚或搭个小板凳就能拿到。书房的家具全是黄花梨,不用更贵重的檀木,就取黄花梨颜色清淡中正,最配这满屋的地方也多,有正经的书桌椅子,也有贵妃榻,连胡床都有,上面的抱枕,是史仲竹的最爱。书房的窗帘绣的全是竹子,墙上挂的字画是竹子,桌椅雕花也是竹子,连屏风上绣的都是大熊猫吃竹子,为了切合自己名字,史仲竹也是蛮拼的。
三人看到这样的书房,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约定要多来看书才行。赵芝更是感慨,“读书花销大啊!”不是为官做宰的,哪有银子置办这样的书房。
史仲竹看他如此感叹,便说,“你可以天天来啊。”
“我家在京郊,怎么天天来。”
“住到我家不就行了。”
“住到你家?”赵芝十分惊讶,反应过来,忙推却到,“不行,不行,我哪能住到你家,再说我娘还在家里呢。”
史仲竹神色严肃的看着他,把史安才、史云鹏都招呼过来,四人围坐在书桌前,才开口:“阿芝,咱们相交日久,又是知己好友,我是什么样的人,你知道,我是认真的。你平时上学,天不亮就要出门,回去天都黑了,在路上耽误了多少时间?回去还要帮你娘干点杂活儿,哪儿来的时间温书。我们约好明年一起考秀才,你这样让琐事耽误了可不行。”
“我也是清楚你的为人才敢这样直接开口,你要是人品不好,我也不敢帮个白眼儿狼,我是喜欢你、欣赏你才想帮你,你想想,我是那种以势压人或者摆侯府架子的人不?”
“你来我家住,就住在我院子,这里生活也方便,我家离族学近,平日上学都有马车,把时间空出来温书才是最要紧的,就是为了这一大,你也要来啊。”
“你放心,我爹娘肯定没问题,我娘那么喜欢你,我爹也爱资助学子,你放心!”史仲竹在和赵芝成为好友之后,就一直在想要如何帮他,莫欺少年穷,赵芝智商情商都高,出人头地是早晚的事。史仲竹苦口婆心地劝他留下来,史安才、史云鹏也在旁边敲边鼓。
“我说你怎么突然请我们来家里玩,”转头问史安才、史云鹏,“你们俩早就知道的吧?”
史安才和史云鹏连连解释,不是故意骗他。
“我知道,看着这一屋子的书,我也心动,可我娘怎么办,还是算了。再说我住进来也多有不便,竹哥儿,我知道你是好意,也十分感激,可这不行。”赵芝还是婉拒了。
史仲竹想了想,自己还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赵芝住进来说不得会被下人怠慢,想林妹妹还是贾家的正经亲戚都被编排,史仲竹相信自己家的下人素质比贾家高多了,但狗眼看人低的人总是有的。
最重要的是赵母怎么安排,让赵母一个人待在京郊家里赵芝不放心;一起住到史家来,赵母又能干什么?若还是做针线,那不成了史家的下人?史仲竹一心想帮赵芝,可不能为了细节问题,反结了仇。
“是我想的不周全,阿芝,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们在侯府旁边的街上租一个小院子,我可以让我娘给赵伯母介绍绣庄收她的绣品,这样你们生活有着落,也方便你读书。”
“可我没有银子。”赵芝轻声说,再洒脱的男孩子,说到钱总是尴尬的。
“没事,我有。你放心,我可不是白给你的,我借给你,你写张借条,看在咱俩关系好的份上,我不收你利息,等你以后出仕有钱了再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