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9页
    动作快效率高,切出来的年糕都一模一样。
    司星特意多做了一些,预备给几个朋友送一点。
    姜清的戏院送几条,还有范老爷子那里,团队的人也要,栗子他们也是,加起来送掉不少。
    这东西又比较好放,司星给观众也抽了一点。
    一边抽奖,他一边取了一块年糕,给观众讲怎么吃年糕。
    一般的年糕,水煮、炒、炸、煎都可以。
    之前有句话说:糖炒炒、油爆爆,吃得嘴角生大泡。就包含了糖炒年糕和油爆年糕,年糕属于热性食物,吃多了容易上火。
    刚做好的年糕切成长条放进粥锅里,到了出锅的时候就是黏糊糊的、软趴趴的年糕条,混着白粥咸菜,很能填饥。
    抑或是切成薄薄的圆片儿,用油煎到两面金黄,一口咬下去,有焦脆的香味,牙齿触及到内部的时候,这种焦脆又变成了软糯的口感,两相碰撞,让人欲罢不能。
    再有就是用各样的配菜炒年糕,辣白菜、咸菜、芥菜肉丝等等,这种就都是偏咸口的,能够很好地中和年糕吃多了的腻味。
    司星变着花样,硬是把一块年糕整出了好几种吃法,
    【我又找到了新欢!太好吃了!而且好百搭!】
    【楼上你的新欢好多。】
    【只要爬墙爬的够快,饥饿就追不上我!】
    司星道:现在做的都是小点心,填肚子用的,等会儿再给你们做大菜。
    在做大菜之前,他得把小点心做好。
    其实大多都是自制的糖果点心。
    这个时代连蜂蜜都很少吃,更别说糖了。
    古代大多都是吃饴糖或者蔗糖,最早的饴糖出现在西周时期,使用玉米大麦发酵而成的。
    《诗经大雅》里曾经提到过饴糖:周原膴腆,堇荼如饴。将西周国土地之上生长的堇菜和苦苣比喻成饴糖一样甜美,夸赞西周土地丰硕肥沃。
    在其余糖类还没出现的时候,饴糖是糖界的霸主,直到唐朝才慢慢消失。
    蔗糖则流传得更久,一直到现代,还是用甘蔗和甜菜制糖。
    《凉州异物志》里,杨孚介绍了蔗糖的别名:石蜜。
    石蜜就是用将甘蔗捣成汁,用水煎煮,过后放到太阳底下暴晒凝成糖块,和现代制糖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是千年的历史,饴糖就被能够作坊生产的蔗糖彻底取代了霸主地位。
    司星记得他曾经看过资料,在中国古代有着成熟制糖工艺以后,樱花国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都将甜味食品当作是奢侈品,平安时代,日本贵族女子嫁人的时候,都会炫耀自己的嫁妆里到底有多少糖做的甜品。
    而且欧洲那会儿都只有蜂蜜可以吃,大地主写遗嘱都会交代自己的库存里有多少桶蜂蜜。
    司星就想不通了,这样的樱花国哪里来的勇气偷他们中国的文化啊?
    他们的历史在司星看来简直乏善可陈。
    中国的历史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最厚重的,也是四大古国唯一传承下来的文化古国,民族文化不可比拟!
    或许他们就是酸和嫉妒,才暗戳戳地偷他们的文化恶心人。
    想想都生气!
    司星戳糖的力气都变大了!
    他做的是搅搅糖。
    这种糖是麦芽糖做的,又叫拉丝糖、搅丝糖。
    准备工作是前几天就做好的,小麦浸泡道发芽,将芽叶儿切碎以后和蒸熟的糯米搅拌均匀再发酵,出来的汁水儿熬煮过后冷却凝结的就是麦芽糖。
    搅搅糖则是将麦芽糖再加工,放进锅里融化成糖稀,再用两根小木棍戳戳搅搅一直到糖稀变成糖块粘在木棒上。
    司星吃过的甜食很多,他自己成为了厨子以后基本都是想吃就做,但是不知道是谁说的,大约最美好的记忆都在童年。
    司星记忆里最好吃的就是搅搅糖,他那会儿的搅搅糖一大坨才一两毛钱,卖搅搅糖的小贩看他长得可爱还会特意多绕一圈,于是他的糖就总是所有小伙伴里最大的那一块。
    硬实的搅搅糖塞进嘴里就是甜蜜的味道,结实的糖块堵住嘴,舌头紧紧贴着糖块,就会不由自主地流出口水,往往最容易空的就是贴着木棒的那一部分,舔的时间久了,就变成了空心糖块,有的小孩儿嘴小兜不住口水,就不停地往嘴里吸溜,绝不愿意浪费一点糖水。
    那点儿空心的搅搅糖随着空气和糖水的吸入就发出闷闷的像是暗哨的声音。
    他们小时候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把糖舔到最后只剩空心的,比谁吸出来的声音最响
    当然,司老师永远是最厉害的那个。
    【可恶,这个糖出来以后我不想吃,我只想拿着棒棒跟着搅。】
    【感觉这种活动好解压好快乐!呜呜呜我也要学!】
    【真的有这么丝滑又简单好做的糖吗?感觉手癌晚期只能学会这个了。】
    新鲜热乎刚出锅的糖,司星还没吃一口,门铃响了。
    他开了门。
    本该在家里过年的谢洵出现在了门外。
    他也穿了一身红色的衣服,中和了本身冷淡的气质,看起来温柔了不少。
    【为什么!!最近谢总穿情侣装上头了吗?】
    【你不懂,这是谢总特有的情/趣,司老师不介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