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光要答应,还要好好招待,保证“留学生”的安全和日常生活。
两个人四目相对,都对彼此国家的情况甚为了解。
三年前彼得大帝联合周边三国,一起对付瑞典,战事不利。瑞典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迫使丹麦退出,接着又在纳尔瓦打败俄军。
彼得大帝在进一步改革增强力量之后,重整旗鼓,利用瑞军主力陷入波兰之机,率兵向波罗的海沿岸进攻,先后攻占诺特堡、尼延尚茨堡、纳尔瓦和伊万哥罗德等地。
但是波罗的海还没有完全属于沙俄,瑞典的实力还在,瑞典的现任皇帝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现在这么一个天赐良机,沙俄朝欧洲扩张的良机,彼得大帝必然要先稳住亚洲这一方的大清,否则他怎么会在收到消息后,就迅速赶来和康熙皇帝见面?
而大清,已经不是当年,四处受敌迫不及待地在《尼布楚条约》签字的时候了。
康熙皇帝收服小琉球,平定江南,亲征准格尔边境安稳……牛痘出来,匠艺学院建设起来,不光内部民心稳定,还有了技艺研究。
一次游玩江南,不光肃清大清官场,收缴大量的银子,还一举收服南海海域,拉开架势要扩大大清手工业,发展海外贸易。
关键,康熙皇帝有一个这么好的孙子做继承人,还有很多听话能力强的儿子做事儿,他自己领着孙子满大清晃悠——比如亲自指挥一场大清和沙俄的战争啥的。
彼得大帝真不敢幻想,将来他老了,也有康熙皇帝这个福气。
他看一眼康熙皇帝,看一眼自己的儿子——有他那保守派母亲养育大的儿子,看一眼怀里的小孩儿……
他丝毫不怀疑,所有的阴谋诡计、谈判计俩,对于小殿下来说,都不起作用。
这是一个内心清明,勇敢且坚定的孩子。
强硬一辈子的彼得大帝不得不“委婉”从事:“小殿下啊,我代表沙俄一方,答应小殿下所有的要求,我们是好朋友不是?”
弘星郑重点头:“弘星和彼得是好朋友。”
顿了顿,“好朋友打架也是好朋友。弘星要帮助蒙古牧民打架。”
彼得大帝一愣,明白小殿下口中的“蒙古牧民”事情,是真的苦笑。
“小殿下,那我们就打一架。”
“好。”
两个人就这样说定。
彼得大帝不能就这么放蒙古牧民离开,大清不能就这么放任蒙古牧民加入沙俄国籍,这一仗是必然的。
当然,他们谁都知道,大清要占据伏尔加河是不可能的,毕竟那太遥远。这一次不是正式开战,但它不论胜败,都是一个实力的较量,一场打给周边蒙古部落,其他民族看的战事。
*
彼得大帝放下心来,一切等打完一仗后凭实力说话。他对上康熙皇帝的视线,苦笑连连:“大清有句话叫‘风水轮流转’,至理名言。”
皇上一愣,当年大清那迫不及待和沙俄和谈的样子,和现在的沙俄一样吗?
不一样!
皇上轻轻摇头:“沙皇陛下是一个很好的皇帝。大清当年,和现在的沙俄。不一样。”
当年大清于战场上输了一场,是输在内忧外患导致的底气不足;而在谈判中输了一场,是输在对整体世界局势的认识不足,耳目闭塞,连翻译人都是法兰西人……
还有内部党争没有办法顾及大局。
而沙俄现在,是在清楚所有情况的清醒选择,是明智的。
彼得大帝看懂康熙皇帝的表情,心里头因为老对头的肯定,好受很多。可也因为老对头的态度变化,更为警惕大清的成长。
*
弘星感到嘴干口渴,伸手要端他的奶杯,彼得大帝给他脱掉手套,伸胳膊端起来递给他,心里头却是琢磨着儿子的亲事……
亚洲、欧洲,身在欧亚大陆中间的沙俄,从文化上、宗教上、饮食上……更偏向于欧洲。可是儿子不好联姻大清,侄子侄女可以?
彼得大帝的目光从小弘星的身上,落到康熙皇帝的其他几个孙子身上。弘昱、弘晟、弘晖……一起后背汗毛直竖。
皇上乐呵呵地笑,和大王子通过翻译说话,听大王子要去欧洲留学,给予肯定的点头。
“奥地利好。”
大王子鼓起勇气:“……皇帝陛下,也说奥地利好?”
“当然。”皇上不假思索,“这次欧洲的战事估计还要打个五六年,到时候,西班牙彻底从争霸中撤退,法兰西耗空,英吉利没讨到大的好处,最大的赢家就是奥地利。”
大王子小小的惊讶,然而大王子的表情,看起来,考虑的方向并不是这些。
“皇帝陛下,我想问,奥地利的环境、文化、知识……”
皇上:“……”可算是体会一点点彼得大帝的心情,“大王子殿下,据我所知,沙俄的东正教来源于基督教,从拜占庭到现在,沙俄的文化和欧洲接近。
欧洲的情况,我了解不多,奥地利,不论是环境、文化、知识……应该都会满足大王子的需求。当然,法兰西、英吉利,也好。”
大王子瞬间有了精神,小心翼翼地看一眼他的父亲:“法兰西很好,皇帝陛下。”
皇上:“……”乐哈哈地笑:“大王子,你是沙俄的大王子,从你个人的角度,从国家的角度,双向考虑,如果大王子认为法兰西更好,那就勇敢地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