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一章噩耗
    清晨,天色蒙蒙,清晨的薄雾笼罩四周,到处一片朦胧之景。
    早晨的赵都邯郸屹立在辽阔的大地上,宛如一只滔天巨兽,正静静沉睡着。
    邯郸赵国古都,历史悠久,地处太行山东麓,也就是现代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
    东界山东聊城,南临河南安阳,西连山西长治,北接邢台。
    南北最大纵距10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80公里。
    洋溢着浓重的历史风韵,厚重的文化底蕴,经历过时代兴衰的苍桑感扑面而来。
    邯郸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七年:故出奔晋,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古称邯(赵邯郸县。从邑,甘声。――《说文》。
    朱曰:“今直隶广平府邯郸县,甘地有邯山。”)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
    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阝)而成为邯郸。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邯郸城邑,肇起于商殷。
    邯郸之域在西周时属于卫国,春秋时为晋地,当时邯郸已是闻名遐迩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的著名城邑。晋定公十二年(前500年),晋国正卿赵鞅(赵简子)已将邯郸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此,邯郸便成了赵氏的世袭领地。邯郸在春秋时代先属卫,后归晋。
    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于邯郸,为赵国都城长达158年之久。
    然而现在的邯郸确实一片冷清之景,原本的居民许多都逃离了此处,前往更远的地方躲避战乱。
    原本热闹繁华的景象从此一去不复返。
    此时邯郸城中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二的人口,原本繁华的街道也逐渐冷清起来。
    这时远处一个身披赵军甲胄的骑士,马上插着一杆旗子。
    上书“紧急军情”正不断快速的接近邯郸城。
    “驾驾!”
    这个骑士年纪不大,面容清秀,清秀的小脸上不满汗珠,正不断滴落。
    他一脸焦急的不断挥舞着马鞭,一直催促着马匹快快前行。
    此时正正把守在城门口的赵国守军,一眼就看见他,赶紧大声喝令:来者何人!速速通明!
    如今正处于秦赵交战时期,所有的赵军都紧绷着神经,戒备十分严密,防止秦军混入城池。
    以前就有不少秦军通过此举混入城内,导致城池失守的案例。
    “快快开城!我有紧急军情要汇报!不能耽误!”
    那个骑士一边说着,一边把一块铜质的令牌直接扔给前方的赵军守将。
    赵军守将接过令牌,仔细检查一番,确认无误,立马命人开城:这是真的,快快开城!
    “驾!”那个骑士又快马加鞭的冲进邯郸城内。
    “嗒嗒嗒!”一声声响亮的马蹄声响彻原本寂静冷清的邯郸城主干道。
    一个骑士正满脸焦急的不停的骑着马匹飞奔而过。
    一旁房屋中的民众被这个声音惊扰到,纷纷打开窗户,偷偷查看起来。
    路旁的一些出门的民众也是纷纷议论起来:“看!那个骑士那么焦急的样子,不会又想前几次有什么噩耗吧,我军难道又大败了?”
    “不行,我的赶紧多买些粮食,准备一下,让家里人老老实实的躲在家里,哎!这世道,我国军队怎么回事,怎么废物!”
    一些民众纷纷议论起来,看来他们是被这几次赵军的惨败吓破胆子了,纷纷担心起来,也对赵国军队没多少信心了。
    这是邯郸城中中央的赵王宫,正在举行朝会。
    一个头戴冕冠,身着王服的男子正一脸怒气的朝着底下的文武官员怒吼道。
    这个就是赵国如今的赵王,他脸色苍白,面容俊秀。双眼昏暗,一看就是酒色过度,志大才疏的样子。
    “你们这些人是干什吗吃的!竟然让秦军进攻到邯郸附近,为什么没有提前发现,我国的军队就是这个样子的?每年发的军费就是养的这些废物嗯!”
    “大王息怒,不是我军废物,而是秦军趁我国与燕国开展之际,偷袭南境边境,我军毫无准备这才酿成如今的情景,请大王放心,我军如今已经有所准备,必定可以扭转局面。”
    一个年老的大臣颤颤悠悠的开口说道。
    其余的文武也赶紧附和道。
    想要熄灭赵王的怒火。
    就在他们议事的时候,一个守在门外的年老太监,看见那个报信的小将焦急的快步走来,赶紧上前拦住他:“你有何事?现在大王正在议事,有事过会再说。”
    那个年轻的骑士赶紧恭敬的对这个太监说到:“回禀公公,末将有紧急军情要汇报,有关秦军的,秦军已经攻克平阳,并歼灭我军十万,我军军主将战死”
    那个小将一边说着,一边把情报交给他,让他呈递给大王。
    那个太监听完之后,神色一惊,顿时感到事情严重性,他一把接过军报,让他退下,自己则立马焦急的走进大殿向赵王汇报。
    大殿里的众人看见他进来后,顿时一静。
    “你有何事?”
    赵王看见那个太监,神色一缓,原来这个太监已经跟在赵王身边多年,是他的心腹。
    赵王知道他肯定有重要的是要回禀,才会闯进大殿。
    那个太监赶紧快步走上前,来到赵王身边,在他耳边悄悄地说着什么,并把以封布帛递给他,这才又缓缓退到赵王身侧,低垂着头,默不作声。
    赵王一边听着他的话,一边看着军报,脸色越变越难看,像一个变色龙一般,十分好笑。
    可是在场的文武没有一个感到好笑的,纷纷赶到一阵心悸,肯定有大事发生了,不然自家大王不会这个样子。
    果然,赵王勃然大怒。
    他一把把桌面上的东西全都扫落在地,并一脚把桌子给踹翻了,还一边大声叫骂起来:“混蛋,该死的!废物,你们统统都是废物!十万大军,就这样字全没了!连一个小小的平阳都守不住,他们是干什么吃的!嗯!竟然被秦军绕道渡河偷袭,真不知道他们脑袋里实在想什么,一寡人看他们都给我统统处死以正军法!”
    一个文臣小心翼翼的询问道:“大王出来何事?”
    赵王听见他的话,就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把手上的布帛仍在他的脸上,让他自己看。
    所有的大臣只好纷纷围了过来,仔细阅读起这个军报。
    所以人看完之后,都默不作声,现场一阵沉默。
    “你们说!说话啊!刚才说的好听极了,说什么不久就可以扭转局面,现在呢?这就是你们说的扭转局面!可笑!太可笑了!你们真是一群废物饭桶!都该拉出去杀了!”
    赵王看见他们的反应就更加愤怒,说什么很快扭转局面,可笑极了。
    底下的诸位大臣不敢回话,只得做缩头乌龟,任由大王发泄怒火。
    他们纷纷跪倒在地:“臣有罪,请大王息怒!”
    赵王根本不理会他们,一直不停的大声喝骂着他们,人还在主座上,走来走去,十分烦躁。
    最后赵王骂的口干舌燥,觉得累了,这才息怒,缓缓做回原位。
    底下的一众大臣经受着赵王的不断轰炸,也是十分难受,只是不敢表现出来,只好硬撑着。
    这是突然看见大王已经息怒了,所有人心里都不由得松了口气,都觉得自己的官职和富贵总算是保住了。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看更多热门完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