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9页
    但这也有一个缺点, 就是密不透风。
    他们往往一带就是一整天都不能摘下,就像眼前这位中年女性,她的双手除了各种实验研究时受的伤结的疤, 现下被自己的手汗捂的白津津的,指甲发软指腹都是褶皱的皮, 一碰就冽冽的疼。
    这样的女性也是值得敬佩的,虽然她肩不能扛,可能连一只等级最低的变异兽也杀不掉,但是却用自己这双手担起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希望。
    印忆柳支棱着自己的腮,默默地看着身边的靳炀,他此时似乎因为在谈之事有些困扰, 情绪平静时那双带着金色光晕的瞳淡淡的,像是琉璃一般很是好看。
    如果是之前的她一定会感慨,果然金大腿就是厉害,无论什么方面都优秀的不像话, 不亏为力压主角的人。
    可是现如今,在隐隐的骄傲之中,糅杂着的还有顿顿地心疼。
    靳炀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的人生虽然是一杆笔寥寥书写出来的,剧情可以不负责任,但那二十几年来的孤独和苦难却是真真切切地加剧在他的身上,每一分刀都划在他的肉上,把他往深深的水中按。
    印忆柳知道靳炀的过往有多么黑暗,她无法想象在那样的环境中,需要长成眼前这样的优秀内敛会有多艰辛,他要付出比常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做到像现在这般看着的光鲜。
    如果是她,也许早早地就放弃了自己。
    等两人说完,女性院士的神情已经变成了满意,“你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考的方向,如果真的能找到崭新的路径,不仅仅是我,就是整个科研界都要谢谢你。”
    靳炀只是摆摆手,似乎并不喜欢这种夸奖,但印忆柳知道,他不是不喜欢,只是不适应。
    他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感受自己散发善意之后得到的回馈。
    印忆柳坠在靳炀的身后笑眯了眼,小声道:“你真的好厉害啊,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么,怕是没有了吧!”
    自从两人之间的关系有了破壁,她在靳炀面前的胆子也变得更大,虽然靳炀看着成熟稳重常常冷着面,但是她知道其实金大腿真的很容易害羞,冷漠只是靳炀的假面。
    有了这个认知以后,她便把逗弄靳炀看他一本正经实际上在暗暗害羞当成了自己最大的乐趣。
    就像现在一般,听了她夸张的夸奖彩虹屁,靳炀的耳朵微微动动,耳尖渐渐带了些淡色的绯红。
    他眼神有些软,只是看着印忆柳无声的挑挑眉,接受了这有些浮夸的溢美之词。
    而紧接着,印忆柳终于看到了女性院士口中的最新发现。
    越是往里每走几步都有重重的关卡,要验证指纹、虹膜、特殊口令和身份信息,操作起来十分麻烦。
    这是科研院的最高层,封存着目前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东西,除了各种珍贵样本,还有一些已经停滞或者还在进行的实验数据。
    一旦流传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李镇江专门对此处进行了重修,也是因为当年靳炀和印忆柳强闯b市科研院放出实验体的事情让他加大重视,如果再有第二个‘靳炀’,势必要将其挡住。
    印忆柳并不知道这其中还有这么一番渊源,她和靳炀在李镇江的带领下,来到了墙体之后的一个隐蔽空间,这里安置着一个电梯,从电梯往下,周围的环境越来越黯淡。
    印忆柳在心中推算着下落的时间,意识到他们现在所在的深度应该在地下,并且一直在往下落。
    随着一声“叮”响,电梯门应声而开,四人从电梯之中走了出去,李镇江和那位女性院士显然早就知道此处的存在,而印忆柳则是心中惊叹。
    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基地下方的一处巨大的空间,就像是一个地宫一般,据李镇江说这里曾经是地铁,后来荒芜之后被重新改造加固,就变成了一个隐秘的存储空间。
    四周的设施风格极简,看起来像是从废土时代过度到了高科技的城市建筑,墙体被刷上了银白色的特殊金属,有高耸的架子一排一排的放置着,每个架子至少有七八米,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和文献。
    每一个巨大的书架上都镌刻着一种特殊的标志,同时标着存放的种类,在最前面的一个书架木框上,她看到了“诺亚三号”的字样。
    在这空间内靠近墙边放置着数十个立起的生物标本,大多都是些奇形怪状外貌丑陋的类人生物,这些都是这几年z市基地捕捉到的暗化者,用特殊的药剂浸泡后封存在这里。
    而那只倾尽人类之力捕捉到的七级暗化者,此时就好好地封存在其中一个容器之中,放在显眼的位置。
    印忆柳终于看清了它的全貌。
    这生物的四肢和身体构造和人类有些像,但是比例却不相似。
    它个子很高,目测在五米往上,上半身短而壮,下半身形似人类腿部但过于长,跑动起来时应当十分不协调。它浑身都布满了硕大的鳞片和细小的绒毛状的鳞片,就连脸上和凸起的嘴部也是如此,从腹部到心口有明显的线状缝合口子,正是几名院士刚刚实验完毕后缝上的。
    更深的地方依然有空间,但那里头没有开照明,黑漆漆的往里一直延伸,就像是没有尽头。
    地下空间的温度有些低,人为控制在三到五度,好在进化人自行有一套抵御和调节的生理,所以除了刚刚踏入时感到了一阵冷飕飕的风,过了几分钟后印忆柳便适应了这里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