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不立太子,很大程度上乃由于无论大皇子还是三皇子将来坐上这个位置,对其他兄弟姐妹都不会太友善永平帝实际上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得手足相残的局面,更加不希望他们在自己身死之后会被迫害。
即便当真是这样,同我们的关系也不大。
俞景行说,那终究是一把双刃剑,夫人知道,周相当初也是选对了。
周相是当年辅助永平帝顺利登基、立下大功的人。
这些年,毫无疑问风光无比。
时至今日却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周相了。
当君王厌弃猜疑之时,那些功劳不再会是好事,同样不会促使什么好结局。
我是想和夫人好好过一辈子的。
要白头偕老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89章 厉害
宋嘉月写在纸上给俞景行看的那些,都被扔在炭盆里烧了。
俞景行亦已把话说得很明白。
他晓得若能辅佐一位皇子登上那个万万人之上的位置,自己可以站得更高,可以拥有更多权力。但目前而言,他没有自己必须去做这样一件事的想法。
俞景行特别提及周相。
宋嘉月知道他不会是随便一提这个人,至少是从周相的身上看到了什么。
为帮助大皇子刘昭上位,周相可谓使劲浑身解数,手段上难免不那么光彩。他的女婿蔡元礼出事,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也促使他行事更激烈。
宋嘉月清楚,永平帝最终没有能容得下周相。
后来的周相未能落得一个好下场。
哪怕撇开周相来谈论,纵观历史,权臣可以得到好结果的亦不多。这或许是因为权力引发的欲望与野心迟早会无限膨胀,而人心又最是经不起考验与诱惑。
俞景行曾经说过,他没有办法保证几十年后会是怎么样。
这一句不浪漫到甚至带有几分冷淡的话,却意味着另一种意义上的清醒与自持。
或许在这些事情上面,俞景行其实有一样的看法。他可以保证自己现在不会是为争夺权力而丧失底线的人,但无法预测将来。人心易变,所以保持初心才太难。
任何事情,都绝不是不希望发生就不会发生。
反而是如果能一直保持足够的清醒,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开很多问题。
宋嘉月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俞景行倘若有那些想法,那么对他是助力,他既然没有,干脆作罢。
没有上进心的人大概不是俞景行而是她。
日子平平淡淡过,能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实际上也挺不容易的。
俞舒宁在侯府闷了许久,难得能够出来散一散心。
她央求着宋嘉月带她到书院去逛逛。
最初得知自己大嫂做的事情时,俞舒宁心里确实有疑惑也有不解。不过,自己大嫂在做的事情,绝不会是什么坏事,力量或许微小,提供的帮助却是实实在在。
所以,俞舒宁想明白了。
她应该支持自己大嫂的,起码愿意做比不愿意做总归好上许多。
想明白之后,自认出过一份力的俞舒宁,难免对书院的事情关心起来。得知书院开张,有许多小孩在这儿读书和生活,好奇不已的她惦记过来看一看也很久了。
无论是在书院生活的孤儿,还是书院的布置,对俞舒宁而言都是新鲜的。
在她过去将近二十年的人生里,这些东西离她太过遥远。
作为侯府小姐,俞舒宁是真正的金枝玉叶、掌上明珠。
她从小来往与接触的几乎只有邺京贵胄。
朱氏出身门第虽然不高,但亦是相比于侯府而言。
所以俞舒宁的舅舅身份次一些,却也起码是一个小官而非普通百姓。
看到书院里养的各类家禽,俞舒宁觉得新奇。看到大家合力种的各种蔬果,俞舒宁觉得有趣。哪怕是看到那些吵吵闹闹却充满活力的孩子,她都始终笑呵呵的。
郭大带头和夏露讨到一点银钱,在院子里养了一群大白鹅。
俞舒宁按捺不住上前逗弄,结果被大白鹅追着在院子里一边逃命一边求救。
中午他们在书院用饭。
饭桌上所有的食材都是从书院里现取的,荤菜肉质美味,果蔬新鲜水灵。
有些孩子倒是挺喜欢做这些事情,夫子上课的时候直打盹,下地和喂鸭子的时候比谁都更勤快。有他们在,孩子们平常吃的东西也不必太过发愁。
夏露笑着和宋嘉月、俞舒宁谈论这些与孩子有关的事。
这样一群彼此不熟悉、完全陌生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有摩擦是无法避免的。
譬如之前阿水被欺负,郭大为此打架那桩事。
相互因为各种小事有口角也难免。
好在基本晓得现在能吃得饱饭不容易,犯了错,罚过之后会愿意改。
这些孩子如是磨合一段时间,现在基本能做到和平共处,互相包容。尤其在他们见识过有两个农户家送来读书的男孩,由于整日生事的人被送回家去以后。
没有去处,没有归路的人已早早明白自己的处境艰难。
不愿意再次被抛弃,便会自觉珍惜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