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页
    “苗儿,快过来!”走得比苏苗苗快的王小麦站在房门口喊她。
    “哎,就来!”苏苗苗回了一句,便加快了脚步跟了上去。
    一定会吧,苏苗苗想。
    作者有话要说:
    收藏破一百啦!谢谢大家的喜欢和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章
    苏苗苗下乡的第一顿饭,是在杨丰年家吃的,也就是王小麦的大舅家。
    蒸窝头、煮野菜、一碟子雪里红咸菜,外加一大锅红薯棒渣粥,就是这一大家的晚饭了。
    苏苗苗其实是有些吃不惯的,毕竟这个年代的粗粮的口感,相较于后世因为健康而极受人追捧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后来的粗粮是人们在吃惯了精米精面后发现粗粮的更加营养成分后才时不时作为加餐来食用的。而且,后来的这些玉米面儿、棒渣粥什么的,都是经过加工的,口感上不绝的粗糙,更不会拉嗓子。
    但现在这窝头渣粥的啥的……是真的没有过什么加工,嚼起来口感粗糙,咽下去更是难。苏苗苗艰难地嚼着嘴里的窝头,终于明白为啥有人说,当吃到不爱吃的东西或者是不好吃的食物时,会出现“越嚼越多,怎么咽也不想,也咽不下去”的感受了。
    苏苗苗此时简直欲哭无泪。
    她一边觉得自己既然到了这个年代就必须要适应这个年代里所有的一切,一边又真心为自己喊屈。想她苏苗苗,踏踏实实创业、勤勤恳恳经营、按时按月缴税……从来做过半点亏良心的买卖,也没有干过半点损人(不)利己的事儿,刚过上好日子没几年,餐馆这边也不需要自己时时去后厨做饭,可以专心经营,开拓事业的时候,她竟然穿越了!还是穿越到干啥啥不行,去哪儿要证明的七十年代。
    苏苗苗承认,她早年为了挽救餐馆,没少吃苦受累,但作为一个厨师,她在吃上面是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的,是从来都没在吃上面委屈过的!
    可现在这叫啥事?
    吃糠咽菜不说,她还得表现出,吃起来一点不费劲,甚至滋滋有味的样子。
    苏苗苗当然可以表现出自己地不满,可有什么用吗?
    农村的条件就是这样,分到手的粮食倒是可以换细粮,可够谁吃的?又能吃多久?在享受和饿肚子之间,没有人会选择一时的享受,谁都不想饿肚子。
    更别说,她现在作为知青,“借”住在王小麦家也好,住知青点也好,吃的都只能是这些,甚至更差。她包里是有麦乳精,有罐头,甚至还有空间里的东西……但她能拿出来吗?麦乳精和罐头太过显眼不说,拿出来也可以,但够吃多久的?她手里是有票,能去供销社买,但太过显山露水一定会被排挤不说,还容易被盯上。
    这个年代,在还没有改革开放前,贫穷才是最正常,也是最最安全的。
    苏苗苗早就做好了吃苦受罪的准备……虽然很难,但她还是将碗里的食物都吃光了,并且一脸感动地对饭桌上的老杨家人说道:“谢谢姥姥,还有叔和婶儿们,你们是我见过最善良友好的人。我一开始对下乡很害怕,第一次离开家,要不是认识小麦姐,又刚好和她分配到了一个大队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而现在,又认识了小麦姐的家人,我才知道,原来下乡也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情。”
    苏苗苗这番话是故意说的,毕竟她在初步确定王小麦这一家子人秉性还不错之后,便起了交好之心。这一家子男丁,简直不要太多安全感!和他们交好,绝对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以后我能像小麦姐一样喊大家吗?”苏苗苗在说完前一句,又加大火力地补了一句,“小麦姐比我亲姐姐对我还好!姥姥和舅舅舅妈、表哥表嫂,还有表弟和小侄子们,也像是我又一群家人。”
    在这个大家都羞于用言语和行为表达情感的年代,苏苗苗的这番话可以说是惊世骇俗,让同桌的长辈和小辈们都觉得有些脸红。他们没觉得苏苗苗是在扯谎故意说好话,毕竟庄稼人也没啥好奉承的,都觉得这个小娃娃倒是个实诚人,有啥说啥。虽说这话听上去挺让人害臊的,但这可比队里其他知青一个个爱搭不理的样子强,没有那种清高的劲儿,挺叫人喜欢的。
    一直没有表态的杨外婆在听到这话后,也下意识舒展了面容。她对苏苗苗本来就没太多防备,一个十五岁不到的孩子而已,能干啥坏事。但她对自家小闺女生的外孙女上心得很,也像杨丰粮那样,担心会把自家娃带坏了。所以,在刚刚做饭的时候,她就拉着自家三儿子问了问情况,还趁着苏苗苗没注意,又问了王小麦这是咋回事,人可不可信。等到了都确定没啥问题,杨外婆又暗自观察了一番苏苗苗本人之后,才彻底放心。
    不是她太谨慎,而是这几年杨外婆是真的让这些外来的知青给整怕了。
    最开始时,他们这群人,也都像余主任那样,以为知青下乡是真的来给农村搞建设的,哪怕后来知青们啥都不会干,干啥啥不行,他们也还是没说别的,继续按政策要求,接纳了这些被分配来的知青。在秋收春耕,忙得脚跟不着地的时候,他们也都会腾出手来帮这群不会干活的知青,好叫他们能在分粮的时候,不至于一斤都没有。
    起初都还好,可后来不知道咋回事,出了回城名额和工农兵大学生推荐这码子事儿,这群知青便都抢破了脑袋,甚至开始走歪门邪路,一心就为了回城。他们的躁动,引得整个大队的年轻小伙子和大姑娘都跟着不安分起来了。老三丰粮家的小子就是,当时还不肯结婚,非要去追求那女知青,最后还好被板过来了,去年成了亲,人也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