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1月20日,也就是农历12月初九,王家副食品店开业了。
开业第一天,生意很好。
县城里的人买东西需要票,没有票根本买不到好东西,所以王家副食品店的开业,真的是方便了大家。而且,王家副食品店的东西价格不高。比如鸡蛋,王家是5毛一斤收购的,卖7毛一斤,价格比供销社贵一毛,但是人家不用票,提供的50斤鸡蛋,是卖的最快的。后面来的人还想要,但是没有了。这个限量是白露跟王大桥说的,因为改革政策刚刚开始,现在大家的鸡蛋基本不多,如果家里一次性拿出太多的鸡蛋,接下来就没得卖了。所以要限量,争取能熬到三个月后,为什么三个月后?因为小鸡仔三个月后可以下蛋了,这样不管是王家养的小鸡仔,还是村里人其他人的小鸡仔,都下蛋了,所以能接上了。
王家在村子里5毛一斤收鸡蛋,让全村都轰动了,因为现在养鸡没有限制了,所以大家纷纷去养鸡了,反正可以供货给王家。
米心儿知道王家的事情之后,还特意的向大队长打听过。但是王大桥给顾琛阳打电话的事情是全村都知道的,所以大队长把这件事说了。米心儿也就没有多想了。事实上,白露是不是穿书的,米心儿也不在意了,因为提早的改革开放已经让她怀疑这个世界了。
对于王家的这种小生意,米心儿则没有抢着去做,因为几毛钱、几分钱的利润,她也看不上。再说,王家的番薯粉、土豆粉还有点心是从她的制作坊批发的,她的利润还在的。米心儿现在只买房子、买铺子,因为她知道,这是赚钱最快的,而且也不会累到自己。甚至,她还决定做服装生意。
王家一天50斤的鸡蛋,倒是不会断货,毕竟每天从不同村子里收购来的鸡蛋,也不止50斤的。除了鸡蛋之外,咸鸡蛋买的也好。咸鸡蛋是9毛钱一斤,鸡蛋收购5毛钱,又加了1毛钱的材料,所以他们把咸鸡蛋的本钱定为6毛钱,每天也是提供50斤。9毛钱一斤的咸鸡蛋比8毛钱一斤的肉还要贵,但是咸鸡蛋里面的油多,为了取信客人,王家把咸鸡蛋切开,放着给大家看的,有的甚至还尝过。所以每天50斤的咸鸡蛋,也是抢着要的。
除此之外,番薯粉、土豆粉、米糕、年糕,销量也非常的好。像米糕,一斤大米粉才2毛的本钱,可以做盘子大的六块,买2毛钱一块,也就是说,一斤2毛本钱的大米粉可以赚1块,这利润非常的高。
开业第一天,从白天到晚上,七七八八的加起来,除掉本钱,一共赚了150块。
算着手里的钱,一家子都惊呆了,这利润……太可观了吧?
陈荷花:“如果鸡蛋、咸鸡蛋、米糕和年糕的量多的话,岂不是翻倍了?”
王大桥道:“不能多,每天只能定量,露露说的这叫……这叫什么营销啊,就是东西越少越金贵。”
方亚芬:“可不是,不过今天是第一天,大家的鸡蛋都是两斤两斤的买,可是两斤鸡蛋能吃上10来天了,也就是说,这户人家有10来天不会买鸡蛋了。”
钱娟看着这些钱,眼睛在发亮。
接下来的几天,利润都维持在200块之后,直到第四天,利润下降了,维持在50100之间,头几天的新鲜劲过了,高利润的东西大家都买了,所以利润就少了。
王大桥:“腊肉快没了,给露露打个电话,让她从工厂批发过来,然后再邮寄过来。”
陈荷花:“我去给妹子打电话。”
方亚芬:“你嘴巴没把门的,我去打。”
陈荷花:“那我跟妈一起去,我给妹子打个招呼。”
……
部队
白露:“妈,行,我知道了,我明天就把腊肉寄出,放心,腊肉、腊鸡、腊肠都有。”白露心想,亏得这个年代的邮费便宜,不然这样寄包裹邮费都付不起。
方亚芬细细给女儿叮嘱:“马上就要过年了,还能再卖一波。”
白露:“这几天生意好吗?”
方亚芬:“你猜猜看。”
白露是猜不到的,但是她也知道方亚芬在那边打电话不太方便说具体的,所以两人打哑谜:“一千往上还是往下?”现在已经开业10来天了,作为县城的第一家私营店,销售量应该是好的。
方亚芬道:“往上一点,再加一半不到。”
白露明白了,这十来天赚了1500不到。
方亚芬:“主要是鸡蛋和咸鸡蛋还有腊肉、米糕、年糕卖得好。番薯粉和土豆粉也不错,但是蔬菜利润低。”几分一斤的,没办法,不过也不能没有蔬菜。
白露:“等学生开学的时候,可以试着把早餐也做起来,粥、包子之类的,就放在后门,那个时候生意肯定好。”
方亚芬:“可不是,我咋没想到这个。”
母女俩又是说了一会儿,才挂了电话。挂上电话之后,白露去了部队工厂,批发了腊肉腊鸡之类的,腊味耐放,现在又是冬季,放到明年也不会坏掉。
第二天,白露跟着部队工厂送货的车去了一趟城里,把腊肉寄了出去。等到了年前,白露收到了邮政汇款,是腊肉的本钱。
这个年底,王家人足足赚了三千。因为第一家私人副食品店的嘘头很旺,再说不用票,价格比供销社贵不了多少,所以县城里围着王家副食品店的那一圈人基本每天都去光顾。王家赚钱了,大队里的人也起了心思,但是县城的房子不好找,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么多钱买房子。只不过,大家承包田地积极了,因为种植的大米、蔬菜都可以卖给王家,且家里基本都养了不少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