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却不代表七阿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他只是性子沉静话不多,却并非什么都不懂。
八阿哥这会儿风头正盛,一心一意的同揆叙在一起密谋对付索额图对付皇太子,这眼里头根本就看不到别人,哪怕是对着四阿哥,八阿哥也只是表面上兄友弟恭,但实际上,还真是没怎么将四阿哥放在眼里的。
至于七阿哥,那在八阿哥眼里就更没有存在感了。
所以他做这些事情时,压根没有把七阿哥算在其中,也没有故意将这些事露给七阿哥知晓,可七阿哥同他们一同办差,又怎么可能会一点儿都不知道呢?
七阿哥到底听到了些风声,知道了裕亲王写折子揭露索额图抨击太子的事情。
以七阿哥的能力,他还无法参与这样的事情,更阻止不了裕亲王的上折子,他所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应该把京城里的情况尽快通知太子,不管事情能不能解决,太子早一刻知道总是好的。
因为成妃的关系,七阿哥虽然同太子不亲近,但七阿哥的心里还是偏向于太子的,他也很清楚,成妃之所以能够封妃,这中间还是得益于太子的,因此,七阿哥自然不能眼看着太子出事。
按规矩,在京中留守的皇子阿哥是不能明目张胆的同去塞外避暑的太子联络的。七阿哥若想要与太子通风报信,唯一的办法就是暗中避人耳目送密信出去。
可他平日里与太子来往不多,又不是太子的亲近兄弟,这头一回通风报信,竟然找不到送密信给太子的出路,这思来想去,七阿哥忽而就想到了一个人,他虽没有办法,但这个人,肯定是有办法送密信给远在塞外的太子的。
第136章
七阿哥想到的也不是别人, 正是被康熙留在京城但手头没有差事要办的三阿哥。
三阿哥与太子关系亲密,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三阿哥如今虽不在朝中办事了, 但他一定有同太子私下联系的方式。
这事儿七阿哥就想私底下悄悄的办了, 也不能去太子府,这朝野上下盯着太子府的人太多了, 何况,他也不愿意让外头男人们的事情通过女人的口传到塞外去。
太子妃如今还在坐月子, 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 因此七阿哥都没有想过要去太子府寻太子妃传信,而是直接在私下去到了三阿哥府上, 请三阿哥将这事想法子传到塞外去。
三阿哥手上还真有同胤礽的秘密联系方式, 听七阿哥说完此事,连忙就写了一封密信, 将事情前前后后都写清了, 然后派人送到塞外去了。
他对七阿哥笑道:“放心,这信应当比裕亲王的折子早一点到太子手中。毕竟裕亲王的折子还得在路上走几日,咱们这个密信可是日夜兼程的。”
“太子接到了信,自然早作准备, 这回, 真是要多谢七弟了。只是,七弟自己也要注意些,不要让老八还有裕亲王知道了七弟所为,否则只怕是要为难七弟的。”
见信已安全送出, 七阿哥也就放心了,闻听此言只笑道:“三哥不必担心我,八弟同裕亲王的眼睛现在都盯着索额图和太子呢,他们眼下无暇顾及我的。”
正如三阿哥所预计的那样,他们的密信还真就比裕亲王的折子早到。
这密信到了胤礽手里,胤礽拆开来看信时,裕亲王的折子还在路上,康熙还没有看到这封折子,塞外的日子,还算是比较平静的。
胤礽看信时,正巧四阿哥和九阿哥都在他帐中,见他看信后神情已不似之前那样怡然,而是面沉似水的模样,显然是信上写了大事,才导致胤礽神情变了的。
九阿哥不由问道:“二哥,怎么了?是京中出事了吗?”
胤礽方才接信时并未避着四阿哥和九阿哥,是以,四阿哥和九阿哥都知道,这是三阿哥自京中送来的密信。
胤礽没言语,只将密信递给四阿哥,让他与九阿哥同看。
两人看了信后,心下瞬间明了胤礽神情骤变的原因。
四阿哥还拿着信在沉思,九阿哥却已经着急开口了。
“这会儿朝中送来给皇阿玛批阅的折子已经在路上了,不出三天就能到皇阿玛案头了,二哥,不如咱们派人把送折子的人拦下来,想法子把裕亲王的折子给拿掉,不让皇阿玛看这折子,不就行了嘛!”
胤礽还未开口,四阿哥就先开口否决了这个提议。
“老九,你也是快要大婚的人了,怎么还说这样幼稚的话?给皇阿玛送折子的人,岂是说拦下就能拦下的?这事儿要是传到皇阿玛耳朵里,太子岂不是添了一层罪名么?再说了,将裕亲王的折子拿掉,就能保证这事儿不被皇阿玛知道么?等皇阿玛回了京城,他们照旧能写折子面呈皇阿玛,皇阿玛一样是会知道的!”
九阿哥闻言撇撇嘴,他也知晓自己出了个馊主意,不由道:“哎,我这不也是一时情急嘛!二哥肯定也不能这么做啊!只是,要不这么做,眼下还真没有什么拖延的法子了啊!皇阿玛瞧了裕亲王的折子,肯定就知道这事儿了!四哥,你也瞧见了,那信上都写了,裕亲王的折子里不但说了索额图的事情,还攀扯了二哥,说了二哥许多坏话,这要是让皇阿玛看了,那还得了?!”
四阿哥闻言冷静道:“眼下拖延不是办法,这也不是能够拖延的事情。老九,咱们该想的也不是要如何拖延此事,而是应该想想,皇阿玛看了这个折子,一旦因为索额图的事情而迁怒太子的话,我们应当如何做。索额图的事情只怕已有实据,不然的话,裕亲王不会直接上折子的,可裕亲王在折子中攀扯太子,那就说明裕亲王手上并无太子的把柄,只是牵强附会,听了许多谣传才有的这些话。因此,在这样的处境下,太子应当洗清自己,自保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