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页
    那卫知青走的时候信誓旦旦说等那边稳定下来了就把妻子接过去,但是一直从夏天等到快要过年了,那边都杳无音信。
    这样的情况,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最让人揪心的是,那个时候农村认为摆酒了就是两口子了,并没有扯证的想法。
    然后七顺爷爷在抽了几宿烟之后,就打算给女儿重新说门亲事——他们也不求上门女婿了,就算是鳏夫也行。
    然而李敏却不声不响地就追了出去,大概两年后才失魂落魄地回来,而回来的时候面色苍白,怀里抱着一个尚在襁褓的婴儿。
    这在村子里可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李敏坚定的说这是姓卫的那知青的儿子,可是瞧着她只身回来,之后也没有那知青的消息,村民们心里早就各种想法嘀咕开了。
    七顺爷爷自然也听到了这些流言的,他觉得愤怒的同时也无力极了。
    因为女儿怀孕是事实,而她的男人没回来也是事实,且还是时隔一年才怀孕回来,谁也不知道到底这一年里发生了什么事,肚子里那个孩子……到底是不是姓卫的,就算是,那卫知青没回来,对女儿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七顺爷爷夫妻俩也去问过女儿,可是女儿却除了死咬肚子里的孩子是卫知青的外什么都不肯说,再多问几句就嘤嘤嘤地哭,可把夫妻俩弄得又气又心疼。
    得,既然是那负心汉的,七顺爷爷就想去找那负心汉算账,他花了不少时间终于打听到了卫知青如今的地址。
    可是在辗转找到那家伙的时候却发现人家早就傍上了一个有钱的寡妇,那寡妇有一个儿子,他上赶着当后爹,还当得有滋有味的。
    见到七顺爷爷这个前老丈人之后,卫知青在最初的心慌之后就冒出了狠意——也没要人命,但是却花钱找了一拨混混儿将李七顺的腿给打断了,并威胁道如果再来找他的话就不只是一条腿那么简单了。
    七顺爷爷老实巴交、与人为善了一辈子,何曾遇到过这样忘恩负义的人渣?
    更何况,他是想为自己的女儿讨个公道,可若是自己把命丢了,那老婆女儿以及刚出生的外孙可该怎么办?
    一瘸一拐回来的七顺爷爷让李敏的心里刻下了浓重的阴影,再加上村子里的流言蜚语,在儿子上小学之后,李敏就再次离开了村子。
    其他人都以为她是外出打工,谁知道她这回却一去不复返。
    当初和她一起出去打工的同村人说,她们在到了广东那边之后,李敏给她留了一封告别信就分道扬镳了,拦都拦不住,之后就没有再联系不上了。
    村子里的人有的说李敏去做“小姐”惹上事了,也有的说李敏在外面重新找了男人,更有甚者说李敏已经死了……而不管哪种说法,李敏都再也没有回来过,也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了。
    这么些年来,只有七顺爷爷老俩口和外孙相依为命。
    而七顺婆婆自从女儿出事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好,后来因为村子里的流言更是气得心肺出了毛病,这两年情况更加严重,干不得重活,还要隔三差五地看病吃药。
    于是这个本来就穷苦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好不容易这回周杨回村子里,因为他要租赁的土地有好几亩都是原属于七顺爷爷的。
    本来会给这个穷困的家庭缓解点儿压力,谁知道,却被人横插了一脚——这个多事鬼,就是倒在地上的另一个人——李老幺。
    ☆★☆★
    作为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李老幺此时正躺在地上,蜷缩得像是个虾子,也不管身上那件满是污渍的背心又沾满了地上的泥土,“哎哟哎哟打死人了”嚎个不停。
    榕树村村民们穷是穷,思想可能不不开化,有自己的小心思,却也比较安守本分,只出了李老幺——提起他,榕树村人无不摇头叹息。
    李老幺原名李富,还有个哥哥,叫李财,从名字上来说,就可以看出当爹妈的对他们给予了多少的厚望。
    只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李财和其父母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死去,只留下李富一个。
    生长在榕树村,自然是富不到哪儿去的,再加上他成天不干正事儿,村民们也不喜欢他,不愿意正儿八经的喊他大名,更习惯喊他李老幺。
    李老幺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活下来,不是因为他的运气好,而是因为在家里他就是被宠着的老幺。
    在家里人都活着的时候,他都是个只管吃不做事儿、磨洋工的,只不过那个时候他有家里长辈给养着,所以虽然不喜李老幺的懒惰,却也想着别人家的事所以并不在意。
    一直到他父母和哥哥去世之后,情况的严重性才加剧。
    没有依靠的李老幺根本没想着自立自强,干脆就放任自流——如果之前只是一个好吃懒做的闲汉的话,那之后就成了个真二流子。
    他自己虽然也种地,可是懒懒散散的杂草比秧苗都要高,自己一个人吃饱都成问题。
    所以他今天偷几根红薯,明天又去顺几根玉米,后天又去挖一棵白菜……
    买不起肉,那就去东家偷一只鸡,去西家头两根香肠……
    当然,村子就这么大,大家都认识,李老幺的所作所为不可能瞒得过村民们,所以他也是没少挨揍——村民们对于公安和律法是敬畏的,但是长期以来的生活让他们更习惯用自家村里的一套方式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