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旧派们不看这本书吧,心痒,看这本书吧,又相当于认可了横向排版和标点符号,难受,真是进退两难。而且,不管他们看不看,只要其他人选择了看,那么这些守旧派们就已经算是一败涂地了。等到带有标点符号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和习惯以后,这些人再怎么反对也都没有用了。
这就是李信的釜底抽薪之计,光明正大的阳谋。
萧瑀忍不住又看了面前这年轻人一眼,脸上满是欣赏的神情。
聪明,会钻营,这算不上什么本事。他在李信身上看到的最宝贵的品质,叫做“格局”。
李信从来没有针对过某一个人,某一个群体,他的手段永远高过那些反对他的人,而且整整高出一个大境界。当这些人还在为了一点点利益而蝇营狗苟,斗个你死我活的时候,他往往已经出于更大利益的考量而使出了某种手段。
然后,这些人就莫名其妙被打趴下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李信的格局更大,他的手段更高明。他对付这些人,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目光里能容纳除了自己的利益以外的东西,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格局。有手段,有能力,还有格局。李玄道有个好儿子啊.......
萧瑀默默在心中感慨道。
李信并不知道眼前这位长辈已经在心里给出了如此之高的评价。他只是道:“既然萧老对这本书没什么意见,那我明日就将其他的书都送到衙门来。”
萧瑀点点头。
于是不过几日功夫,户部衙门上下就都拿到了《经济学基础》。没有任何人质疑过这本书的排版。道理很简单:这是李信的书,他想怎么排版就怎么排版,你爱看就看,不爱看拉倒,反正你的同僚们都在看。那咋办?还不是只能老老实实地看。
这还不算完。半个月之后,长安东市又有一家门面被人盘下,开成了书肆,也就是书店,并挂出了招牌,上书四个大字:新华书肆。不用多问,这自然也是李信的手笔,从书店的名字就能看出他这人的恶趣味。《经济学基础》就在这家店里出售,每本一百文,不二价,童叟无欺。
一家书店当然不可能只卖一本书。除了《经济学基础》之外,店里还出售《大学》、《中庸》、《论语》等等一类的儒学经典书籍,价钱也是一百文。
一百文当然不是一笔小钱,但相比起手抄书动不动一本就上千文的价格来说,这已经是极其廉价了,连很多寒门学子咬咬牙都能买上几本字迹清楚的新书。当然,不用说,新华书肆里的书全都是印刷品,横向排版,并且按照目前最通行的释义版本添加了标点符号。
是坚持对竖行排版和无标点符号的执念?还是对现实的艰难投降,倒向实惠的横向书籍?这个摆在无数人面前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李信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出理性的决策。这也就是他为什么明明不喜欢儒家理论,却还是费力气印刷了这么多儒家经典的原因。
因为这年头只有儒家经典才是每一个读书人都必备的书籍。从低廉的价格入手,让他们不得不接受阅读习惯的变化。李信绝不认为这是卑鄙,只是合理的手段而已。毕竟,他还是把真正好的东西传达给了所有人。原本还甚嚣尘上的“纵向乃天地之道”的说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销声匿迹了。
除了排版的变化,线装书这种全新的书籍模式也终于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卷轴、册页这种根本就不方便阅读的书籍形式因此而黯然失色。
毫无疑问,横向排版和标点符号大获全胜。因为全长安的读书人最后都免不了在家里买上几本新华书肆的书。寒门子弟就不多说了,哪怕是富家子弟也不能免俗——一本书能省九百文,这么多钱拿来干点啥不好?喝酒作乐不好吗?反正书都一样看,横向的看起来还更轻松一点。
连李世民都在看完了《经济学基础》以后,笑着摇摇头道:“这臭小子.......真是贼啊,不声不响就把事情办了,比你老房写多少文章都管用。”
一旁的房玄龄苦笑道:“楚王殿下的确高明。”
李世民放下书,也露出一个不解的笑容,道:“也不知道这小子是着了什么魔。书横过来写还是竖过来写又有什么分别呢?这等小事他却偏偏这么上心......唉,怪事,怪事。”
千古一帝也有被李信弄得摸不着头脑的时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