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页
    朋友说:“我问了我外婆,她说在她记忆里,大家忌讳镜湖似乎是和一些失踪案件有关。”
    “失踪案?”闻砚一愣。
    像春夏镇这种民风还算淳朴的地方,一直以来也没有发生过什么恶性案件,与一堆小偷小摸的案子比起来,人口失踪已经算是小镇里非常重大的案件了。
    每次有人失踪,都闹得整个小镇沸沸扬扬,就连闻砚这种不爱探听别人八卦的,都有所耳闻。
    只是他一直没把失踪的案件和镜湖世界联系起来。
    一提到失踪,大家多半想到的是这人会不会是偷偷出去打工或者另谋出路了,再不济,联想到会不会是被人谋害了,但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人想到这些失踪案会和镇外碧波荡漾的镜湖有关系。
    可一旦察觉到它们的联系,一切似乎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如果也有其他人遭遇了他和简瞳经历的这些事,那么对在真实世界里的人来说,这个人可不就是失踪了吗?
    但他能想得通,不代表没有进过镜湖世界的人也能想得通,他们获取到的信息是不对等的。
    没有进过镜湖世界的人,不可能知晓镜湖世界里发生的事情,却和他得出了一样的结论,那么他们势必掌握着他不知道的线索。
    这条线索,可能对他至关重要。
    于是,闻砚追问朋友:“你外婆是怎么跟你说的,能详细复述一下吗?”
    “当然没问题,”朋友回忆了一下,“我外婆说,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小镇里每年都会发生好几起失踪案,那些失踪的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直到现在,都没有人再见过他们。这种不合常理的失踪一直延续到十几年前,有人来做了一场法事,小镇这才不再频繁地发生人员失踪。”
    闻砚一惊,因为他发现,朋友外婆的说法,和郭小胖给简瞳讲的那个鬼故事,竟然重合在了一起,相互补全,但,还是有说不通的地方……
    闻砚又问:“他们是在镜湖附近失踪的吗?为什么会认为失踪案和镜湖有关?”
    “你等等,我给你问问。”朋友拿着电话去找了自己外婆,一番沟通后,他回复闻砚,“我刚刚给你说,那些人都没有回来,其实并不准确,绝大多数人确实如此,但有一个人例外,他在失踪两年之后回来了。”
    闻砚:“……什么?!”
    朋友说:“有人路过镜湖边上的时候,捡了个昏迷不醒的人回来,捡回来之后才发现,这人在两年前就失踪了。他醒来之后情绪很激动,一直叫嚷着镜湖会吃人,镜湖里面还藏着一个地方,失踪的人都被藏在里面。”
    “那些家里有人失踪的,抱着一丝希望去搜索了镜湖,但一无所获。”朋友叹了一口气,“再后来,他开始变得神神道道,情绪反复无常,举止疯疯癫癫,大家就不肯再相信他说的话了。”
    “不过,当时为了安抚人心,镇里派人花了大力气整治镜湖周边的乱坟岗,还请了一位大师来,在后山树了一块儿碑,说来也奇怪,在那之后,失踪案件不能说绝迹,但已经没有那么频繁了,几年才出那么一起。大家都觉得邪乎,所以也就不再靠近镜湖了。”
    闻砚觉得,似乎有一条线把所有的东西串起来了,只是这条线上还缺少了一些关键的线索,所以他还不能窥见全貌。
    闻砚突然突然想到了简瞳之前和他说过,下湖的时候在湖底见到过的诡异场景,问朋友:“那些搜查镜湖的,他们下湖看过吗?”
    “你等等,”朋友又问了外婆几句,回道,“怎么没看过,镜湖里里外外,周边二三十公里被搜了好几遍,什么都没有找到。”
    闻砚想了想:“那你外婆还记得那个失踪之后又回来了的人吗?他叫什么名字?”
    “我外婆说记不清了,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她只是依稀记得有这么一个人,具体是谁,叫什么名字,她记不大清了,只记得他被找回来之后就疯了,所以大家都叫他老疯子。”
    谢过朋友之后,闻砚挂断了电话,默默梳理着从朋友那里得到的线索。
    从已知的线索来看,这个老疯子一定是个关键人物,毕竟他是唯一一个被证实从镜湖世界里逃出来的人,如果能找到他,了解到他的经历……
    那闻砚和简瞳就有可能借鉴他的经历,从镜湖里逃出生天。
    现在,找到这个老疯子是关键,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但闻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好在,他还有一个捷径可以走。
    闻砚调出通讯录,给他在高中时期关系最好的哥们打了个电话,这个哥们高出他两届,他还没毕业,哥们却已经回到小镇上当上了光荣的人民警察。
    因为关系太好,闻砚甚至直接略过了客套的开场白,直奔主题:“帮我查个人。”
    刚准备下班的年轻警官收住了即将迈出办公室的脚步:“啥?”
    “一个男人,十多年前失踪过,失踪两年后又再次出现,人变得疯疯癫癫,所以大家都叫他老疯子。”闻砚很快把总结好的信息告诉朋友,“帮我查一下,他叫什么名字,现在住在哪儿?”
    “你这是侵犯公民隐私啊!”朋友“啧”了一声。
    “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找他。”闻砚强调,“很着急!”
    年轻的小警官叹了一口气:“行吧,这个人我大概知道是谁,等会儿把资料发你手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