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流民太惨了,他们这几个月,在这一个小小潞城,他们就用炭和铁换来了足有十一万石粮食,换成现代说法就是将近5000吨,而且那几个小士族似乎找到了销路,对他们说有多少铁就可以来多少,来者不拒。
黄宗钦飞快算了算:“四千多人吃到秋天还是没问题的,问题是你能说服女神再收流民吗?以及堡外还有田地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人口的贵重这些土鳖贵族们不懂,我们可不是同类,”游析瑜深吸了一口气,“我就是看不惯了,安宁和幸福就应该是世道本来的模样,他们当不了这种英雄,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当?”
“嗯,左右不过是一个号呗了!我支持你!”黄宗钦白了他一眼,“快去买货,再不赶回去天要黑了。”
“我是说真的!”
“嗯,说好的嘛,你当大将军,我当古代首富。”
“知道了,狗富贵,勿相忘。”游析瑜抱拳。
“我怀疑你在骂我……”
“没有根据的怀疑就是诽谤。”
……
魏瑾坐在书房里,清点着最近商队的收入。
最近铁的库存去得差不多了,高炉已经基本达到稳定的出钢率,而潞城的杨氏家族,反复向她示意,需要大量的铁器,他们可以用更多的粮食来换。
但是……这粮食,已经超过了杨氏家族能给出的极限,粟米最是耐放,最长保存时间长达九年,就算是如此,十万石也不是几个小士族能拿出来的,更别说她先前已经交易过一波了。
也就是说,他们搭上了别的势力。
不应该是匈奴,否则刘曜早就打了过来,那么,是东海王,又或者河间王,还是流民帅?
他们这小士族也敢参与这种重注,会不会太胆大了些?
更重要的是,自己这个铁器山庄,只怕就要迎来第一波恶战了,她家这种有大量铁器与粮食的据点,是所有势力眼中的肥肉,一次就能交付数千武器的坞堡,是个王者都不会放过。
但要埋头悄悄发展却是不可能的,在这还是小风小浪的局势里,她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收拢人手,打开局面,这样才能拥有自保能力。
否则,等到五胡乱华之时,她这小船迎来的就是滔天大浪,顷刻便有倾覆之危。
这些日子,她将能用的青壮全轮派出去历练,便是要他们受些血气锻炼,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她伏在案前,看着面前的地图,这张地图非常细致,有着中国北方所有的晋代城池位置,还有胡人势力范围和内迁路线,是一位自称风景党的玩家画给她的,目前并州都是匈奴的势力范围。
不过匈奴如今的战斗力并不强大,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水货,在被位面之子刘秀迁到关内居住后,他们已经从百年前弓马娴熟战斗高手,变成了中原的耕地小能手,如今的匈奴首领更是自称大汉天子,吟诗做赋不输贵族,吸起五石散来一样上头。
这种人,也就打打并州兵那些废物,北边的草原人过来两千人就能撵得他们鸡飞狗跳。
关键是——她指尖轻轻抚过潞城东边的魏郡。
羯族,石勒。
那位历史上第一位奴隶皇帝已经开始他的崛起之路,目前北方这群互咬的疯狗将来都会倒在他手下。
“坞主,有一个自称清河崔氏弟子的人求见您。”管家在一边低声道。
“清河崔氏?”魏瑾微微挑眉,“让他进来。”
很快,管家将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引来,他一身粗布麻衣,但眉宇间淡泊的神态,却绝不可能是庶民能有的——那是一种常年沉迷道教谈玄才会有的飘渺悠远感。
“你有三句话的时间。”魏瑾冷淡道。
“坞主可知,兵祸将至也?”
第17章 大戏开场
“第二句。”魏瑾头也不抬地道,这个她早就知道了,并且一直为此做准备。
“潞城地处太行陉道,又有铁粮青壮,流民帅岂会置之不理?”崔涞大声道。
“第三句。”魏瑾想着这小孩还是太年轻,还是得磨练一下,没必要和他在这浪费时间。
崔涞见这话并没有出乎她意料,心里有些挫败,心念急转,突然想起先前听说河水纺车,急中生智,道:“君若欲平定天下,纺车一物,便不可轻出!”
“哦?”魏瑾终于抬起头来,她眉眼清澈幽深,清丽绝伦,“这是为何?”
有门!崔涞徐徐道:“前日我见河边起一织室,以水纺线,可一次得线绽八十,数十倍于纺车,有此神物,必可让天下庶民不受霜寒,可此物若轻易出世,坞主便是南北世家肉中之刺,海内皆敌,必鸡犬不留也。”
魏瑾眉头一皱,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这事还真是自己疏忽了。
崔涞飞快地道:“三国之时,有董卓大线、蜀中大钱、东吴大钱横行,魏帝因此废钱于市,北方交易,皆以谷帛做价,虽然很快恢复用铜钱之用,各家各户,却尽皆囤积丝帛为钱。”
魏瑾当然知道这事,蜀吴两国发行五百、一千面额的硬币和北方打经济战,魏国不想一起干,干脆就废了铜钱交易,用粮食和帛来做货币,后来发现不用钱不行,所以很快就恢复了铜钱,但三国一统后,后遗症就是市场上的钱乱得不行,加上很多钱含铜量不足,大家干脆再也不用面额来算,而是把钱称斤论重来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