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船上摇晃的厉害,赵霁虽然不至于晕船,但平常用来打发时间的小说却看不下去了。听到蒋鹤山提出要钓鱼, 他立刻欣然同意了。
既然赵霁参与, 燕云开自然不会落后。
没想到蒋鹤山只老老实实的钓了十几分钟,就诗兴大发,一连做了三首七言绝句,分别以青山, 碧水, 渔翁,做题材, 但是诗中的含义,无不是表达他此时意气风发的心情,希望将来能够在官场上大展拳脚。
蒋鹤山作诗的同时,他随行的男仆冯大已经准备好了笔墨,等到他构思完成,立刻挥毫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大作。
此时有两只白鹭从水边缓缓飞过,燕云开也不甘落后,当即以白鹤为题,作了一首五言八句的古体诗。
随着燕云开低沉悦耳的声音一句句咏出,蒋鹤山连忙誊写在花笺纸上。
最后一个字落笔后,蒋鹤山捧这手中的诗作细细品读起来,并连声赞扬道,“景和老弟这首诗豪放中带着清新之气,颇具古风,是上乘的佳作,你既然能写出这样的佳句,为何在京中籍籍无名呢。”
燕云开笑道,“蒋大人谬赞了,小生十多年不曾作诗,在京中自然无名。也是今日见到这青山碧水,忽然感到天地开阔,心情疏朗,才偶然有此诗作。”
蒋鹤山听完燕云开的解释,用一种过来人的语气说,“景和老弟是老成的人,不争那风流才子的名头,一门心思放在举业上,将来定然有机会金榜题名。”
燕云开只是笑笑,并不多做解释,然后又拿起蒋鹤山的诗来看,点评里几句,说他韵脚押的好,又说对仗工整。
蒋鹤山对燕云开的夸奖显然很受用,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赵霁懒的听他们商业互吹,专心钓鱼。可惜鱼儿就是不上钩,他还心下腹诽,是不是蒋鹤山和燕云开谈笑的声音太大了,才惊走了本该咬钩的鱼儿。
虽然赵霁不想理会蒋鹤山他们,但是蒋鹤山此时兴致很高,却不愿意放过赵霁,他微笑着对专心钓鱼的赵霁说,“这段江水风景秀美,小神仙可愿意做一首诗。”
赵霁很想说,他不会作诗。但是这个时代只要是读过两本书的人,都会作诗。无论水平高低,只要掌握了作诗的规则,打油诗,人人都会做两首的,否则根本没资格在上流社会混。
蒋旭年纪还小,暂且不论。像夏莲儿肖娘子她们,宴席上行酒令,或打牌输了做惩罚,都时常要做应酬的诗句。还有赵霁平常看的那些小说和游记,也经常有诗句夹杂在其中。就连那些和尚道士,给人家写的卜辞卦文,也常常要作诗来打机锋。
赵霁有原身的记忆,当然也知道作诗的基本规则。可是,就像他写不出八股文章一样,光是有记忆不行,还需要把那些记忆一点点化解,变成自己的知识才有用,这跟重新读一遍书,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基本差不多。
赵霁觉得,就算掰着指头,用韵脚生搬硬套,他也写不出像样的诗句。
至于抄袭古人的诗,这根本就是馊主意。因为别人都不是傻子,除非能想到跟当时的情景相和的诗句,还要一以惯之的盯着一个人抄,否则你一开口别人就会发觉不对劲。
想了一堆有的没得,赵霁心里反而更加没有诗情画意了,连忙推托道,“我实在不擅长作诗,免得说出两句臭不可闻的句子,扫了两位的雅兴,还是算了吧。”
为了挽尊,赵霁又接着说,“这沿途两岸的风景确实不错,我到时候写成游记,带回去给家中的亲眷们看看。”
蒋鹤山已经听说赵霁让蒋旭写日记的事情了,依旧笑着对赵霁说,“旭儿也说让我记下沿途的风景见闻,写信给她寄回去。小神仙既然也要写的话,不如仿效旭儿他们的方法,我们各自写了,交换着欣赏。”
赵霁觉得这简直是作茧自缚,但也只能尴尬的笑着说,“好啊。”
算了,他一个医生,文采差点儿,就差点儿吧,也不怕人家笑话。
燕云开也插言道,“蒋大人是说交换日记的法子吗,让小生也参加一个。”
蒋鹤山望着燕云开说,“景和老弟也知道小神仙想出来的新奇法子了,听起来很有趣,对吧。”
燕云开笑着点点头。
他当然知道啊,如果连这都不知道的话,彩蝶也太没用了。
赵霁瞥了燕云开一眼,不知道燕云开知道他的文学水平低下之后,会不会嫌弃他。不过这也是一个互相了解的好机会,如果燕云开接受不了他的缺点,他还是趁早摆正自己的心态为好。
蒋鹤山初时还很兴奋,作完诗后,又要接着钓鱼,可是刚刚坐下半刻钟,就嚷着头昏恶心,一时间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赵霁稍微帮他检查了一下,没有其他问题,就是晕船了。未免蒋鹤山吐出来,赵霁给他吃了两颗晕车药,赶紧让冯大扶他去船舱里休息。
蒋鹤山和冯大走后,只剩下赵霁和燕云开两个人了。
赵霁压低了斗笠,被太阳暖洋洋的晒着,江中水汽升上来,也不觉得十分炎热。燕云开就坐在他的旁边,两人都没有说话,气氛却非常的和谐。
突然,赵霁发觉自己的鱼线动了。立马就想往上拉,但是燕云开却抓住了赵霁的手,凑到他耳边低声说,“别急,等鱼儿吃了饵食,把钩子咬稳了,才能收线,不然会脱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