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来一卦? 作者:夜晚的血
康熙点头道:“那就按照太子说的做吧。”
王仁站在众位朝臣的后面,小心抬眼皮看了一眼大阿哥,他低着头,王仁只看到他一点侧脸。但却从那侧脸上看到了他不甘的神情。
是该不甘,在这件事上康熙最开始问的便是太子。除太子之外,他一点眼神都没有分给过其他的皇子。说的难听点,好像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似得。无论其他皇子做了什么,只要太子在,康熙就永远都不会注意到。
王仁低下头,跟着其他的朝臣散了。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了,没想到才几天后,朝上便得知越南的王子来到大清,年前上供以及……讨个老婆。
越南这个名字是嘉庆给予的,此时的越南称呼还叫做大越国。
这次来的就是黎氏君主的次子。
这时候的大越国也是处于国内不稳的时期,为了压住国内一些暴民的叛乱,为了表示自己和大清的紧密联系,年已经二十有余的年轻王子必须要娶一个清朝的皇女回国才可。
等他提出这个要求后,康熙沉默了,为难了。
清朝女子出嫁早,尤其是皇女,早在十三岁的时候就都有了人家。如今大越国的王子要求一个皇女,不是他不想给,而是……如今最大的还未定亲的女孩今年才八岁,让人领走吗?这是娶老婆还是认闺女啊?差的太多了点。而且,就算真的有,康熙的皇女也不打算浪费在大越国那里。因此,他将视线转到了其他王爷身上。
几位王爷低头看脚底,他们家没有什么适龄女孩,因此心安理得的被康熙看着。只有南安郡王心里突了一下,立刻上前拱手道:“臣家中有一女,年十五,尚未定亲。”
康熙满意点头。
和亲的女孩有了,康熙心中便也安定了,不过是嫁出去个女孩,若是大越国接下来能继续老实做附属国,南海一块便无忧虑。
皇帝满意了,南安郡王的王妃简直要哭瞎了。她的女儿为何拖到十五岁还迟迟未曾定亲,不就是希望能多留几年么,那可是她最疼爱的女孩!反正郡王的女儿大一两岁也不愁嫁!这女该不仅仅是王妃的宝贝,也是南安太妃心里的一块宝,因为和早逝的老南安王长的相似,性格也像极了郡王,因此被全家人宠爱。没想到拖几年的结果竟然是送去番邦和亲?!这一去三千里,哪怕到那里能得到个王妃的名头和待遇,不会被人欺负了去。但那又如何,怕是这一生都难以回家得见家人。可皇帝金口玉言已经说了,要南安郡王的女孩去和亲,谁又敢抗旨不尊?
因此这几日,南安郡王被家里两个女人哭的脑瓜仁儿都在疼。几天后,这皇帝的旨意怕是就要下来了。
南安郡王的头发都白了,无奈下,便去友人家中躲清静。这友人便是冯紫英的父亲,神武将军冯唐。南安郡王将家中这些事与神武将军说了之后,神武将军哈哈一笑道:“老友啊,这便是你太不懂得变通了。皇上只是需要一个郡主和亲,却不一定是要您的亲女去和亲。只要身份够,又何苦纠结于是哪个女儿呢。”
南安郡王恍然大悟,脸上的忧愁顿时消的一干二净,满脸喜色对神武将军举起了酒杯道:“多谢老友提醒,来,我们喝酒,哈哈~”
酒过三巡,南安郡王便与神武将军告辞,回家和家里人说了这个好消息。南安王妃还有些犹豫,南安太妃却是痛快,直接拍板应了。但应了是应了,可这女儿该去哪里找才合适?
随便拉来一个没身份的女孩绝对不行,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代替自家女儿去和亲的。但是太娇贵身份高的女孩他们也要不来,人家的女孩人家自己宠,怎么可能愿意让他们送去代替自家孩子和亲呢。想来想去,南安王妃便选中了一家,便是那贾家。贾家世袭侯爵,有身份。但是家中却没人有实权,贤德妃已丧,也没什么靠山。再是合适不过了。南安王妃将想法告知南安郡王,得到了家人的一直支持。也不再废话,第二天,便去造访了贾府。巧合的很,南安王妃来的那天,赶巧就是贾母的生日。
哪怕是失去了元春这个大靠山,贾府终究还是侯爵,而贾母作为荣国府里最大的长辈,她的生日自然是大操大办,还宴请了不少宾客。其中自然有王仁,可王仁仍然以有公事在身而拒绝了。除了王仁以外,贾母还邀请了林璟,身为记在贾敏名下的儿子林璟,林璟需要去为贾母庆贺,自然他本人也去了。这大概是过继过来之后他第一次去这个所谓的‘外祖母’家。
奢靡,这是林璟看到贾母宴席上的唯一想法。即使是在贤德妃去世后,贾府也没有放弃继续过这种摆场面的生活。只是这次的生日宴会比起元春在的时候的生日宴会要寒酸的多了。元春在时,贾母的生日宴会不是摆了多少桌,而是宁国府中单请男客,荣国府中单请女客,两个府邸都满满的。客人是上到部分皇亲国戚,下到诸官诰命以及远亲近邻,宴会整整开了好几天。而如今,虽然贾母自认为因大孙女的去世而收敛了许多,但是光是这一整天的花销,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起的。看着贾府,虽然强撑场面,却仍然有种强弩之末的感觉。林璟不愿意多呆,留下礼物告了一声罪,称有事便走了。
今天是贾母的生日,她的兴致却高不起来。不过是才一年,上次的宴会那么热闹。可如今,摆了好几桌。那部分因元春这个妃子的缘由和皇家有亲戚关系的皇亲国戚不来了。王子腾辞官,那些想过来攀枝往上爬的官员也不来了。这场生日宴竟然真的变成彻头彻尾的家宴了。
然而,此时突然传来了南安太妃过来贺寿的消息,贾母怎能不喜,慌忙的将人迎进来。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位太妃其实另有目的。
(南海事件杜撰,事件时间线混,别在意~)
☆、第67章
林璟离开贾府的时候,刚好看见代表太妃身份的黄色轿子被贾府人迎了进来。林璟避开了,远远的看了一速离开了这里。贾府是一个是非之地。
南安太妃来的时候不知该说是合适还是不合适。此时留在贾府中的女儿没有半年前多了。黛玉回家嫁人,宝钗也早早的离开订了亲,史湘云嫁给了贾宝玉。迎春出嫁,惜春还身量娇小看着年龄还不够,左右看看,南安太妃突然发现自己竟然一点选择的余地都没有。
只剩下探春了。若是半年前,这贾府虽然女儿众多,南安太妃可选择的余地也多。只是有元春在,她怕是没那么容易将贾府的女儿带走。而如今,只剩下探春和惜春了,然而此时南安太妃若是提出要认义女出去和亲的事来,这贾府的人不仅不会反对,还会将女儿打扮好,上赶着送到南安王府邸。
没有势力,便没有话语权。
这边南安太妃也仅仅是稍微的提了一下,贾府众人便如同接到了天下掉下来的馅饼般,欢快的受了。还将探春喊到南安太妃面前,让她好仔细的打量。南安太妃看着探春的时候,眼角余光也看了一下后面站着的惜春。而后心中叹气,惜春看着小小年纪,本该是活泼的年纪,眼中却一点生机都无,看着竟然有要遁入空门四大皆空的意思。而惜春不同,虽是庶出却一直养在夫人那里,也算是半个嫡女。长相艳丽说话做事一点小家子气都没有,看着竟然是比一些嫡出女儿还要出色。这让本以为没什么可选的南安太妃在失望后,却又发现那唯一剩下的竟是块珍宝而露出欣喜。当场就将手上的镯子取了下来送给了探春,这就是定下来的意思。
南安太妃一直戴在身上的自然是很好的东西,那是一块通体剔透的玉镯子,里面仿佛有水流动。这样的好东西即使是在贾府也不常见,很可能是贡品之类的。探春见了自然也欣喜,便收下了。即使她心中也猜到了安南太妃别有用意。
几日后,探春便知道了南安太妃真正的目的,而此时,封她为平和郡主的旨意也下来了,等大越国的王子回去的时候,她也要盛装出场,跟着人一起走。怕是一生都不会回到这里。一想到此,便哭成了泪人。
成为王妃又如何,一去三千里,骨肉都抛离。
去了大越国,便是陷入了另一个政治漩涡中心。
但无论她如何哀怨,事情已经成定居,便没得更改。只能心中独自将苦涩的泪水咽下。
探春出嫁后,原本在大观园众多一起游玩的姐妹里,便只剩下惜春一人。
原本热闹的贾府,如今更显凄凉。
贾府开始慢慢的显露败落迹象,这一点即使贾府中的众人拼命的想忽视,但如今却不得不面对这个严重的问题。贾母着急了,王夫人也着急了,贾政也急了。未来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贾宝玉身上。王夫人这个时候便想起了王仁。王仁现在是皇帝身边的亲近的臣子,若是他能帮着说上几句话,贾宝玉不就是在皇帝面前露了脸吗?以后还害怕没有好前程吗?只能说后院里的女人被关的宅久了看不清吗,就算王仁真的提了,就贾宝玉那样子放在皇帝面前,真的就不怕他说错话被扔出去砍了吗?没有得到皇帝青睐的臣子只要敢稍微做出一点不合时宜的举动,以下犯上的帽子扣下来,小命妥妥儿的就没了。真当谁都是王仁,能看相知道怎么说话做事可以戳中康熙的‘G点’不怕处罚吗?
然而王夫人去找王仁求帮忙的时候,府邸的人都回答她,王大人没空见人,他不在,他很忙。
当然,王夫人基本上都不信。她就认为是王仁躲着她。
这还真是冤枉王仁了,他的确很忙。因为史家的史鼎。
红楼中四大家族,其中一家便是贾母的娘家史家。而这史鼎便是史公嫡长子的第三子。史鼎袭忠靖侯,上面有一个二哥史鼐,为保龄侯。这史湘云便是已经去世的大哥的独女。而贾母则是这三兄弟的姑姑。
史家其实在银钱上早早的就已经败落了。史湘云还未嫁给贾宝玉之前曾经和众多姐妹抱怨过,平日里在家做针线活要做到三更天。而家里的针线活都是家里的娘们做的,作为孤女,她只是比别人多做了些。可想而知这样一门双侯,却是混到为了省下银钱来连丫鬟都没有请的地步。史湘云多次到贾府住一些日子,怕也是史家为了省下银钱,送来吃白饭的。连史湘云曾经为贾宝玉做了点针线活都被家里的夫人给责骂,可见是有多抠唆。
史鼎的事,其实最开始本不是一件大事。
当然这一起还是因为史鼎家中太过抠唆引起的。
前段日子,这史鼎看上了一个店里卖着的古玩,史鼎本人也并没有多么沉迷于此,但奈何这个世界有一个词汇叫做得了眼缘。史鼎看上那古玩后心中便很是欢喜,说什么都想要买。然后店铺里的老头一开口就把史鼎吓了一跳,竟然要两千两银子。这么贵?抢钱吗?
史鼎手里自然是拿不出这么多银钱的,他这爵位一年的俸禄也不过才五百多两,家中也紧巴巴的,哪里得那么多银钱。可实在是喜欢的紧,而就在这时,旁边也有了个商人也看上了那古玩,竟然是直接拿出银票就要买下,连价格都不问。
作为一个侯爷,他竟然还没有一个地位低贱的商人银钱多。不想东西被别人买走,也不想被商人压一头,史鼎脑子一热,便直接开口要了这个古玩。拿着东西,抛下一句去史家要钱的话后,扭头就走了。
老头一听是史家侯爷,也不敢拦着,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把东西抱走。在家里纠结了一晚,实在是舍不得那两千两银子,便硬着头皮,却史家要钱。两千两银子,这在平民家中可是一大笔钱,够他全家舒舒服服大鱼大肉的过好几个月了。只是这史鼎走的时候,只是留了一张纸条欠银两千,却连自己的名字都没写。而且就算史鼎他留了名字,但是谁知道这个史鼎是不是史家的史鼎呢,史家是绝对不承认他家有人会买了这么贵重的东西,因此这银子,说什么都不肯给。
老头几次苦求都没有结果,无奈下便只有回家,认下了这个大亏。毕竟他家也就是小老百姓一个,什么大官都不认识,哪里撼动的了一门双侯的史家。可是老头不想追银子了,不代表人家史家就彻底放心了。因为老头多次讨要,免不得让街头开始有了一些闲言碎语,史鼎的妻子比史鼎还抠门。当初史湘云为贾宝玉做了点针线活耽误了家中的针线活,她就明着暗着讽刺史湘云。如今丈夫在外面欠了两千两的巨款,不解决这件事,她哪里能安心吃饭?生怕哪一天老头拿着欠条告上衙门,让他们还钱。到时候不仅银子没了,面子也没了。因此便找了几个人,去那老头的铺子里捣乱,去抢走欠条。那几人进去店里后又是摔桌子又是砸东西,揪着老头的衣服就索要欠条。老头是又气又怕,结果一口气没上来,倒地死了。事情便闹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