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和直郡王前几天曾经在月华门附近撞到过,太子说是“巧遇”,可胤禔并不这么想,从毓庆宫到月华门,中间隔着一个乾清宫呢,太子怎么会和他在这巧遇。
胤礽拉着他絮絮叨叨说太医都说,李格格这一胎怀的是女儿云云,念叨了好一会,他才道:“大哥前些日子去畅春园演武,不知道遇见曹寅没有。”
“曹子清?”胤禔看上去非常惊讶:“他已经回江宁了……哦,你说的是之前演武啊。谁知道他奉命做什么去了,我听说是他那个连襟还是舅子在畅春园,汗阿玛为了这个打发他过去的。”
李煦也是康熙某个乳母的儿子,为人虽然有些贪财、没什么才学,不过办事还算勤恳,这事太子也知道。胤礽觉得,听胤禔的说法,大概他真的是去练兵,毕竟后来老三、老四也去了。
“太子,”胤禔满脸关心:“你还好罢?”
“哦,我挺好,马上就回去了。大哥也忙罢。”说着胤礽若有所思的走了。
胤礽这段日子过得不错,康熙实实在在的要栽培他,让太子对朝廷各项事务,以及人事安排插手过问。而胤礽……胤礽活到了二十岁,才真正明白了太子的意思。
他不再是一个年幼的、摆设似的皇储,他要做的也不只是作为一个被父亲炫耀的儿子,他真真正正的开始掌握权柄。
跪在他脚下的臣子奴才,也不再是看在皇帝的份上敬拜他,而是跪他的权力和身份。
他是皇太子,是庞大帝国唯一的继承人,东宫是延续千年的法统,他的地位不可替代。胤礽指挥大学士和六部,朝野上下无有不从,每个人都说“太子英睿果断”,詹事府也真正派上了用场。
今年五月,胤礽的生日,他发现毓庆宫收到的礼物比往年还要丰盛。过去是那种看着热闹,而这一次,胤礽敏锐的感觉到,底下的人都在想法设法的琢磨他的想法……送上的东西不再是看着名贵的玩意,而是真正符合太子喜好的礼物。
权力真是个好东西,胤礽隐隐理解了索额图和当初那两个铁帽子王的想法,曾经手握重权体验过这种滋味,谁愿意放手呢。
现在想想,过去他还想在文事上独占鳌头,武事上赢过大阿哥,是多么幼稚的想法呀。太子站在毓庆宫门口,身边太监侍卫都小心翼翼的侍立在侧,等待太子的吩咐。
大阿哥能干不好么?其实这是好事啊,终归是自家兄弟,多一个得力的帮手有什么不好的。而老三喜欢文事不好么?也好啊,近枝宗室该有个正经文人,这都是好事啊。
我怎么现在才想明白呢。胤礽笑笑,似乎想不通自己为何那么愚蠢。他踱步进入了毓庆宫,迎面詹事府和内阁大臣就迎了上来:“太子爷,有事正要请您做主,奏折等您批复呢。”
“诸位慢说,进来罢。”
毓庆宫中太子忙碌,宫外的郡王府里,直郡王也在忙活。他向康熙请旨,他名下的包衣人,挑那些家境寻常、甚至宁可贫寒些的女子学习一些医学知识,然后入宫服侍。这样的人事儿少,省着那些内务府包衣世家,几代服侍帝室,破事儿可多。
“这是好事啊。”道琴非常高兴:“真正有利众人的事情,而且上行下效,日后民间必定也会出现更多的女子学医。”她生产过,就知道有个懂医术的贴心人帮产妇是多重要的事。
她眼神里都是赞许和爱,看的胤禔有点不好意思,他不好意思道:“这个需要时间的,也不是一下就能成,慢慢来吧。诶,这是谁家的帖子?”
“西林觉罗家。”道琴也想和他说这件事:“国子监祭酒鄂拜家的,想明日过府拜见,说是咱们请安。上头说鄂拜的儿子鄂尔泰打算科举,想求顾先生指点一二,求王爷引荐。”
道琴将拜帖放下,道:“是不是觉得很不对劲?”
岂止不对劲,要知道西林觉罗氏归胤禔管,且不说国子监祭酒的儿子需不需要求旗主王爷引荐老师,就说请胤禔引荐,这个理由蛮牵强,还不如备礼送到渌水亭,容若也不会将他拒之门外。
“拜师指教是假。”胤禔笑笑,恐怕想来投效才是真的。
镶蓝旗西林觉罗家平平无奇,鄂拜又已经从国子监祭酒的职务上离开了,可见康熙对他也只是观感平平,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人。鄂拜年纪大了,诸子并无所长,难道将来就靠着世袭佐领过日子?
鄂尔泰是鄂拜的幼子,胤禔也见过,学问倒还不错。或许鄂拜递这封帖子,都是为了儿子,想让儿子有个好前程。毕竟,旗人考科举也要从侍卫做起,可起步在哪里,这升迁的过程可是大为不同。
可怜天下父母心,胤禔看着正在自己书桌上作反的苏日格,不由得如此想到。
未来名动一时,配享太庙的鄂尔泰如今还是个十六岁的少年,被父亲领着,小心翼翼的穿过侧门,被太监带着走进了直郡王的书房。
早就听说过,直郡王好武,没想到书房风格却自成一派,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鄂尔泰小心的扫了一眼,发现书架上还有些文字歪歪扭扭的书籍,或许就是西洋人带来的。
书房几个大书架,上面多数是兵书和史书,只有最上面寥寥有一套通志堂经解和十三经疏义,至于四书五经,不知道被这位王爷给扔到哪去了。
鄂尔泰的目光落在了书案上,在窗户边的架子上,还摆着一把刀。下面垫着黄布,或许就是皇上赐给直郡王的战刀。有道是物似主人型,如果只看这间书房,主人应该是一位好相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