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得意地轻笑了几声,替女人盖好被子,自去熄了灯。
本还想和娇妻说些什么,偏人累了不到一会儿功夫便睡着,便搂着她睡。
次日家里的姨娘通房们来请安,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裴垣很少去妾室们的屋里,林盈袖月份大了不方便服侍,她们也是想抓着机会,若是运气好能得一子半女的,才算是站稳了脚跟。
小周姨娘每回请安必定带着二姑娘过来,裴垣对二姑娘也十分喜欢,叫到跟前来,问她药苦不苦。
裴曦宁摇摇头,俏皮地道:“母亲给我买了好些蜜枣。”说着又跑到林盈袖跟前,手轻轻地摸了摸她的肚子。
“小弟弟在这里面吗?什么时候出来呀,我好想弟弟。”
小周姨娘拉了二姑娘到身边,陪着笑脸道:“她没有个伴儿,一心想着要带弟弟,日日惦记着。”
林盈袖叫这些姨娘们也坐下,一块儿用饭。
这一个个的都在裴垣这里搔首弄姿,就算在她跟前服侍不是送个秋波,就是笑一下的。还不如让她们安分吃饭,林盈袖也不是嫉妒,只这屋里也该有规矩,谁许在主子跟前做这些姿态来?
“老爷,您一路辛苦,原该给您接风,无奈昨日老太太的席面,我这里——”
裴垣正给林盈袖夹菜,低声和她说什么,香菱干举着茶水,男人连看都没看一眼,只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十分尴尬。
“拿粥给老爷接风么?”竹姨娘取笑道,拉了她坐下。
“今晚上咱们屋里也是要过节的,你还怕没功夫给老爷递酒去?巴巴儿这个时候敬茶接风。”
众人取笑了一阵,用过早饭,裴垣今儿也不去书房,这回的差事办的相当好,当今高兴,封了郡王为亲王,加上王妃又有了身子,夸他中用,让亲王在吏部历练着。
裴垣也得了褒奖,宫里赏下的节日礼也比往年多了好些,林盈袖让将朝廷赏赐的送了好些去上房老太太屋里,还有那边五房的大太太。
自从有孕之后,多亏了这二位照顾。
因裴垣在这里,裴曦月也不方便过来商议今晚宴席的事儿。
和家中四个管事媳妇商议着,按照往年的规矩又添了好些,一则为裴垣接风,二则也是顾着林盈袖有孕,吃食上用了些心。
叫了四个唱的进来服侍,宴席定在西边的一处阁楼下,那边凉快,风景也好。
裴垣只陪着林盈袖,看她给孩子做衣裳,或者是说些外头的风土人情、笑话给她解闷取乐。
两人在屋里玩笑,在这里服侍的香姨娘和金姨娘两个听着别提多堵心了,往日林盈袖一个人霸占着老爷也就罢了,如今大着肚子还只管留着爷们在屋里。
这两人便接着倒茶送点心的功夫,时不时在两人跟前晃悠,又或故意到跟前咳嗽一声,或者是说个什么话。
林盈袖知道这两个人的意思,也不理论,反而缠着裴垣,哄他说笑话听,故意做给她们两个看。
中秋一过,渐渐凉爽,家中花园树叶渐落,只芙蓉开的最是鲜亮明艳,婆子和丫鬟们收拾落叶,修剪枝条。附近的庄子上丰收,各处送人情,分果子蔬菜。
长房那边却不见动静,老太太是长辈,自然不用分,可莫氏和钱氏两个是晚辈,却只收了众人的,连一根草也没拿出来。
林盈袖虽不在意,可家里规矩摆在这里,往后是给她们送还是不送?送觉得自己做了冤大头,不送,又怕上头怪罪。
倒是二房那边送了好些过来,五房那边次了一等,不过也是不少。
晚些时候裴垣去上房请安,五房大太太过来寻林盈袖说话,五大太太一向嘴笨,也不太会说话。
林盈袖倒是看出来了,七姑娘缺一个陪嫁的滕妾,五大太太膝下有四五个庶女,想打发一两个过去。做滕妾用不上多少陪嫁,更不用置办酒席请客。
这倒是省钱的好法子,也不是人心狠,又不是自己的女儿,即便给寻好亲事,嫁好了记得报答她亲娘,甚至帮着亲娘给嫡母使绊子也有。
别人不把嫡母当回事儿,做正室的又何必去白效力?
给国公府做滕妾,也不算辱没了。五大太太原本求莫氏,不曾想给莫氏呛白了一阵,说她心毒,让自己家女儿做妾,所以又求到了林盈袖这里。
这件事其实也不难办,老太太心疼女儿不肯带妾过去,林盈袖知道妾是不可避免的,自己安排的总好过爷们自己找的强。
这事儿还得与七姑娘说说,她自己愿意带去,老太太也没什么话说。
她这里裴曦月也安排了一个,想着带两个妥当些,因此说道:“你家十一姑娘与我家姑娘年纪差不多,送我这里来给我这大姑娘作伴吧!王府里也辱没不了她,倘或好还能混个夫人。”
五大太太巴不得如此,连声道了谢。
一下子打发了三个姑娘出门,只剩下一个也花费不了多少。
她屋里庶出的子女不少,要不是因为这些家里也不至于穷了。
十一姑娘闺名叫做琴娘,也是十岁的年纪,模样中等,又老实自然是好掌握的。
另外两个模样不算多出挑,她们的生母是贱妾,如此即便在国公府得脸也翻不出多大的浪来,不会给七姑娘惹事儿。
再说,这里还有老太太呢!
五大太太回去便把三个人送了来,先见过老太太。
老太太看这三人还成,只是觉得委屈了自己的女孩儿,叫了起,悄悄问林盈袖,“我记得你是最疼你家的女孩儿,怎么舍得给她安排两个?”
林盈袖叫人安排三人去姑娘们屋里去见见,和老太太说道:“若是一个没有,别人会说咱们家不知道礼数,大姑娘屋里之前那一个年底就到,没了亲娘,是继母打发出来的,人老实。这一个她的生母在五房大嫂子手里拿捏着,若是有一点儿不是,这便卖了她亲娘。七妹妹这边也是这样,知根知底比外头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