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如此之大,行为如此之嚣张,是否下一步便要反了这个江山
皇帝太后震怒,责令元王、丞相、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严查此事,凡是查到与此事有关系的一律下牢,等候进一步审查。
百官人人自危,大家族也是汹涌暗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查出的人越来越多,牵扯越来越大,百官慌了,在这样下去,这是要诛杀整个京城的贵族不成。
叶琳也知道时间差不多了,因此召集各大家族的掌权人和皇室德高望重的王爷来商讨。
其实此事起因主要在贵太妃的外祖林氏一族身上,林氏一族是江南的大商贾,地下地上的买卖都做,内里的龌蹉也不少。
公孙文仪被封为德妃后,摄六宫的权利,便逐渐将内务的供应交到林氏一族手上,开始林氏一族摄于皇族威严,不敢乱动什么脑经,可是在一次物品运输出错没被发现不说,还赢取了暴利,这使得林氏开始蠢蠢欲动。几次尝到甜头后,更是变本加厉,给普通宫女和太监的供应渐渐全成了赝品。
公孙文仪知道后本是害怕,但是在林家的诱导下和巨大的利益的诱惑下,还是让她铤而走险,只是对后宫她把控得更严了,后来皇甫凌凯登基,她更是有恃无恐了,认为历史有废妃废皇后,却没废太后,皇帝怎么也不会对她怎么样吧。
只是她想法是挺好的,可惜给先帝和叶琳搅糊了。
而林氏一族仗着是皇帝母族,在江南一带,欺男霸女,鱼肉百姓,更是将其他不归顺他们的商户弄得家破人亡,条条罪名,简直罄竹难书。
然,他们之所以能这么作恶,一来他们确实积累了不少财富,贿赂了不少官员,二来他们是皇帝的外族,京城的大多数权贵都是给他们面子,甚至为了钱财,与他们狼狈为奸。
现在,皇甫凌凯的根基还不够,冒然发落这么多的权贵不是什么代价太大,会触及根本,且要是太过,他们反扑,到时事情更加难以控制,还不如就此卖权贵一个人情,一来斩断一些摇摆不定的贵族和公孙文仪的联系,也让他们不敢再乱动什么歪脑筋,二来叶琳这次的目标本就是只是林氏一族,她还没胃口大到吞了大楚的所有权贵,这也不现实。
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既然太后愿意就此打住,把所有罪名都推到林氏头上,他们也自然也非常愿意找代罪羔羊,但毕竟林氏是皇上的母族。
权贵大臣们偷偷抬眸看向一旁似在假寐的皇上,难道陛下就没什么意见吗那可是他的外族啊!
你们内里和林氏有联系的人和东西最好毁了,或是上供给朝廷,否则,之后要是被抓着把柄,就别怪朕和太后出尔反尔了。
皇甫凌凯掀了一下眼帘,不咸不淡地说道,要不是看在她不喜欢血流成河,有些人他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放过,不过不着急,慢慢来吧。
微臣明白。
各位大臣心中松了一口气,看来皇上是真的不在乎林氏了,那就好,至于和林氏有关联的东西,呵呵,他们又不是傻子,还敢留着,这不是找死吗
各位大臣都顺着皇帝和太后递过来的台阶走下去。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最好给朕度量好,再有下次,就别给朕喊什么饶命、冤枉。
有些大臣心里咯噔一下,有种被人扒了衣服,赤裸裸被看清的恐惧感,皇上,是知道了什么
压住快跳到嗓子眼的心,诚惶诚恐跪下:微臣不敢。
退下吧。
臣等告退。
恐怕这次过后,那些人反叛之心会更加坚定吧,人性有时便是这样,你抓住他的一点错处,他会时时担心你会抓着它要挟他,为了消除这种不安,他们便会想办法让那个握住自己错处人消失或抓住对方的把柄反要挟。
无所谓,正好看看有多少人是想找死的!皇甫凌凯轻嗤,既然那么不要要命了,那他就成全他们。
皇甫凌凯抚上她的脸,心疼道:正好这次也是一个缓冲,之后我来处理,你就无需这么累了。最近她布局安排,还要处理朝政,有时忙得都忘了吃饭,可是他拒绝不了,这是她为他做的努力,他能做的便是好好养身体,不要辜负她的心意。
我不累,再说我只是布布局,其他出力活都不是我做的呀。
这次叶琳敢查,主要是淑、贤、恵太妃家族在大楚权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他们家族有参与的都不是本家,而是旁支,叶琳还给他们送了一个除掉旁支和提升名望的机会,虽然冒险,可是有皇室支持,也不是没有胜算。当然前提是皇上不包庇母族。
好在他们赌对了,比起皇室的威严和颜面,母族压根不算什么。
权贵大臣如是想,却不知皇甫凌凯初心本就是为了拔掉林氏这个毒瘤,断了公孙文仪的一只臂膀。
崇武帝元年夏至,经各部查明,林氏一族藐视皇族,欺君罔上,扰乱宫廷,残害无辜,罪无可赦,成年男子一律斩杀,女子则充入教坊,为奴为婢,其余未成年者流放塞外,终生不得回中原。
群臣震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皇帝对于自己的母族这么的不留情面,至少没想到如此狠绝,这是要断了林氏的一切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