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9页
    刘山点了点头,抱着英语书出了门。
    司铖拿手动了动她的脸,问她:你要吃雪糕吗?rdquo;
    这个天气,也就只有雪糕最降温了。
    半个小时候,刘山匆匆地跑了回来,气喘吁吁。
    此时,苏雪桐和司铖两个紧挨在一起,正你一口我一口地啃着雪糕。
    司铖抠门,外头晃了一大圈,就买了一根雪糕回来。
    两个人抢来抢去,越挨越近。
    刘山道:姐,你知道默尔的补习老师是谁吗?rdquo;
    苏雪桐抢到小雨衣最后一口,雪糕棍叼在嘴里,听他这么一问,她忽然想起了赵翠儿。
    赵翠儿当然不可能来给陈默尔补习。
    她沉吟了片刻,道:难不成是刘保国?rdquo;
    刘山抹了把热汗,倒也没有惊讶他姐一猜就对。
    反正她总是有料事如神的本领。
    他又呼出了一口热气,沉声道:对,就是他。rdquo;
    第72章 八十年代小丈夫(10)
    刘保国可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男人。
    苏雪桐走了之后, 他得有半年才接受了这个打击。
    但他很快就想到了问题出在哪里!
    他重生回来, 只顾着考大学的事情, 没顾上跟苏雪桐培养感情。
    考上大学, 又去了外地, 就更顾不上和她培养感情了。
    这才让人钻了空子。
    刘保国并不甘心, 仔细想了又想,上一世他虽说没了苏雪桐的消息, 但是他和刘山一直保持着联系。
    刘山娶了一个叫陈默尔的姑娘, 两个人是大学同学。
    陈默尔家在首都,刘山和她结婚之后, 俨然成了上门女婿。
    他还去过一次刘山在首都的家,那是个小公寓,墙上挂着许多两人的合影,还在一张大合影, 他还记得刘山指着那合影里的一个人告诉他,那是个多大的官儿。他对那个并不感兴趣,他找刘山就是想打听苏雪桐的消息。
    后来他再仔细一想, 那张合影好像是八中的。
    刘山是在家里上的高中, 那个合影肯定就是陈默尔高中时的毕业照了。
    刘保国来首都快两个月了,整日在八中的门口守株待兔,说来也巧, 正好就遇上了去八中找人的司慧茹。
    他在刘山家门口见过司慧茹一次, 她却是贵人多忘事不记得他是谁了。
    不过没关系, 他有的是法子。
    只是没想到刘山娶的那个陈默尔, 竟是司慧菇的女儿。
    更没有想到,那个哑巴竟有这么好的背景。
    刘山那儿见了刘保国回家报信儿。
    刘保国的心里七上八下,总觉着自己一会儿就能见到苏雪桐了,哪知道,一连几天过去,别说苏雪桐的身影了,连刘山都没有再来过陈家。
    刘保国又开始了守株待兔,一连三天,人没有守着,倒是蹲来了汽车。
    苏雪桐就坐在副架的位置上。
    司铖老远就看见了蹲守在大门口的那个男人,几年没见,他好像还是那样。
    司铖微微眯了下眼睛,停车吗?rdquo;
    苏雪桐也看见了,淡淡道:不是去书店吗?rdquo;
    司铖一脚油门,从刘保国的跟前过去。
    八月份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在脸上。
    刘保国犹如被人狠狠地甩了一巴掌,他在这一刻终于明白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刘保国辞掉了陈家补习的工作,毅然决然去了广东。
    他准备捞金,听人说广东遍地是黄金。
    一个月后,苏雪桐和司铖开学,两人都大四了,上不了几个月的课,就得下单位实习。
    赵翠儿给远在广东的表妹打去了电话,表妹告诉她凤仙歌舞厅的老板要转让,问她想不想当老板,她俩可以合伙。
    物欲横流的时代即将来临,赵翠儿犹豫了几天,收拾了衣物二次南下。
    她是怀着失恋的心情到的广东。
    表妹在火车站外接了她,还劝道:三条腿的□□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还不满地都是。rdquo;
    表妹跟了一个从香港来的小老板,当然她肯定不是大婆,甚至连二婆都算不上。
    但小老板舍得花钱,每个月总得给她个三几千。
    赵翠儿的钱已经花了七七八八,跟表妹打借条借了一万,表妹那儿自己又出了一万,两万块盘下了凤仙歌舞厅。
    歌舞厅可不是那么好开的,好在原老板和姐妹俩是熟人,干脆将靠山也引荐给了她们。
    上供揩油自然是少不了的,如此筹备一月,凤仙歌舞厅重新开业。
    灯红酒绿,歌舞升平。
    赵翠儿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碰见刘保国的时候,那个人如从天而降,陡然出现。
    翠儿,我还以为看走了眼呢!没成想,真的是你啊!rdquo;
    眼前的男人西装革履,那梳起来的发丝儿,油闪闪的,简直亮瞎了赵翠儿的眼睛。
    她的眼眶一红,哽咽出声:保国哥!rdquo;
    刘保国到了广东才知晓,这里并不是遍地都是黄金。
    他做了好几份工作,可没有一份能让他迅速捞到金。
    这时候,有个同乡告诉他,赵翠儿也在这里,并且混的不错。
    自尊心和廉耻心这些东西,能伸能缩,只要一想起哑巴开着那辆汽车从自己的面前驶过去,刘保国就彻底忘记了自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