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9页
    之前语重心长告诫乐景“慧极必伤”的那个老大夫这次就直言不讳道:“你这是油尽灯枯之兆。”只是老大夫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一般出现这种症状的都是一些年纪很大的老人, 他们也没生什么病, 只是大限到了, 所以身体就会慢慢失去生机,也就是所谓的老死了。
    老大夫纳闷的地方就在于, 李景然不是那些寿终正寝的老人, 他今年也不过才17岁, 怎么脉相却像那些八十多岁的老人一样透着死气。
    乐景对此却有猜测。
    在他穿过来时, 李景然就已经死了。也就是说他其实是附身在了一具死尸上的。之前他频繁生病,他就有猜测是他的灵魂和李景然的身体不兼容造成的排异反应。现在这具身体内的生机迅速流失,很有可能是排异反应加剧, 他的灵魂可能很快就要离开李景然的尸体了。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说他要死了。
    两个月前, 中村凉太曾说他还有185天就会被人杀死。他算了算时间,发现那天是10月4日,正好是重阳节。
    这两个月以来,乐景也并没有闲着,他拜托了同桌丁晖发动自己家里的权势来调查暗杀事件的幕后主使。
    但是如果他们这次一击不中后就彻底蛰伏龟缩起来的话,那么即便是警察调查也找不出什么线索,毕竟民国也没有监控,在全北平城里找个杀手不亚于大海捞针。
    所以他也加快了《王朝崛起》剧情的节奏,想要用更加“犯禁”的内容逼那些人的再次现身。《王朝崛起》目前的剧情已经进展到了皇帝被野胡杀死,徐望穆打着为皇帝复仇的旗号已经拉起足足三十万人的义军队伍,旗下有不少文人武将效力,并且已经收复了大华的大半失地。此时正在广积粮高筑墙,磨刀霍霍,打着为皇帝报仇的旗号准备收复被野胡占据的另外半边失地。
    如果那些人果真是因为《王朝崛起》所蕴含的某种思想而对他起了杀心的话,那么那些人在看到如今的剧情发展后不可能还坐的住。
    因为徐望穆现在已经坐拥三十多万大军,享受治下万民香火祭拜。在赶跑野胡大军后,他的声望势必将会被推高到顶峰,他将会是大华最有权势的人。
    ……面对徐望穆的如此功绩,天下万民唯有以皇位筹之。
    徐望穆一介平民会黄袍加身,开创伟业。
    尽管背景发生在了架空古代,大华也和民国不同,是封建帝制国家,可是《王朝崛起》却是一本正儿八经讲诉造反的书。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乐景闭门不出,李淑然也请假待在家里。屋外也埋伏了很多便衣警察,就指望着如果杀手再来暗杀就能一网打尽。
    然而乐景写的种种剧情终究还是没有被《北平小说报》刊登,与此同时,已经很久没有登门的主编张熙贯终于登门来访了。
    自从《畜生道》问世后,张熙贯就已经把收稿的差事派给了一个新编辑,再也没有兴致勃勃地登门和乐景讨论《王朝崛起》的剧情了。
    乐景对此并不伤感,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这次突然登门的张熙贯脸色青白得宛如死人,一进来就直勾勾地盯着乐景瞧。
    “怎么了?为什么这么看着我?”
    张熙贯看向他的目光绝望中却又藏着点点希冀,轻声问道:“徐望穆会做皇帝吗?”
    乐景的点头打破了张熙贯最后的幻想,这名老人看向乐景的目光甚至带上了哀求:“徐望穆可以辅佐新帝,开创一世君臣相得的佳话。”
    乐景摇了摇头,几乎有些残酷地开口问道:“既能为皇,何必称臣?”
    张熙贯脸上彻底失去了所有的血色,他有些失魂落魄地低下头,身体摇摇欲坠。
    乐景耐心地等待着,却没有安慰的意思。
    安慰?怎么安慰?他又不可能改变剧情走向。
    所以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张熙贯低着头,声音低哑却无比坚定:“那么恐怕我们报社,是不能继续刊登先生的作品了。”
    乐景对这个回答并不感到意外。
    既然如此,他换家报社再投就是了。
    张熙贯好像猜到了乐景在想什么,很快就补充道:“恐怕,以后这华夏没有一家报社会刊登先生的文章了。”
    从刚才就一直面不改色的乐景终于挑了挑眉。
    所以他这是被全面封杀了吗?
    对方拥有如此权势,怪不得后世猜测凶手会从国党和青帮入手。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恐怕对方针对他的打击不过是刚刚开始。
    就像乐景所预料的那样。
    就在张熙贯造访后的当天下午,屋外的便衣警察突然消失了。紧接着丁晖就登门造访,面色古怪,眼神歉疚,一来就给他深深鞠了个躬。
    乐景笑着问:“这是怎么了?怎么一来就给我行如此大礼?”
    丁晖直起身来,垂下双眸不敢看乐景:“不好意思,先生,以后我们还是不要见面了。”
    乐景沉默了一下,看向丁晖的目光带上一丝了然:“上头发话了?”
    丁晖肩膀一抖,咬住了嘴唇没有说话。
    乐景好像只是在自言自语问道:“我大概还能活多久?”
    回答他的只有沉默。
    乐景摇了摇头,若无其事笑道:“既然如此,你怎么能亲自过来拜访我?这件事被他们知道了,你的日子会更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