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瑜虽然说着四年内考状元,但侯府上下别说主子了,就连下人们也都当个笑话听,萧氏还以为邵瑜折腾一段时间就会回来继续习武,没想到儿子不声不响的就去参加了县试,甚至都没跟家里说一声。
萧氏心里止不住的脑补,儿子这般,难道是因为他们平常打击太多了,因而这样重要的事都不想跟家里说了,在萧氏的脑补里,邵瑜就是一棵因为家人嘲笑忽略而暗自神伤的小白菜,可怜兮兮的蹲在角落里长蘑菇。
这样脑补着,萧氏虽然仍然觉得自家儿子考不上,但态度却端正起来了,心下也因为自己的忽略满是歉疚。
等到邵瑜最后一场考完,看见的就是全家齐齐整整坐着等他的场景。
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事要跟我说吗?rdquo;邵瑜问道,看见就连邵大奶奶都挺着快要临盆的身子等着自己,暗道莫非真出了什么大事。
儿呀,就算考得不好也别灰心,咱们明年再来。rdquo;萧氏开口安慰道。
邵侯爷摸了摸胡须,说道:咱家就没有读书那根筋,你也别搁这死磕了,明天我就跟陛下写个折子,让你去御前当侍卫。rdquo;
邵瑾也凑了过来,将一柄长刀递了过去,小声说道:小弟你别难过,你不是想要我的落雁吗,给你就是。rdquo;
邵瑜光速换脸,神情一秒钟从懵逼切换为伤心,仔细观察起来,甚至能看出其中蕴含的失落、羞愧、后悔等种种复杂的情绪,右手却快速的接过那柄宝刀。
落雁呀,这可是一把名刀,终于可以好好玩玩了,邵瑜心下想着。
邵大奶奶也凑了过来,她想了想最终开口道:小弟别难过,我家里两个侄子县试考了三回都没过,你一次考不过完全不丢脸。rdquo;
邵瑜:hellip;hellip;
邵家人虽然都觉得邵瑜考不上,但对于彻底遗忘邵瑜的考试这回事,都觉得自己太过忽略儿子弟弟,因而全都满心愧疚,最后这些人全都用自己的方式安慰了一番肯定落榜rdquo;的邵瑜。
邵家自开国便全是武人,从来没想过将子弟往科举方向培养,邵瑜从前读书也多以习字为主,正式进学满打满算也只有在书院的那五个月,即使邵瑜说他是书院第一名,但因为那书院里全是纨绔,邵家人也没觉得邵瑜读书有多厉害,因而他们丝毫不觉得他会考上。
等到县试结果出来,邵瑜居然是第一名的时候,邵府上下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邵侯爷脸上却没有半点喜色,反而私底下悄悄问邵瑜:你是不是买题了?rdquo;
邵瑜哭笑不得,只能再三保证他凭的是真本事。
但邵侯爷依旧是半信半疑,说道:别这样,作弊没意思。rdquo;
邵瑜直接翻了个白眼。
等到邵瑜府试又是第一名,邵侯爷坐不住了,朝着邵瑜小声说道:你要真买题了,尽早跟我说,还能替你遮掩一番。rdquo;
怎么解释邵侯爷都不信,邵瑜索性懒得理他了。
童生试分为两部分,先考县试,县试通过再参加府试,府试通过便正式成为一名童生。成为童生就可以参加院试,院试考中,便称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
县试、府试全都通过,邵瑜如今也是个童生了,且因为他是第一名的缘故,在院试时为了照顾当地学政的脸面,几乎不会让第一名落榜,因而他也算得上是一名准秀才了。
邵侯爷思来想去依旧心下难安,找邵瑜身边的小厮打探了一番,见幼子近期也没什么大项支出,平日里也都待在家里,因而也没什么交际,邵侯爷这才后知后觉的开始相信,似乎自己的儿子好像真的要考上秀才了。
全是武人的邵家,竟然能出一个读书人,对于邵侯爷来说,这可真是全新的体验。
县试、府试之间相隔的时间很短,因而去年年底书院便与学生们说好了,开年所有人参加县试,若县试通过就继续往下考若是不通过就直接回到书院继续读书。
而无论县试还是府试,全都需要考生回原籍应考,邵瑜和曹润之户籍在京城,冯晏原籍在兖州,其他人都是苏州本地人。
此时县试、府试全都结束,少年们考试的结果也逐渐反馈给学院,外地考试的十三个人除了郑云这个后进生,全都过了县试,但最终考过府试成为童生的只有六个人。
冯知府简直喜极而泣,他幼子读书也有七八年才考上童生,今年考院试还落榜了,但长子正经读书才多久?半年。长子读书半年就能考上童生,这显然是个读书的好胚子啊,他心下不禁想着,若是早些年就督促长子上进,也许现在都已经在准备参加乡试考举人了。
冯晏和赵华起初还有些不敢相信,毕竟两人还不想这么快参加考试,但学院那边给出的意见却是尽力一试,若是考中那就是中了头奖,若是考不中,他们本就只学了半年,落榜也不丢脸。
也正因着这个缘故,十三个少年参加考试时心态都极为放松,反正家中都有钱,这点赶考的钱对于他们各家来说都是毛毛雨,他们都只当这是一次科举演习,因而他们完全没有出现任何紧张的情绪。
苏州早春甚是寒冷,不少考生直接倒在了考场里,纨绔们的家长相比较他们科考的结果,显然更担心孩子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但偏偏一场场考下来,少年们虽说不上生龙活虎,但明显也不像感染病症的模样,并且日日都胃口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