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琻紧皱起眉头,心头愈发涌起不安。正想再说两句,却忽见沈梒抬头望向了天空,微笑着伸出了手去:“让之你看,下雪了。”
谢琻一愣,忽觉眼下一凉,抬手一摸,果是一片雪落在了脸上。
天色墨蓝澄澈,太和殿灯火恢弘,长风裹挟着飞雪穿过朱门涌向京城的千门万户。
瑞雪兆丰年,这是最吉祥的预兆。
然而在这漫天的晶莹之中,谢琻怔怔看着沈梒含笑的侧脸,心头升起的却是此起彼伏的复杂与不安。
第7章 脏雪
果如谢琻所料,新岁宴过后没多久,洪武帝便下旨命沈梒迁至西苑值守,名义上是去修缮万善殿所藏佛经,实际则是专职为洪武帝撰写青词。
此令一下,满朝皆是议论纷纷。
沈梒的不少同僚们都是难掩艳羡。需知许多进了翰林院的学子们若没什么出色表现,后期便会外放为各部主事或知县,可能直到年迈致仕都无缘面见天颜一次。然而这沈梒年方十九,不仅受洪武帝钦点参加了新岁宴,还被选入西苑天子之侧,可谓是一步登天啊。
但也有一些人心生叹惋。
洪武帝早年为君勤勉,广纳贤才,专注吏治,创下了如今的锦绣盛世。但近年来随着洪武帝的年纪渐长,他开始信封道教,痴迷于求神仙、挖仙草、炼仙丹。本应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纪,却因吃了太多的大补丹而体质孱弱。
为此已有不少言官上疏,恳请洪武帝保重身体,怎奈当今的内阁首辅邝正乃是一个十足的谄媚小人。他一方面打压铮谏的言官,另一方面继续为洪武帝寻找民间道教大仙,还鼓励洪武帝于西苑修缮了椒园来圈养这些道家“仙人”和专门写青词的文人们。被邝正顺了龙须的洪武帝,愈发对邝氏在外做坏账目、抢占农田、克扣军饷等恶行视若不见,引得天下有识之士愤愤不平。
去年沈梒入仕,本有不少人觉得他或许能成为一代谏臣也说不定。然而方短短一年,这位“荆州汀兰”便已弃了自己的矜贵,来了个鲤鱼跃龙门,干起了文人们最不齿的事情——写青词。
然而在议论的漩涡之中,沈梒却是最为平静的人。离去的前一天,他先去拜别了翰林院的老师李陈辅。这位礼部尚书什么都没表示,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向他行礼过后,才平静地叮嘱了一句:“伴君如伴虎,此去多加小心。潜心专注,戒急用忍。”
沈梒躬身答是。
从李陈辅处回来,又与各怀心思的同僚寒暄过后,沈梒终于从翰林院告辞出来。
只是这期间,谢琻一直都没有露过面。
沈梒穿过中庭时,又忍不住顿住脚步回头看去。去年盛夏,那棵中庭角落里的大槐树绿荫如云,树下的古井水波盈盈。谢琻曾恰巧撞见自己藏在那里冰镇的瓜果,他们一同躲在树荫和井水的涔凉之中,吃着粉桃和甜李,偷得浮生半日闲。
然而此时,那槐树的枝头压满了残雪,古井也已干涸,那个角落已不能再借人偷闲片刻。
沈梒收回了目光,在心中轻叹了声,掉头离开了。
————
洪武二十四年。二月廿八。
邝正踏着新雪自椒园中匆匆而出,准备回宫内给洪武帝复命。
前几日他从广宁一带寻了个民间名气很大的道家仙人,带进宫来面见洪武帝。这仙人或许真有两把刷子,洪武帝见完后便立马赐其尊号玄灵真人,并命人在椒园内寻了地方好生安置。对于洪武帝吩咐的事情,邝正从来不假下人之手,亲自过来安置妥帖玄灵真人——这也是他盛宠不衰的一大原因。
马上转过三月便该立春了,谁知昨夜又薄薄地下了一场春雪。之前地面上的泥泞还未完全化干净,这又覆上了一层冰雪,人脚一踩便爆浆般炸出一脚雪泥。
邝正走了几步就满心烦躁,让人拽来了椒园的管事太监,斥责道:“你看看这满园的污秽,成什么样子?这园子里住的,不是天宫下凡的真人,便是专门为圣上撰文的才子,皇上兴致来了也可能巡游至此。你来说说,这里面谁的脚底能沾泥?”
椒园管事太监吓得连连磕头,额顶砸碎了覆着薄冰的雪泥,弄得满脸满身脏臭。邝正看得有些作呕,挥手正想让他退下去,一抬头却瞥见了个人影。
那人身穿着玉色大氅,行走间衣角翻飞,露出了底下六品的青色官服,此时正绕过垂花门往崇智殿的方向走去。明明这满园都是泥泞湿滑,任谁路过都是龇牙咧嘴、踮脚弹腿的,偏偏这人走得不急不缓,优雅得体之中又有一众自在风姿。在邝正的角度看不清他的面孔,但仅观那修长的背影,便知定是位出众之人。
邝正盯目看着那背影,缓缓问道:“那是谁?”
有在场的小太监踮起脚尖一看,便道:“回大人,是崇智殿的沈修撰。”
原来是沈梒。
两厢离得并不远,那边的沈梒估计是听到了动静,扭头一看,立时绕路回头走到了邝正的近前,长揖到底恭声道:“下官沈梒,见过元辅大人。”
邝正眼角露出些笑纹,颇为热情地抬手扶了他:“原来是良青。自你调职西苑后便没怎么见了,如今可好?在这里可还习惯?”
沈梒欠身,含笑答道:“多谢元辅挂念,下官都好。无论在哪里,只要能为皇上分忧,没什么习惯不习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