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3页
    “算了,今晚雨要是停了,大花你带我去找黑豹前辈吧。”为了不让自己变成一只秃毛兔,他还是快点去找豹子精支招的好!
    话是这么说,白图图还是忍着心疼,在常盛回来之前拔一撮毛变出兔子。
    早就看破他的障眼法的常盛此时看着田里长势旺盛的秧苗,心中狐疑。
    相比较隔壁村人刚刚插下去东倒西歪显的秧苗,他地里的苗子拔高了一截,棵棵精神抖擞,叶子碧绿,像极了插秧后长了一段时间的秧苗。
    明明他插秧不过两三日!
    常盛正惊疑不定,耳边传来村人的慨叹:“常大,你地里的苗子咋长得这么好?你今年换种子了?”
    村人是真的羡慕。为了上山打猎,他家的秧还没插,如今雨水来了,才匆匆下田插秧。
    常盛摇头:“没换。”
    闻言,村人便有些懊恼:“早知道就不去争那两只野鸡了,这雨水前后插的秧就是不一样。”
    山上的鸡这么多人哄抢,他也没打到几只,反倒误了种地。
    常盛面色淡淡,对此不作评价。
    村人讪笑了下。当初憨脸汉子问常盛为什么不上山打猎,常盛说要下地插秧时他也在场,当时还在心里嘲笑常盛傻,谁知……
    村人有些郁闷。都怪常三,他一时被他言语蛊惑,才想着山上捞钱而不管种地。
    想到这里,村人看向常三家的水田,奇怪道:“这常三怎么还不来插秧?难不成他在山上过夜了?”
    常盛蹙眉:“他没下山?”
    村人不太确定:“我们下来时,没看到他人。”
    事实上,常三的家人也没看到他人。
    常三上山后,一夜未归。
    第48章 寻人
    “你们瞧见我家常三了吗?”
    细雨绵绵中,枯瘦如柴面容憔悴的妇人步履蹒跚,每每瞧见一个村人便会上前询问,可被她询问过的村人皆摇头答没瞧见,妇人眼中哀戚愈甚,惊惶之下竟落下泪来。
    “常三!我的儿!你去哪了?”妇人瘫倒在地,痛声哭嚎。
    “李婶,你快起来!”“是啊,李婶你病还没好,可不能淋雨着凉呀!”相熟的村妇见状忙把人扶起来。
    “二牛娘,你家二牛昨日不也上山了吗?他瞧见我家常三了吗?”妇人紧紧抓住来人衣袖问,眼中满是希冀。
    常二牛的老娘常刘氏拍拍她手背:“你先别着急,我把二牛叫来问问。”
    妇人忙点头,结果常二牛来了一问,也没见到常三。
    路过的吴二哥听到这事,把昨日上山的村人都询问了一遍,大伙都说看到常三上山,可下山时没见着人。
    常三担心与人平分猎物,不愿意与人组队打猎,都是独身一人行事,他们下山时常三估计还在山上。
    妇人泪流不止:“我家常三上山时偶尔会晚归,但无论如何总会在天黑前赶回家,可昨晚都入夜了还没见到人,我心中不安,饭也吃不下,在门口守了一夜……”
    说到这里,妇人放声恸哭:“我的儿啊,你快回来啊!”
    “李婶……”吴二哥心中不忍,想了想道:“昨日常盛也上山了,我找他问问看。”
    村人纷纷出言安慰她,让她别着急。吴二哥转身,快步往常盛家里去。
    白图图正无聊地坐在屋里,外面湿嗒嗒的,他也不想动,就抱着大花发呆。
    “常盛——”
    外头一声急切的吆喝传来,大花耳朵动了动,白图图摸摸它脑袋,抱着它走出房门去看谁找常盛。
    “常——”吴二哥正想喊第二声就对上白图图好奇地目光,声音顿时卡在喉咙里。
    早就听闻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公子借住在常盛家,也听闻过村人说这小公子长得和画里走出来似的,但眼下瞧见,吴二哥心里还是感到震惊。
    站在门口的少年唇红齿白,眼眸清亮,气质清贵舒雅,一身如雪的白衣衬得他姝丽无双,比自己见过的任何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都要惹眼。尤其常盛那只凶悍的大花猫乖乖趴在少年怀里,让容貌昳丽的少年多了分娇憨和可爱。
    “常盛下田去了,你找他有什么事?”白图图开口问。这个站在篱笆外的黑脸汉子他见过,就他第一天被常盛捡回来的时候这汉子来家里找过常盛,他还记得这人和常盛说的话。
    小公子的声音轻轻软软,听得人十分舒服。吴二哥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就想找常盛问问看,他昨日在山上见着常三没。”
    “常三?”白图图想了想,“是左脸颊上长了一颗黑痣的青年吗?”
    吴二哥诧异道:“你知道他?”
    白图图很实诚地点头:“知道呀,他老和村民们说常盛坏话来着。”
    吴二哥面色窘迫,讪笑道:“常三上山后昨夜一夜未归,他娘正哭着找人……”
    白图图了然,道:“我和常盛昨日都上山了,不过我们没看到他。”
    “那行,唠叨了。”吴二哥道了谢匆匆离去。
    得知吴二哥也没能带回常三的消息,妇人哭得撕心裂肺:“我的儿,都是为娘不好啊,早知我就偷偷死在外头不用累你整日为我筹钱买药……”
    言罢妇人两眼一黑,竟是哭晕过去。
    这事很快就惊动了村长,常山村村长是个五十多岁面相沉稳的中年男人,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让常二牛的娘和另一个村妇把人送回家,而后召集村里的青壮来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