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7页
    此外,楚钧的品阶被国师掩藏得很好,他几番试图探查,都被一股强大的力量阻挡。
    楚钧登基已经十载,近日又动作频繁,也不知是否增长了品阶。
    近日出入京郊的那些官员,除了吴立以外,大部分出自寒门,若这些人的品阶迅速增长,得到提拔,此消彼长之下,他们五大士族的实力肯定会有所削弱。
    而这些事情的起始,在于陛下对童冉的重用。
    这个人如今在兵、工、户三部的威望也颇高,这对五大士族,对傅家而言不是好事。等出了年节,京察在即,到时候自己便能有所行动了。
    傅霖又抿了一口酒,旁边的同僚提起一件趣事,桌上谈笑起来,傅霖也笑了笑,仿佛沉浸于这场同僚小聚之中。
    这两个月里,不仅郊外制造蒸汽火车头的进展喜人,沈西主持的水泥路工程也大有进展。
    沈西带着工部的人与都南道当地官员一起,敲定了都南道境内多条主干道的具体规划,修路资金一半从国库里出,另一半则来自都南道的道库。
    工程动土开工的第一条路,便是从京城联通都南道卓阳府的水泥路。它将与此前童冉和沈西设计修建的道路网络联通,将京城、卓阳府、小锅县、金河监甚至山林北道的崇县打通,建立起大成第一条高速运输网络。
    在这个小网络的基础上,沈西又设计了数条于都南道境内的水泥路干道。都南道与多道接壤,等它的路修好,再在其余道内逐一开工,预计五年内在大成境内建立起基本的水泥路交通网络,十年内建立起成熟完善的水泥路交通网络。
    工部设计图纸的时候,童冉还给户部提了个醒:各条城际干道上可以设置收费口,向使用这条路的过往行人和车马收取过路费。
    有了过路费,修路和养路的费用多少能回来一点,能减轻户部不少负担。
    吴欢听到这个主意,两眼放光,当天就跟户部尚书阎亮通了气,阎亮又去找任进说明情况。不知道他承诺了什么,工部修改图纸的时候竟然没有一点不满。
    这些事情童冉参与不多,有许多都是吴欢或者裘乐跟他说的。至于阎亮承诺了什么,裘乐也有猜测:咱们要的材料如今准时了许多呢!
    *
    因为这是大成新交通网络的第一条路,图纸敲定后,没有立刻动工,而是由礼部筹办起了奠基祭祀礼。
    祭祀礼布置得很隆重,就设置在道路开工的第一天。
    童冉身为水泥路的发明者,自然也要参加。
    这天有些冷,童冉却忘了在官服里头多加一件,他站在一群参与修路的工部官员之中,忍住抱手臂取暖的冲动,微微抖动着小腿,嘴唇发紫。
    远远的,威严的明黄仪仗缓缓而来,众官员躬身行礼,三呼万岁。
    童冉混在人群里,他行礼的动作比别人慢了半拍,看向那仪仗中间明黄的御辇。辇上装饰着祥云与飞龙,就如辇中人袍上绣的那样。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115章 第一百十五步
    身着明黄龙袍的青年迈下内侍搬来的简易阶梯, 他抬了抬手,熟悉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地道:“平身。”
    童冉随大流谢恩,他敛着眉眼,没有如往常那样直视天颜。
    苏近跟在楚钧身侧, 他注意到陛下的目光扫过群臣, 独独在童冉的方向停留了片刻。而那童冉似乎毫无知觉,跟其他人一样低眉敛目。
    细细算来, 童大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未进宫,陛下也没在去过庄子, 甚至没有宣过他。
    听苏全说,童冉这一个多月吃得好、睡得香, 除了比较忙碌外, 唯一的烦恼是他的那头老虎不爱搭理他,看不出半点唯恐失了圣心的惶恐。
    哎。
    苏近不止一次暗暗叹气, 陛下的心思他早已看了出来, 只是要拿下这位童大人, 怕是不简单呐。
    楚钧只扫了一眼童冉便没再看他。
    旁人以为他们一个多月没见了, 其实他化作小老虎,与童冉日日相见。虽说送饺子那日童冉的拒绝令他挫败得很, 但这些日子,眼瞧着童冉对身为小老虎的他百般讨好, 楚钧也还是稍微消了一点点气。就一点点。
    昨天晚上,他善心大发地给童冉摸了一会儿他的皮毛,就一会儿会儿, 而且他并没有觉得这样很舒服。绝对没有!
    礼部办事周到,祭祀礼很顺利。
    礼毕后,童冉跺跺脚,打算尽快回去烤火,却见苏近带着两个小内侍快步而来。
    “童大人。”苏近施礼。他身后的两名小内侍低着头,一人还捧着一个大托盘,上头盖了布,看不出究竟放的什么。
    苏近揭开布,对童冉道:“这是陛下亲赏的狐裘披风。”
    小内侍依言,将托盘递到童冉跟前。
    童冉冻了许久,这会儿看见皮毛制品下意识想裹到身上,但他忍住了这股冲动,问道:“我能见见陛下吗?”
    苏近抱歉道:“陛下已经回宫了。”
    童冉点头:“替我谢谢陛下。”他从托盘上拿起狐裘披风,披风是深灰色的,他伸手一旋,披到身上,外间的寒冷顷刻间被挡住,很温暖。
    苏近又跟童冉说了两句话,却没得到他的反应,他伸手在他眼前试探道:“童大人?”
    “啊?”童冉这才回神,抱歉道,“童某刚才走神了,公公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