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1页
    傅霖笔直站着没有说话,他前些日子派人去过傅禃那里,童冉做的一系列事情他的人都如实汇报给了他。那些事都没有问题,只是他心里总有一股子不安,童冉如此出挑实属反常,他性子保守,对不合常规之人天然抱有三分戒心,更不用说,陛下还格外重视他了。
    不过现在童冉做的均是利国利民之事,他便也没有进一步举动,只是静观其变。
    楚钧听了户部尚书的话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列位爱卿有何看法?”
    大家看不透皇帝的意思,都谨慎着不敢发言,说话的也不过说一些常规的言论,无外乎童大人政绩很好,是国之栋梁一类的。
    楚钧不置可否。
    最后阮正上前道:“童大人治下有方,原该传他进京述职,传授我等同僚经验,但论学习经验,实地考察才是上佳之选,臣奏请陛下设立一只学习团,由户部和工部官员组成,去金河监学习之后前往各地,让各地放都学着,保我大成以后的冬天都能少些死伤。”
    听得阮正的建议,楚钧总算有了动静。
    “阮爱卿所言甚有道理,令你即日起选人组团,五日后前往金河监考察学习。”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是利不是莉的地雷,比心~
    本来说好了九点,不过既然提早写完,就早点发上来啦~
    明天会尽量回归中午十二点更新的。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84章 第八十四步
    朝廷派遣考察团到地方去是大事, 天底下最着名的考察团便是三年一度前往各地遴选官员的道审团。
    道审团只抽调吏部官员, 而此次奉楚钧口谕组建考察团, 则抽调了吏部、户部和工部三处的八名官员,加上随行吏员共计二十六人,比单个道的道审团规模还大, 可谓是浩浩荡荡。
    童冉那里也接到了旨意, 为表重视, 他派了顾岚前往迎接。
    “金河监监察副使顾岚,见过各位大人。”顾岚在卓阳府边界接到了这支京里来的考察团。
    大成惯例,派往各地考察团最高品级为六部主事,此次破例有一个员外郎, 便是阮正。他奉命带队, 走在最前头, 与顾岚相互见礼。
    阮正以外,吏部还有一名令史随行。户部和工部各派了三人,工部的主事便是此前帮着卓阳府修路的沈西,另有两个令史, 户部的主事名叫吴欢, 人如其名,见谁都是一张笑脸,他也带了两名令史。
    接到人后, 顾岚带着他们往金河间而去。
    因为路途较长,人又多,免不了经常要停下来休息。
    休息时不免闲话, 一行人说起了卓阳府的道路。
    阮正:“我记得卓阳府的路是沈主事主持修建的,修得甚好,跟小锅县的也不遑多让。”
    沈西在一群官里面鹤立鸡群,拱手道:“大人谬赞,沈某只是协助。”
    阮正道:“这样平整的路面京城里也没有,我等回去应奏明陛下,普天之下都该修这样的路才是。”
    吴欢作为户部的人,听到要花钱的项目便本能得心肝一颤,道:“修路耗资巨大,还是应该缓缓而行。”
    顾岚道:“路修好了以后商贾都爱往这里走,听闻卓阳府的商税都多收了许多。”
    “果真如此?”吴欢眼睛亮了,这大成天下每天开支众多,不小心打个仗国库便要空掉,他们户部每每为此愁白了头,若是能增添税收,这路是该修一修。
    沈西不关心国库,他身为工部一员,更在意路的本身:“商税倒是其次,这水泥路不仅平坦,还很结实,数十辆载满货物的马车路过而不塌,若全国都是这样的路,每年道路维护整修便可剩下许多人力。”
    吴欢眼睛又亮:“这敢情好。”他遂指挥自己手下吏员记录下来。
    吏部的阮正很欣慰,如果大成的官员都是这样在其位谋其职,他们吏部也不至于常被陛下摆脸色。
    正说话间,两辆自行车丁零当啷地从路上穿过,吸引了考察团里一种目光。
    “那是什么?”吴欢问。
    顾岚道:“那是自行车,也是我们童大人发明的,岭西和山林北道均有商号在售,今日卓阳府里也越来越多了。”
    沈西:“看起来甚是精巧,尤其那对轮子。”
    顾岚:“沈大人不亏是工部的行家,这自行车上最了不起的便是它的轮子。”
    吴欢和阮正不懂这些,又有一辆自行车过,他们只觉得这轮子确实比马车的精巧,但工艺上究竟有什么难点,那是一窍不通。
    “这东西价值几何?”吴欢更关心这个。
    “如今面世不久,大约一二百两吧。”顾岚道。
    吴欢感叹了一声真贵。
    沈西:“若是能骑上一骑,更可体会其精妙之处。”
    顾岚:“到金河监便可骑了。”
    “当真?”沈西来了精神,当下就催促着顾岚快些上路。
    沈西一心想尽快抵达金河监,可是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学习考察童冉设计的御寒之法,小锅县或者定县,他们总得去一个实地考察一番。
    因小锅县率先实行抗寒之法,考察一行便去了那里。
    第二日一早,高卓接到传讯,带了人到衙门门口迎接。考察团里最高的官职才是正五品的吏部员外郎,所以规格并不高,比起之前交代御前总管苏近,他们要放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