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谁都行,就是不能说她养大的崽崽。
林璇想也不想道:“嫩是嫩了点,但他有仁心,且有手段与胸襟,说不得他能创造伟业呢。”
听着林璇这样高的评价,连他说一句不好的话都不行,又想到那位新君对自己的敌视,萧敬突然有些胃疼。
这两个人做什么啊!分明没在一起,却还是要在自己面前上演一番君臣佳话吗?
微风吹着翻滚的粟米,成熟的香味传进鼻中,萧敬看着火热收割的百姓,心里的郁闷有些消散了,他不得不承认。
这位卫国的新君治国还挺好的。
林璇挽起袖子,看向远眺的萧敬:“萧兄想去瞧瞧王上治下的百姓吗?看看他的手段与仁心。”
萧家一贯忠于天子,而林璇透露出的是卫恒终会问鼎天下的想法,对于萧家来说那是大逆不道的。
萧敬仅仅是温和一笑,便道:“去看看吧。”
让他看看,卫王到底有什么手段,可以让林璇对他这么有信心。
两人走向了田间阡陌,他们虽然一身粗布葛衣,但周身气质一看便不同与寻常百姓。
田间正在收割的农家汉子停了手,年龄较高,须发发白的老者直起腰,恭敬道:“二位郎君不似寻常人,怎的到了这田间乡下来?”
扎着团髻的小童藏在老丈身后,偷偷露出头来看向两个好看的大哥哥,看到他们朝自己笑后,他又像只兔子一样,“嗖”的一下害羞的缩回了老丈身后。
林璇笑了笑:“我同兄长乃是帝都同卫国两边跑的米粮商户,途径此处,见着粟米长得极佳,又见老丈面容欣喜,想必是今岁早收颇丰?”
“原是跑商的郎君。”老者把小孩子拉出来,用卫地方言笑着说,“今岁收获很好哩!”
“可今岁要交赋税予陛下同王上,若是交了税,大家可还有余粮来卖?”
萧敬神色有几分紧张,看上去的确是一个怕买不到货的米粮商人。
想起交税,老者有些肉痛,他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难不成上了帝都的税,王都的税后,大家就没有余粮了?这样的话,我同家弟只好去别处瞧瞧了。”
“小兄弟,你别去别处了,到处都是一样的!”
一个见状的汉子朝萧敬咧嘴一笑:“余粮是有的,但是今年可能卖的人少。”
“这位大哥,既有余粮,为何不卖呢?”林璇不解看向那汉子,“听闻卫国轻徭薄赋可是真?”
汉子骄傲的说:“自然是真的。我们王上有一颗爱民之心,只要交上帝都的税,王宫的税由原本的四层,减成了两层。两相抵消,也只比原本的王都的税多了一些,你不信你问我们里正。”
他朝老者那边看了看。
原来那老者还是启夜里的里正啊。
郡县之下的行政机构有三层,分别为乡、里、没想到这么碰巧了,一来就遇到了启夜里的里正。
里正于信左看右看都觉得萧敬和林璇不像是普通人,于是他正色道:“老朽正是启夜里的里正,交了税后,我们粮食除了留种的,自家吃的,大概还能剩下一些。”
萧敬没想到百姓手中真的还能有粮,他心里细细算了一番,才惊叹道:“想不到启夜里的亩产量如此之高!”
“当然高了。”于信想到之前的涝灾,心里难受,“我们王上同少府大人因为之前涝灾的影响,便吩咐了羽人同农家之人聚集在一起研究出了许多肥田之法,并把它编成民谣,就连五六岁小儿都能唱上两句。”
“是怎么唱的呢?可能唱两句给小子听听?”萧敬面上一片好奇,眼眸却闪过一抹深意。
把农事经验普吉创新,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不容易的。许多君主因为自己奢侈享乐,不关注农事,只有百姓上税的时候,他才会关注片刻。
林璇在一旁笑看,却并不阻止。
“老朽声音粗,听起来难听。”
于信拉出自己身后害羞的小童,笑呵呵的摸摸他的头:“孙儿唱上两句,爷爷给你买糖吃。”
小孩子一开始脸红不愿意,但一想到那甜滋滋的糖果,他咽了咽口水,奶声奶气的唱:“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唱完一遍民谣,小童又害羞的躲到了里正身后。
萧敬认真的听完一首民谣,便沉默了许多。
林璇让阿城从马车里拿出了两盘糕点,分给了周围几个小童,才向于信道:“多谢老丈告知,小子想问问启夜里的客栈在何处,明日我和兄长有事要去百燕亭。”
于信瞧着自家小孙子尝了一口那精美的糕点后的笑容,他和蔼的朝林璇和萧敬笑了笑:“小地方客栈简陋,还在启夜里最北边,若是二位贵人赏脸,可移步到老朽家中住上一晚。”
作者有话要说: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这是农谚里的。
[大家要注意身体,出门要戴口罩,回来要洗手。新的一年,希望所有事都慢慢变好。]
第61章 秘闻
里正家不大,但却打理得十分干净利落。
鸡笼里母鸡咯咯叫着, 猪圈里养的猪看上去也肥。因着家中来了客人, 于信便让家中宰了一只鸡来招待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