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二十五章 张子游历见闻录
    第二百二十五章 张子游历见闻录
    听了伊华的话,张宣、公叔子夜以及司徒伯文三人,也不由自主地全都愣了一下,伊华语气不善,而且不仅让青龙密卫监控零陵守备校尉甘豫,甚至连上大夫甘晖家也一并监视起来了,这是要下定决心,将甘家连根拔起的架势呀!
    在列国通行的‘刑不上大夫’的信条,在赵国,看样子是真的行不通了,而赵国新君,恐怕也是真的下定决心,要革新赵国军政,而革新的第一步,赵国新君也早就已经跨出了,那就是栾犀大营中那一万五千名的赵国新兵,这是赵国新君革新赵国军事的第一步,接下来,恐怕就是赵国世家旧族了!
    而上大夫甘家,好死不死的,在这个关头上,撞到君上手中,自然而然的,恐怕也就成了君上革新政治的突破口,成了君上用来杀鸡儆猴的那只倒霉鸡了!
    几人回到宸邑时,已经是午后了,而回城之后,伊华更是连宫也没回,直接就去了张宣的丞相府,并召见了刘氏孤儿桓儿。
    桓儿不过才八岁多的一个黄毛稚子,听到义父张宣说,赵国君主竟然要亲自召见他,不由得有些紧张害怕,连路都不会走了。
    张宣在一旁安抚道:“桓儿别怕,君上召见你,是要问你强盗屠戮刘家村的事,你不是想要替你阿翁阿姆报仇雪恨吗?把你知道的见到的,如实向君上诉说,君上一定会为你做主,替你报仇雪恨的。”
    “真的?”
    张宣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自然是真的,义父什么时候骗过你呀?而且义父也会一直在你身边的。”
    “哦,义父,桓儿听说,见了君上,要行礼的,不然君上会杀头的!桓儿不懂,要怎么行礼呢?”桓儿又偏着头问道。
    张宣轻笑着摸了摸桓儿的脑袋,笑着说道:“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行什么礼啊?放心吧,君上不会怪罪你的,你真想行礼,冲君上磕几个头也就是了。”
    “哦。”桓儿似懂非懂的应道,很快便跟着张宣,来到了书房。书房中,伊华正端坐在矮桌后面,拿起矮桌上的一卷竹简,随意的翻看着,竹简上写着的,正是张宣这几月在赵地游历的所见所闻,以及这些见闻之后的感悟和体会,一看之下,伊华不由得就看得有些入迷了。
    张宣本就是饱学之士,一路游历的所见所闻,虽然跟记日记似的,但却没有任何记流水账的嫌疑,遣词造句朴实无华,但读来却又绝对不会感觉枯燥无味,反倒像是跟伊华后世所见的白话散文相似,读来亦是引人入胜,让人着迷。
    特别是一些记录赵国最偏远村社普通百姓人家日常生活的全景式记录的文章,读来更是让人历历在目,恍如亲见。
    而那些所见所闻之后的感悟体会,更是涉及到赵国从郡县邑城到边远山区,从世家贵胄之家,到普通黎民,甚至隶农乞丐,从家长里短,到奇闻轶事,整个赵国社会的各个阶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活,方方面面,都有涉及,也都有提出张宣自己的个人见解和领悟体会!
    可以说,张宣这卷竹简,不仅仅只是一个日记式的张宣这几个月的生活经历的记录,更是赵国社会的一部全景式的社会百科大全!而他的那些生活感悟体会,更是深刻的将赵国整个国家从上到下,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全都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剖析,而且最主要的是,还针对赵国从上到下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这些意见和建议,综合起来,几乎就可以看做是赵国进行整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虽然这份竹简还只是一份初稿,但伊华还是从这份竹简中,看到了许许多多有用的东西,而且这比他身居宸邑深宫之中,凭空想象的那些改革措施,都要详细,也都要全面得多!
    赵国积贫积弱,跟伊华所熟悉的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秦国何其相似,有识之士都很清楚,想要赵国富强,立足于这大争之世,改革,是必由之路!
    不仅仅是赵国在改革,薛国、莒国,乃至于郑国,以及弱小如中山、新阳等国,也同样都在改革!先王之治,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个大争之世了,人口经济的发展,旧有的奴隶制度,同样也已经不适用于当今之世了!
    列国都在变法图强,唯一的区别,就是谁变得更深,革得更彻底,那样,谁才能真正立足于这大争之世,最终像秦灭六国一样,消灭这乱世,统一天下!
    变法,像秦国那样进行自下而上的,深刻的,颠覆整个旧有势力的变法,才能使赵国真正富强起来,才能让赵国立足于这大争之世,甚至让赵国像秦国那样,一统天下!
    然而,伊华虽然知道赵国必须要进行变法,而且要进行深刻的变法,但他始终不过是一个穿越者,即便知道不变法不足以自强,然而历史书上看到的那些变法,都只不过是只言片语,泛泛而谈,根本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步骤。
    甚至于旧有势力的反扑,也都浓缩成为了区区一个两个词汇而已,其中的腥风血雨,更是没有半点记载!就连另一个位面时空中的秦国商鞅变法,旧有势力的反扑,最终也只不过变成了历史书上的区区一句话的记载:秦惠文王立,车裂商鞅。
    因此,如果仅仅只是依靠伊华那有限的记忆中,那些关于变法的历史记载的话,想要在赵国实行一场变法,而且是自下而上的深刻的变化,几乎是根本行不通的,对于伊华来说,无论他怎样努力的想要融入进这个时空中,他都始终是个外来者!
    而张宣则不一样了,他是这个时空土生土长的士子,即便不是赵国人,但是他对于赵国各个阶层,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也绝对不是伊华这个外来者可以比拟的!
    而且张宣祖上也曾经阔过,只不过现在没落了,成为了一个落魄士子,这样的出身和经历,也让张宣比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贵胄,对这个社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了解,执行起变革来,也会比那些出身士族的改革家们要深刻得多!
    有时候,伊华甚至都在想,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他也应该像张宣那样,真的脚踏实地的去赵国的各个郡县城邑,乡村里社去走一走瞧一瞧,去亲身体会和了解一下,这样才能对自己治下的这个国家,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那么大一个华夏,元首不也同样时不时的就会下基层去走走看看瞧瞧,跟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吗?
    不过,伊华虽然有这个想法,但真要执行起来却很困难,甚至根本就不现实,现在的赵国,可不像后世那样,即便国君或者国家元首不在,国家的行政机构也能够有条不紊的正常运行,现在的赵国,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国君出行,那可都有可能造成整个国家行政机构的混乱,甚至崩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