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0页
    另一边,承诺给村里修的路也已经开始。先平整路面,然后铺上碎石子。条件若是允许,可以再铺一层石板,只是造价要更贵一些。青川选择了造价更贵的石板路,分几年慢慢做。
    他已经搬迁到了村子,请交好的人家,以及村里大姓的族长吃了暖屋酒。那之后,青川照样闭门苦读,极少出去。家里的事基本都是孙姑姑在负责。
    孙姑姑又买进一批新人。她觉得用得不顺手,最近正训练家中仆人。
    到次年秋,三郎何启明第一次下场考试,不负众望,考了童生,第三年,又考上秀才,他已经十九岁,虚岁十八。
    他十五开始读书,十九就考到秀才,然而大伯家大堂哥何海生从小读书,屡试不第,至今仍是童生。连一向看重长子嫡孙的何老汉都不得不感叹自己看走了眼,险叫明珠蒙尘。
    唯一让人着急的是三郎的婚事,他自己一点不着急,可把何二两人急坏了。大房何海生早就娶妻生子,如今大闺女都两岁了。他和三郎一般年纪,怎么三郎就一点不着急呢?
    这事儿简直成了姜贝妮的心病,青川也好奇,三郎是有了心上人,还是有些小众的爱好。他在那旁敲侧击,三郎更是哭笑不得:“我只是想专心读书,也不是不能娶,总得让我看看人吧?”
    这要求有点儿突兀,不符合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主流要求,但是在农村还挺普遍的,男男女女没有那么森严的规矩,正式定下之前都会找机会相看一眼,到底是关乎一生的大事。
    青川看他娘急得嘴角都起燎泡,想到了一个主意,“三月三不是上巳节么?明年三月,我把府里后院的门开了,请附近村子有未婚男女的人家来赏花,他们一听就明白是什么意思。”
    三月三是一年唯一的一天允许家里未婚的姑娘小夥子出门游玩不避嫌的日子。有些相看的差不多的人家,小夥子便趁这个时候光明正大看未来的媳妇儿一眼,众人也都会识趣的给他们一点空间,促进一下感情。
    若是这一天看上了哪个人,家里条件差不多门当户对,就可以试探一下家里的意见。若是相互看上了,家里又不反对,就可以送梳子了。(梳子代表了白头偕老。)因为自古以来都这样传说,三月三看对眼的夫妻,都是天作之合。
    青川让那些人家过来,明面上是去游玩,其实上了年纪的都清楚,那是一次专门安排的集体相亲。会有很多十岁以上没结婚的男男女女‘恰好’在花园里看花赏鱼,大庭广众他们自然是不能干些什么,可看上那么一两眼,总还是可以的。
    一般都是至少十三四岁,现在还只是相看一下,要真正定亲,一般怎么也得十五六岁。如果年轻姑娘小夥儿当场就有中意的,可以先打听着,家里满意,便透个消息,待到明年考察期结束就能定亲,用半年时间准备准备,当年就能出嫁了。
    村里一般就这个流程。
    “好!再没有更好的了。”姜贝妮一下就认可了这个主意。三郎老大不小了,明年虚岁二十,多少人孩子都有了。幸好家里条件还算不错,三郎自己也争气,但愿不会被剩下。
    为了这个,其实不太信神佛的姜贝妮特意在大年初一去上了香,希望三郎能顺顺利利成家。
    而青川特意开了后花园请附近村子姑娘小夥相亲(划掉),请他们来赏花的事也很快传到各个心忧子女婚事的父母耳中。
    乖乖,那可是一个贵族家的后花园,县太爷来瞧过,还有书生(何三郎师兄弟们)专门来游玩写诗的地方。
    好些人家心动了。
    就在他们隔壁的村子,有一户富户,家中养蚕为生,有一个大女儿叫童安,已经十七岁了,因为连着两年祖父母去世,生生耽搁到了现在。她家里也一样着急她的婚事。
    但是童安和三郎一样,自己本身不是太急,甚至有点儿恐婚。她是学文识字的,小时候跟着是秀才的爷爷学过几年,若是去考一考,搞不好也能取得童生的文凭。
    因为懂得多了,难免就要思考,思考得多了,难免就得恐婚。
    农村的婚姻,别的咱先不说,个例也不说,至少大多数,对媳妇的态度都是‘生儿子传宗接代’、‘照顾一家老小的保姆’、‘缓解生理需求’这样的定位。于是打老婆这种事屡见不鲜,谁都不管,习以为常。
    这要一个麻木的少女,从小看到大,也就觉得理所当然了。
    但是童安不是,她是有学问的姑娘,她也不想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就这样被现实折成碎末。所以她本人对于婚姻其实有些抗拒。
    她父亲不懂少女心思,她母亲多少知道一些女儿的想法。但是社会现状如此,就算是找入赘女婿的姑娘都难免遇到人渣,嫁出去的姑娘只能是‘多年媳妇熬成婆’。
    但是出于对女儿的爱护之情,她还是会暗地打听那些和善的人家。一般和善人家出来的孩子,性情都不会太差。而且一个男人若是打老婆的,他儿子八层也是这种人。
    这个时候,她就打听到何二家的大儿子要相亲了。
    何三郎在乡下行情极好。二十岁怎么了?年纪大一点疼人,长得也不差,五官、身材、气度,哪样都拿得出手,在村里也是美男子了。也没听说有什么情史,或者不良爱好。
    他本人还是秀才,秀才社会地位高,秀才找工作还容易,哪怕做个私塾先生,又体面,钱也不少,总比苦哈哈的下地干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