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6章 到达
    第六天的下午,华枫他们了解参与到卡西尼计划的一个科学家团队主张赤道脊是形成初期的土卫八的扁圆形状星体的残留部分,当时它的自转速度比现今快得多。赤道脊的高度表明其曾经最短的自转周期可能达到17小时。
    如果土卫八必须冷却得足够快以使赤道脊得以保留,而同时又能够在足够长的时间里保持其可塑性——这段时间将足够土星的潮汐作用减缓土卫八的自转速度并最终使其自转周期达到79个地球日——的情况要成为现实,那么土卫八则需要铝26的同位素衰变作用对其进行加热。
    早期的太阳系星云中这种同位素,但是估计已经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就消耗殆尽了。要具备加热土卫八所需的铝26同位素的数量,则土卫八的形成时间必须比预计的还要早——即在小行星开始形成200万年之后。
    也有人认为在形成初期,土卫八上的赫尔空间(hillsphe
    e)区域即已经形成了一个环状系统,后来由于环状系统的部分崩塌而形成了如今的赤道脊。但是,质地看起来十分坚固的赤道脊似乎并不会是由这种崩塌效应造成的。另外,最近的观测图像显示了一种贯穿赤道脊的断裂构造,这种现象似乎与崩塌环假说相矛盾。
    暗面赤道地区的表面温度达到了130开尔文度,这种高温部分是由土卫八的长自转周期造成的。明面吸收的阳光较少,所以温度只达到了100开尔文度。
    土卫八的轨道有些微异常。虽然它是土星的第三大卫星,但是它离距土星第二远的大卫星——土卫六十分遥远。同时在规则卫星中它的轨道倾角最大;只有外层的不规则卫星,如土卫九拥有更大的轨道倾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未知。
    由于距离遥远,且轨道倾角大,所以土卫八是唯一一颗可以清楚看到土星环的大卫星;而其他内侧大卫星则正对着土星环的边缘,因此很难观测到这一构造。从土卫八上观测,土星的视角达到了1°56'(是地球上观测到的月球视角的4倍)。
    卡西尼号曾多次从中距离对土卫八进行观测并拍照。但是由于其轨道的缘故,很难进行近距离观测。2007年9月10日,卡西尼号曾在距其1227公里之外进行了一次近距离飞掠。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近日(2009年10月8日新闻)发现土星周围存在一个“隐形”的巨大光环(如图),这个光环可以容纳10亿个地球。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称,该光环平面与土星主光环面成27度倾角,该光环内侧距离土星约595万公里,宽度约1190万公里。它的直径相当于300倍土星的直径。可容纳10亿个地球。
    “这是一个超级光环。”弗吉尼亚大学航天学家安尼·沃比瑟说,光环由冰和尘埃微粒组成,它们之间的距离如此之大,“即使你站在光环上也看不清楚。”另外,土星照射到的太阳光线很少,光环反射出的可见光更少,令它难以被发现。
    组成光环的尘埃温度很低,仅有零下193c,但却散发出热辐射。nasa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正是捕捉到这些热辐射,才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光环。
    第二种说法是小卫星土卫七造成的。有些人说,土卫七密度极低。这是对的,
    土卫七被小行星撞击后无数碎屑飘走,土卫七和土卫八轨道差不多一样,碎屑朝着卡西尼区飞过去,形成了阴阳脸。
    土星卫星“菲比”的轨道穿越该光环。科学家们认为,光环内的冰和尘埃来自于菲比与彗星的碰撞。
    光环的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关于土星另一卫星土卫八的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问题。天文学家卡西尼1671年首次发现土卫八,称这个星球一面黑一面白,就像太极符号一样。新发现的光环旋转轨道与土卫八相反。科学家们推测,光环内的尘埃飞溅到土卫八表面上,形成了黑**域。
    “长久以来,航天学者一直认为菲比与土卫八表面之上的黑色物质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新发现的光环为此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新光环的发现者之一、马里兰大学专家道格拉斯·汉密尔顿说。
    土卫九是土星系内唯一的逆行卫星,又称为“菲比”(phoebe),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它绕土星的转动方向和土星自转方向相反。由于土卫九与土星的自转方向相反,在土卫九上会觉得土星以极快速度自转,似乎土星只要不到5小时就自转一周,比土星实际自转要快一倍多。
    土卫九绕土星的公转周期约为1.5年,而它的自转周期却只有9到10小时,在土卫九上,会看到土星、太阳和其它恒星从西方升起,不到5小时就从东方落下。土卫九不大,直径只有200千米左右,呈圆球体,与土星距离达1295万千米,所以在土卫九上看到的土星很小,跟我们看到的月亮差不多大。
    卡西尼在逼近土星的途中拍下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高分辨率土卫九的照片,展现了这个小月亮伤痕累累的表面特征。大量的证据表明这个小天体主要由冰组成,表面覆盖着一层厚仅300500米的暗色物质。
    土卫九的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图中可以看到最大陨石坑四壁的亮条纹,较小陨石坑发出的亮射线,以及遍布各处难以解释的槽。这些图像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激烈争论,图像科学家们注意到土卫九和其它岩石成分的小行星表面之间的不同,像艾达、马塞尔德和爱神星等小行星其表面上的小陨石坑都不像土卫九那样拥有很多亮斑或亮条纹。
    因此更多的科学家倾向于接受不久前提出的一种观点,即土卫九可能原来是太阳系外围的一个天体比如彗星或是柯伊伯带天体。从最高分辨率的图像上观察到的地形结构,还可以了解土卫九的内部结构,土卫九是一个充满鲜明地形特征的世界,到处都是陨石坑,很多地方有山崩的结构还有许多线性的地形特征,如沟槽以及成串的坑穴等。
    科学家们正在仔细研究这些结构以期更好地了解土卫九的来源和演化。所有的这些图像表明土卫九很可能是一个40亿年前形成于太阳系外围的天体闯入内太阳系后,被土星强大引力所俘获但最终结论仍需等待科学家们用卡西尼探测器上11个不同的科学仪器对土卫九表面结构质量和化学组成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得出。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颗卫星原是一个外来“客”,并非土星的“亲生骨肉”。也许在很早的一个时期,有一颗彗星核偶尔闯进土星附近,被土星俘获而成为土卫家族中的一员。
    土卫九(phoebe):学识女神福柏(phoibe),天神乌剌诺斯(ou
    a
    os)与地神该亚(gaia)之女,巨神提坦族(tita
    s)之。
    大多数土星的卫星是明亮的,但是土卫九的反照率只有0.05,像煤烟一样暗。
    除了土卫九与土卫八,所有的土星卫星公转面与土星赤道面一致。土卫九公转倾斜角近175度(它的北极与土星的正相反)。
    土卫九的偏心的,逆向的公转轨道和不寻常的反照率说明它可能是一颗被捕捉的小行星或是柯伊伯带中的物体。
    土卫九的不寻常还表现在自转非同步,与其他土星卫星除土卫七外不同。
    由于细微的流星体撞击,土卫九上掉落的物质可能与土卫七表面和土卫八逆公转半球的黑暗有关。卡西尼探测器去年6月11日飞掠土星获得的数据表明,与土星的其他卫星不同,土卫九的冰含量较低,岩石含量较高,如此冰岩比例与太阳星云的遗骸更为类似。
    另外,土卫九表面的一些矿物质和有机分子与海王星轨道以外、距离地球数十亿公里的“柯伊伯带”(kuipe
    belt)中存在的一些物体类似。1951年,天文学家柯伊伯提出海王星之外,隐藏着一群冰质星体,呈带状排列,此前的科学探测已经证明了该星带的存在。
    科学家指出,这些证据表明直径约200公里的土卫九实际上来自太阳系寒冷的边缘地区,而非形成于干燥炎热的太阳系内部。由于行星的巨大引力,柯伊伯带的一些物体被引向太阳,科学家迄今已经发现了700多个类似物体,而土卫九就是在飞往太阳的过程中被土星捕获的。
    此前,科学家也曾怀疑土卫九是闯入土星系的一个外来者,因为它围绕土星运行的方向与其他土卫星恰好相反,其运行轨道与土星赤道的夹角也非常大。此次研究证实了土卫九并非土星卫星的推测。专家认为,对土卫九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太阳星云是如何形成行星的。
    它是在1966年被法国天文学家多尔菲斯(audoui
    dollfus)发现的。dollfus被公认为发现了土卫十,但这不能肯定。他看到的物体是土卫十还是土卫十一不能确定,而且他的观察进入了一个错误的轨道。(步行者号独立发现了它,但是它的电报比dollfus的晚到几个小时)la
    so
    和fou
    tai
    在1978年认定事实上在土星上空大约151000千米处有两颗卫星。这在1980年被旅行者1号证实了。
    土卫十和土卫十一是quot;双星quot;,两者公转轨道相差仅50千米,连它们任何一个的半径都不到。它们的轨道运行速度近似相等。低的、快的那一颗会慢慢地赶上另一颗,当他们相互靠近时,他们交换一些动量。这样最后导致低的一颗升到一个高的轨道,而高的一颗降低到低的轨道上。他们就这样交换位置。这种转变每四年发生一次,这里所给出的轨道数据是当年旅行者号测得的。
    土卫十被广泛地认为拥有大于30千米的环形山(陨石坑),但少有直线相貌。它的表面看上去比土卫十六的古老,但比土卫十七的年轻。其次,土卫十到处都是大型的陨石坑,但却没有小陨石坑。可能的解释之一是这颗卫星表面覆盖着一层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