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段阅读_第 424 章
    科举出仕(士) 作者:黄姜

    武正yu下跪接旨时,黎池对桓茗和身后的御林军挥挥手,“你们,站到两旁去。”

    在给伍子勤和孙关廉宣旨时,黎池可没有让桓茗和御林军退到两旁,而是就让他们站在身后,正面受了两人的下跪之礼。

    护卫在宣旨官身边的兵士,在宣旨官宣读圣旨时,是不用下跪,也不用退避的。因为他们职责特殊,万一低头下跪或退避之后,护卫的人出了事,该当如何?

    黎池让御林军退到两旁的举动,是为了让毕锋武,不用对着桓茗和御林军下跪。

    黎池这一举动之中,透露出来的,不仅是对毕锋武的尊重,也是对他的信任。

    “下官恨不得,也跟着一起退到一旁去了。”黎池这一句话,表明了他若不是宣旨官的身份,手持圣旨有如皇帝亲临,他也要跟着退到一边去,不敢受下毕锋武这一跪。

    毕锋武虽已近五十天命之年,但浑身冷硬肃杀的武人气势,比二三十岁正当杀敌的壮年将军,也不少一丝!

    “黎大人说笑了,宣旨。”毕锋武一撩衣袍,朝手持圣旨的黎池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实乃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今两广指挥使毕锋武,诚如是也!今有户部郎中黎池,至粤筹建南海商贸司,彼时恐增海寇等险恶之辈,令尔勤练兵士,以抵御海寇,护我大燕海疆!钦此!”

    黎池宣读圣旨时,与一般的宣旨太监不同,他诵读出了几分豪气干云之意!与声音尖细的干巴巴的念读,差别明显。

    “臣毕锋武接旨,谨遵圣命!”

    黎池将圣旨放到毕锋武的手上之后,顺势就躬身弯腰将他扶了起来,额外解道:

    “毕将军,快快请起!羊城海关将开,今后或许还有其他海关也不一定,到时南部、东南部海疆的守卫,其难度与紧要xing,与北疆相比,或许也不会逊色。陛下的意思,是想毕将军您早做准备。”

    “陛下信任!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从黎池进来后,一直面容冷肃的毕锋武,脸上的表情,终于添上了几分激动!

    第157章

    从翰林院书库中的存档资料,可以看出很多事情。比如大燕立国之后,朝中武将世家的变迁。

    在燕太祖掌权后期,有过一次‘杯酒释兵权‘,朝中护国大将军钱武威等武将,就是此次被替换并提拔起来的。

    在此之前,毕家就是如今的钱家。不过,燕太祖并未完全收缴兵权,或许是信任毕家,也或许是念及沙场征战的旧情,只是将毕家和其余一些武将,打散之后贬出了京城。

    那时毕家当家做主的,还是毕锋武的父亲,不过当时毕锋武本人,也已是有名的少年将军了。

    毕锋武此人,出自大燕开国武勋功臣之家,虽毕家如今已是分崩离析,可到底身出名门,又是见过毕家全盛之时的光景的。

    这样一个人,黎池表现得对他崇拜,又体贴地顾及到了他的武人傲骨,不让他跪桓茗等人,宣读圣旨时表现得真情实感,这些种种言语行为,仅仅是博得了毕锋武的好感而已。让毕锋武觉得,黎池这人不负他的‘六元‘之名,是一个好后生。

    真正能让毕锋武动容的,还是练兵,黎池口中的海疆,以及皇帝对他的信任。

    黎池看到毕锋武的反应之后,当初看到这事时对燕太祖只是贬谪外放毕家的不解,现在也理解一些了。

    毕家与燕太祖一起征战,打下了这大燕江山。一般这样的情形之后,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毕家自恃功高,行事嚣张,手握兵权有危及赵家江山的可能。

    二是毕家虽手握兵权,有危及赵家江山的能力,但毕竟是自家参与打下的江山,心中已有了感情,就好比是自家养大的孩子,他们是最希望大燕好的。

    如今看来,毕家是第二种。

    因此,燕太祖才会只是打散之后,外放毕家人,依旧让他们带兵,守卫着大燕江山。只因除非在位皇帝实在昏庸无道,否则毕家就只会守卫这大燕边疆,就像保护着自家孩子一样。

    而若是皇帝昏庸无道……黎池忽然意识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