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段阅读_第 252 章
    科举出仕(士) 作者:黄姜

    ”

    黎池给出了解决方案,“先勉强用着,等试验成功后,就用铁浇筑铁碾。也不用人力推碾了,到时候用畜力或用水力……就用铁制水碾。”

    如今烧制出的石泥,已经比三合土要强很多了,黎海不懂堂弟要烧制出什么样的石泥后才会罢休。“烧制出的石泥要到什么样,才算是试验成功了啊?”

    “直到烧制出的石泥完美了,试验就算成功了。”试验到煤炭出现,烧制出正确配方的水泥为止,试验就算成功了。

    “海哥,不要急,慢慢来。那些干活的力夫苦力,给的酬劳稍微高些。各个步骤都去尝试着完善至完美,我总觉得像是差了些什么……”

    “和周你放心,那些力夫做活一天,得到的酬劳要高出市面两成。他们做苦力活的,很是艰辛不易,能不亏待就不亏待他们。”反正试验时花费的银钱是俭王殿下出,不贪他的钱都是看在堂弟面上了,还指望给他省钱?

    时间飞逝,仿佛转眼间,中秋佳节就快要到了。

    第88章

    不过,在中秋节到来前,大燕北方的瀚海国使团先到达了京城。

    北方草原上游牧部族众多,在大燕建国前后,赫连力部整合漠南诸部形成联盟,于贞文三年时建国瀚海国。

    这十几年来,瀚海国时常南下sāo扰大燕北部边境,两国间摩擦不断,却又没有大规模开战。

    所以在明面上,瀚海与大燕两国间依旧是邦jiāo。如今瀚海使团南下来燕,虽或许有些机关蹊跷在里面,大燕却也照旧要盛情接待。

    瀚海国使团抵京,自有礼部和鸿胪寺去忙碌接待和安置之事。可翰林院依旧跟着忙了起来,忙着撰写一些礼节xing的欢迎诰书,赏赐诏书等。

    而黎池又在忙着撰写中秋佳节的赏赐诏书了。瀚海使团来访时间就在中秋佳节前,因此贞文帝圣谕:

    瀚海使团来访,我大燕为表欢迎之意,特将此次中秋宴,办成家宴与国宴兼具的同贺之宴,邀瀚海使团参宴,群臣亦皆出席。

    因此,黎池一个多月前草写的中秋赏赐敕书自然就用不上了,需得重新草写成赏赐(赠礼)瀚海国使团和群臣的诏书。王掌院就依旧将这个任务jiāo给了黎池。

    如今距中秋节仅三天时间,赏赐瀚海国和群臣的最终单子,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已经拿给翰林院了。按理说这赏赐诏书就很容易写了,套上固定格式,写上各自的赏赐也就行了。

    可在草写这份赏赐诏书时,黎池却犯了难。翰林院存有的抄录版本中,有以前赏赐(赠礼)来使的诏书,中秋赏赐群臣的敕书更是很多,却就是没有两者兼具的。

    若是按儒家的待客之道,就应该将赏赐瀚海国使团的内容,放在赏赐群臣之前。可如今朝野都在议论瀚海此次来访的意图,且大多都觉得必有蹊跷。说不得两国的jiāo锋,就在此次中秋宴上。

    所以黎池觉得,或许可以在这赏赐诏书上做些文章……

    虽这赏赐诏书的草写任务,王掌院是jiāo给了黎池的,可其实也是jiāo给他们‘新翰林‘派的。

    于是黎池将自己的想法,说与了另外四人,“这次的赏赐诏书,我打算将赏赐群臣写在赠礼瀚海使团之前。你们觉得如何?”

    孙玉林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大燕讲究待客至诚,如何能将瀚海使团放在群臣之后?”

    “你不懂就少说两句!”李乾桉直接怼了孙玉林一句。

    在场人中,也就只有孙玉林还没有领会到黎池此举的深意了。

    “好……”孙玉林委委屈屈地闭嘴了。他知道自己脑子里,没长得像其他人那么多弯弯绕,而探花朋友(对他)虽说话不好听,却是没有坏心的。

    李乾桉虽怼了孙玉林,却也是有一些同意他的观点的,“虽明白和周你的用意,可如此是不是有些不妥?”

    然后,明晟提出了一种两全之法,“朝中重臣为大燕鞠躬尽瘁,夙夜难寐,劳苦功高。不若将三品及之上的朝中重臣赏赐放在前面,瀚海使团赠礼放在其后,之后再赏赐四品及以下朝臣?”

    黎池沉吟着,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明晟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