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段阅读_第 178 章
    科举出仕(士) 作者:黄姜

    姓名和籍贯……

    “喝!”

    ‘叮当‘一声,唐翰林手中的小刀脱手,掉在书案上!

    坐在另两个方向的宋学士和钱翰林,听到响动看过来,“唐翰林?”

    唐翰林默默咽下一口唾沫,然后语气还算正常地回答,“没事,这小刀用着不顺手,险些割了手。”

    “那你要当心啊。”

    “当心一点,用熟之后也就顺手了。”

    “劳烦担心了。”唐翰林嘴里敷衍着。一双眼睛,紧紧盯着答卷的密封栏……

    —‘黎池,江淮行省临淮府浯阳县黎水村。‘

    再一看卷首的分数。

    杂宗场,初始分:贰佰玖拾捌。

    宋、钱、唐三位主考官所给分:叁佰、叁佰、贰佰玖拾柒。

    经义场,初始分:叁佰。

    宋、钱、唐分别给分:叁佰、叁佰、贰佰玖拾玖。

    策问场,初始分:贰佰玖拾玖。

    宋、钱、唐分别给分:叁佰、叁佰、叁佰。

    唐翰林默默地擦掉鼻头冒出的细汗……

    所以,他这个俭王殿下的人,给黎池打的分数,却还没那些对家的人打的多?

    也不知道到时候,那些人是个什么想法……

    不管那些人什么想法,唐翰林或许能猜测出几分,却是不能完全得知的。

    因为那些人,比如宋学士和钱翰林,即使知道了他们找得眼睛都要瞎掉的黎和周的答卷,竟然在他们眼底下得了第一名!还是他们亲自打分送上去的!他们心里再如何汹涌澎湃,可也是不会说出来的。

    他们有那么傻?说出真实想法的话,他们怕不是得以科举舞弊的罪,被革职查办了。考虑到那人还是传说中的黎池,可能他们还会被下狱抄家。

    事实证明,宋学士和钱翰林的确不傻。

    拆封完一百份答卷,写完各自的一百名榜单之后,三人就将榜单拿到一起,准备粘黏装裱。

    然后,宋学士和钱翰林就看到了,黎池的名字排在唐翰林所写榜单的第一位。也就意味着,黎池是这次会试的会元!

    在那一刻,宋学士和钱翰林的双眼瞪圆、呼吸放缓……

    唐翰林权当什么也没看出来,就笑眯眯地看着两人那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两位来看看,今科会元的答卷写的真好,真没有堕他会元的名头!”

    唐翰林不仅笑眯眯地看着两人,还非常善解人意地主动邀他们上前来看看答卷,以此来治一治他们的不可置信。

    宋学士和钱翰林依言上前,去看他们苦寻不着的黎和周的答卷。

    其实不用细看,宋学士和钱翰林都还记得第一名的答卷。那可是杂宗、经义和策问三场,两个人都给打了满分的答卷!

    只因第一眼他们看笔迹就认定了,第一名的答卷肯定不是那黎和周的!又因第一名答得实在出彩,若是让他们去答,有七八成的可能,他们都无法答得那样出彩!

    那黎和周有着‘连中四元‘的名头,也是这次会试的会元热门人选。那既然确定这第一名不是黎和周了,又答得那样出彩,那就给满分!让这人来当会元!

    而唐翰林为何打分比两人低?也容易理解。

    黎和周是俭王殿下的人,而他也是俭王殿下的人,原以为黎和周会是会元人选,结果……呵,排第一名的答卷,看笔迹就知道不是黎和周的,给低分!

    让敌友两方都错认的笔迹,确实与黎池以往的笔迹风格相差甚大。

    黎池以往童生试和乡试时的笔迹,甚至是核检记录上的签名,都是很正统的‘台阁体‘,将‘秀润华美、正雅圆融’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他这次会试答题用的字体,依旧是‘台阁体‘,但却与他以往所写‘台阁体‘相差甚大,否则也不会将三位主考官都蒙过去了。

    简言之,黎池以往所写‘台阁体‘的字,是方方正正的一厘米见方的正方形字。而会试答题时所写‘台阁体‘的字,是要瘦削狭长一些的长方形字。

    字的长宽一变化后,风格也就不一样了。黎池以前‘台阁体‘字给人的感觉是,正统、平正和方正。这次‘台阁体‘字给人的感觉是平正、典雅,因为字形